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永年看中国:中国国际命运
  • 郑永年看中国:中国国际命运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郑永年看中国:中国国际命运

3 八五品

仅1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郑永年 著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1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22

上书时间2024-05-18

书语书屋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郑永年 著
  •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1-11
  • 版次 1
  • ISBN 9787213047084
  • 定价 3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57页
  • 字数 218千字
【内容简介】
全书共分为七个部分,内容包括:崛起中的大国外交、朝鲜问题与中国、中日关系的困境、中国和东南亚关系、中美关系与东亚安全、中美关系的战略层面、大中华区域的整合。这七个方面基本上反映了郑教授近年来对于中国外交政策和地缘政治的思考。
【作者简介】
郑永年,现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教授,《国际中国研究杂志》(China:AnInternationalJournal)共同主编,罗特里奇出版社(Routledge)“中国政策丛书”(ChinaPolicySeries)主编和世界科技书局(WorldScientific)“当代中国研究丛书”(SeriesonContemporaryChina)共同主编。先后获中国北京大学法学学士(1985)、法学硕士(1988),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政治学硕士(1992)、博士(1995)。19951997年在美国哈佛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历任中国北京大学政治与行政管理系助教、讲师,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资深研究员,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政策研究所教授和研究主任。先后获得美国社会科学研究会/麦克阿瑟基金会(SocialScienceResearchCouncil-MacArthurFoundation)(1995—1997)和美国麦克阿瑟基金会(JohnDandCatherineTMacArthurFoundation)(20032005)研究基金的资助。主要从事中国内部转型及其外部关系研究。先后出版专著13部。其中,英文著作5部、中文著作8部。英文著作包括《技术赋权中国的互联网、国家与社会》(TechnologicalEmpowermentTheInterRet,StateandSocietyinChina)(斯坦福大学出版社,2007):《中国的事实联邦主义改革与中央地方关系的动力》(DeFactoFederalisminChina.ReformsandDynamicsofCentralLocalRelations)(世界科技书局,2007);《全球化与中国国家转型》(GlobalizationandStateTransformationinChina)(剑桥大学出版社,2004)和《在中国发现中国民族主义现代化、认同及其国际关系》(DiscoveringChineseNationalisminChina:Modernization.Identity.andInternationalRelations)(剑桥大学出版社,1999)等。主编学术著作11部,主要包括《改革中的中国共产党》、《中国和新世界秩序》(ChinaandtheNewInternationalOrder)和《中国的开放社会》(China'sOpeningSociety)等。先后在《比较政治研究》(ComparativePoliticalStudies)、《政治科学季刊》(PoliticalScienceQuarterly)和《第三世界季刊》(ThirdWorldQuarterly)等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目录】
第一部分崛起中的大国外交
赌场、核武与民主
中欧关系超越经贸领域
中国要变成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欧洲人的中国认知和中国担忧
中国应当把战略重点转移到亚洲
中国外交局势呼吁强势外交战线
中国外交:有新思维才会有新格局
中国外交的大变局与大选择
中国实现“大国大外交”几个条件

第二部分朝鲜问题与中国
朝鲜问题:用改革开放来换取和平
朝鲜问题:中国战略的转变?
中国应当反思朝鲜核危机
六方会谈仍是解决朝鲜核危机的关键
朝鲜问题要通过“大谈判”来解决
中国在朝鲜半岛问题上应当学到什么教训
朝鲜问题和东亚新冷战?

第三部分中日关系的困境
东北亚多边主义的新开端?
中国必须正视日本问题
中日关系的大环境趋向恶化
中日关系的困境及其管理
民粹主义与中日关系的阴影
中日关系向何处去?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东亚共同体?

第四部分中国和东南亚关系
中国要实行“经济南下”政策
中国南下政策的实质化
中国要提升和东盟的多边关系
越南经济危机与中国大国责任
中国与东亚开放型区域主义
中国的“后院”为什么频频着火?
中国如何在南海变“被动”为“主动”

第五部分中美关系与东亚安全
朝鲜问题是美国的还是中国的?
美日“安保”、中国战略和亚洲局势
美日联盟意图孤立中国
朝鲜半岛核危机检验中国大国责任
中国当理性回应亚洲版“北约”
朝鲜问题与中美关系
中美关系和亚洲安全困境

第六部分中美关系的战略层面
美国战略转移及其对中国的战略压力
美国的大民主战略对中国的影响
中美关系的新转折点
中国如何消化美国的“围堵”策略
美国转型外交对中国的含义
中美关系仍难以定性
美国对华战略性贸易政策及其前景
G2在什么意义上符合中国国家利益
中美关系怎么了?
中美两国的相互“误解”
世界权力新格局中的中美关系
美国的中国新定位及其对中国的挑战
中美再确保:守住底线、避免冷战、寻求合作

第七部分大中华区域的整合
和平崛起与大中华圈的和平整合
中共
第四代领导人台湾政策的新突破?
《反分裂国家法》与大陆的台湾战略
两岸关系中的“主权共享”与“治权分享”问题
中国如何能够有效遏制“台独”?
两岸关系中的几个新稳定因素
两岸关系从“统独之争”到制度竞争
香港管制与政党政治
香港的大局面与大趋势
香港政改方案流产后的政治思考
港澳管治模式中的经济因素再考量
“两票制”与香港民主的制度创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