• 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

30 7.7折 38.8 八五品

仅1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梁晓声 著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1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11-06

书语书屋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梁晓声 著
  • 出版社 文化艺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1-01
  • 版次 1
  • ISBN 9787503948107
  • 定价 38.8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04页
  • 字数 40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最新升级版)》写于1996年,某些章节曾发表于报刊;1997年成书出版,至今十三年了。十三年中,未曾再版。倒也不是遭遇过禁止,也不是没有出版社肯于再版。事实上希望再版此书的出版社真是不少,但我自己却一次次拒绝了。
    原因单纯,我对自己这一部书的看法越来越不怎么样。我对自己其他书的看法也有不怎么样很不怎么样的,但那“其他”大抵是小说。小说家们十之八九都写过不怎么样很不怎么样的小说,即使不怎么样很不怎么样,由于成为自己某一时期写作状况的证明,只要别人以为还有点儿再版的价值,自己们往往也就悉听尊便了。
    然而我这一部书却非小说。究竟算是哪一类书连我自己都说不明白。时评类的?沾那么一点儿意思吧。
    我认为,时评类的书另有评价的标准,比如冷静、客观、公允、详实的依据等等。当然,若有预见性,并且预见得较准,最好。总而言之,时评类的书,一般以充分的理性表述为上。
    而我这一本书,它的情绪色彩太浓了。
    故当年有人批评我“不务正业”。
    小说家而写非小说类的书的例子不胜枚举。我对“不务正业”的批评是不以为然的。
    当年也有人批评这本书呈现了显然的“仇富心理”。
    而我当年不满也很忧虑的,其实不是富人们本身,而是造成咄咄逼人的贫富悬殊现象的种种“体制”问题。
    正因为不满很强烈,忧虑也是发自内心的;又不愿被讥为“杞人忧天”,所以成心用了一种调侃的文笔来写。结果不但情绪色彩太浓,也同时缺少了一部好的时评书应有的理性庄重,那么意义自然大打折扣了。
    现在我正做着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抢救”的事情。也就是说,明知自己的某一部书不怎么样,但希望通过修改,“改判”其“死刑”,尽量使之“重见天日”。
【作者简介】
    梁晓声,1949年出生于哈尔滨,祖籍山东荣城。现为中国语言大学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创作至今作品逾千万字。作品曾多次荣获国家级大奖。代表作有《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父亲》、《雪城》、《浮城》、《一个红卫兵的自白》、《年轮》、《民选》等。
【目录】
前言
引言
第一章 当代资产者阶层
中国的资产者和买办者们,当然已经阶层化了。
对于他们,实际上没有什么格外再加以分析的必要。因为他们的私有财产,主要是依赖于父辈权力的大小而聚敛的。其过程往往简单得令人咋舌,几乎完全没有什么真正的商业的意义可言。“中国特色”在这一点上具有极大的讽刺性。

第二章 当代“买办”者阶层
将上海人与广州人、福建人相比,后者们即使已然是成功的“买办”了,可不知为什么,总使人感到他仍只不过是“打工仔”。而上海人,哪怕他明明只不过是境外商家的“打工仔”,却总企图以他后天不知从哪儿模仿来的所谓“儒商气质”——向你表明他是一位大“买办”。

第三章 当代中产者阶层
中国的中产者们,在中国近代历史中,几乎就从未形成过什么不可忽视的阶层,更几乎无任何社会影响力。而在中国当代社会中,这阶层由于是新生的,则还根本没有什么阶层的意识传统可言。好比一个三岁儿童,饿了哭、饱了笑、尿了闹,被一只温柔的手抚摸感到舒服,拍几下就会乖乖地睡着过去。它的阶层意识的本能,充其量作出如此平庸的反应罢了。

第四章 当代知识分子
中国的知识分子一旦做了官,哪怕仅仅是名义上的官,他往往希望世人首先视他为官员。如果竞不被那么看待,他心里就不免的有几分不痛快起来。如果他是他所从事的知识领域内的官,他将很在乎他在世人眼里,是否区别于他的同行,是否被认为比他的同行高一等。

第五章 城市平民和贫民
一个平民家族只要出了一个“拯救者”,这个平民家族就有了一线不至于整体沦为贫民的生机。而且几乎只有平民家族,才会产生它所必然需要的“拯救者”。又几乎只有平民家族中产生的“拯救者”,才最甘于肩负起拯救家族命运不至于贫民化的责任和“使命”。

第六章 农民
将靠与农业根本无关的方式富起来的农村,成心宣传为致富农村的典型,不但丝毫也没有典型的推广意义,不但掩盖了事情的真相,而且极可能对最广大的,仍然正在务农的农民们的心理产生一种误导或暗示——依然务农也许从根本上就是悲哀的。

第七章 中国农民工
中国“农民工”,明摆着目前是享受“改革成果”最少最少的族群。并且其总体上,完全可能成为将来之中国另一为数庞大的贫穷族群。所以,我个人的观点是,即然大多数的他们并不在乎和计较叫他们“农民工”,社会无妨还那么暂且叫着。

第八章 中国当代“黑社会”
邓小平生前也曾说过——中国要出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很可能出在共产党内部。邓小平担心的是发生前苏联那样的事情。
然而,中国共产党也可能在非常巩固地掌握着政权的情况之下,政权被某些官员一小部分一小部分地两面化了。一面做给自己的党和全社会看;而另一面隐蔽地、贪婪地、不断地左右结网、上下结网……

第九章 中国“灰社会”
“灰社会”不但成分高级,不但隐形,而且几乎从不弄出响动。他们操纵股市、房价、期货、洗钱,将国有资产占为己有并转移往国外……一切一切在他们做来,不但易如反掌,而且还几乎毫无破绽。即使东窗事发,通常也没有任何国内媒体居然能够据实一一报来,大抵只不过点到为止,所谓“冷处理”。
附录:
关于土地的杂感
关于青年和新中国的杂感
关于“体面”与“尊严”的思考
人文教育——良知社会的起搏器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