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人信札三通7页,张洪杰,山东人,原西北军战士,参加过著名的喜山口战役,提及重庆民主实际社、朱艾江、王昆仑、王治秋、康生
  • 名人信札三通7页,张洪杰,山东人,原西北军战士,参加过著名的喜山口战役,提及重庆民主实际社、朱艾江、王昆仑、王治秋、康生
  • 名人信札三通7页,张洪杰,山东人,原西北军战士,参加过著名的喜山口战役,提及重庆民主实际社、朱艾江、王昆仑、王治秋、康生
  • 名人信札三通7页,张洪杰,山东人,原西北军战士,参加过著名的喜山口战役,提及重庆民主实际社、朱艾江、王昆仑、王治秋、康生
  • 名人信札三通7页,张洪杰,山东人,原西北军战士,参加过著名的喜山口战役,提及重庆民主实际社、朱艾江、王昆仑、王治秋、康生
  • 名人信札三通7页,张洪杰,山东人,原西北军战士,参加过著名的喜山口战役,提及重庆民主实际社、朱艾江、王昆仑、王治秋、康生
  • 名人信札三通7页,张洪杰,山东人,原西北军战士,参加过著名的喜山口战役,提及重庆民主实际社、朱艾江、王昆仑、王治秋、康生
  • 名人信札三通7页,张洪杰,山东人,原西北军战士,参加过著名的喜山口战役,提及重庆民主实际社、朱艾江、王昆仑、王治秋、康生
  • 名人信札三通7页,张洪杰,山东人,原西北军战士,参加过著名的喜山口战役,提及重庆民主实际社、朱艾江、王昆仑、王治秋、康生
  • 名人信札三通7页,张洪杰,山东人,原西北军战士,参加过著名的喜山口战役,提及重庆民主实际社、朱艾江、王昆仑、王治秋、康生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名人信札三通7页,张洪杰,山东人,原西北军战士,参加过著名的喜山口战役,提及重庆民主实际社、朱艾江、王昆仑、王治秋、康生

222 八品

仅1件

上海虹口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洪杰

年代建国后 (1949至今)

页数7页

上书时间2024-06-17

珏版书

六年老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毛笔书法,信札1页,写给京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尚长荣(尚小云之子)
毛笔书法,信札1页,写给京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尚长荣(尚小云之子) ¥5000000.00
手绘的,不是印刷品, 猫和鱼, this plage has the best entertainment(?),很有艺术水平,作者不详
手绘的,不是印刷品, 猫和鱼, this plage has the best entertainment(?),很有艺术水平,作者不详 ¥98000.00
名人毕业证书两张,上海市复兴中学毕业证书,江苏高邮人,上海市教育局钢印,红印,校长黄丹雘 毛笔签名钤印。毛主席像,为人民服务。北四川路区天同路小学毕业证书(天同路是天水路),上海市人民政府教育之局红印,校长翟树荣。黄丹艧(黄廷梓),江苏崇明人。国立南京高等师范,河南省立第一师范、江苏省立第四中学、安徽省立第六中学、江苏省立扬州中学、创办崇明中学。市北中学。上海人大代表,曾任民主促进会市委理事。
名人毕业证书两张,上海市复兴中学毕业证书,江苏高邮人,上海市教育局钢印,红印,校长黄丹雘 毛笔签名钤印。毛主席像,为人民服务。北四川路区天同路小学毕业证书(天同路是天水路),上海市人民政府教育之局红印,校长翟树荣。黄丹艧(黄廷梓),江苏崇明人。国立南京高等师范,河南省立第一师范、江苏省立第四中学、安徽省立第六中学、江苏省立扬州中学、创办崇明中学。市北中学。上海人大代表,曾任民主促进会市委理事。 ¥9800.00
稀见的法律 司法史料,判决书,裁定书,西安、上海,两份合售
稀见的法律 司法史料,判决书,裁定书,西安、上海,两份合售 ¥260.00
可能是民国的画,小鸡,上面的字不认识,大概是,独立,吉鏊同学一乐,落款和印章不认识 ,纸上有花纹
可能是民国的画,小鸡,上面的字不认识,大概是,独立,吉鏊同学一乐,落款和印章不认识 ,纸上有花纹 ¥800000.00
上海港港章
上海港港章 ¥180.00
实寄封,1987年,香港——上海,上海海关放行章,香港邮政署特快专递,红色邮资戳,(香港大业织造厂有限公司,董事长曾是沈炳麟,祖籍浙江湖州市双林镇,慈善家,全国扶贫状元、应善良福利基金会,捐资助建宁波市恩美儿童福利院),中国丝绸进出口公司上海丝绸分公司,中山东一路17号(外滩17号)
实寄封,1987年,香港——上海,上海海关放行章,香港邮政署特快专递,红色邮资戳,(香港大业织造厂有限公司,董事长曾是沈炳麟,祖籍浙江湖州市双林镇,慈善家,全国扶贫状元、应善良福利基金会,捐资助建宁波市恩美儿童福利院),中国丝绸进出口公司上海丝绸分公司,中山东一路17号(外滩17号) ¥180.00
中医药方秘方处方
中医药方秘方处方 ¥45.00
中医伤科学讲义 应为著名骨科专家石筱山所编 有批注
中医伤科学讲义 应为著名骨科专家石筱山所编 有批注 ¥4800.00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品
商品描述
名人信札,三通7页,张洪杰,山东人,原来是西北军战士,参加过著名的喜山口战役,解放前曾任黄河水利委员会驻渝办事处总务,1949到北京文化部任总务科科长和管理处长。文化部信笺纸,文化部文学艺术研究院信笺纸,提到“接到四十多年的老友来信”,“关于去重庆介绍你参加民主实际社”“朱艾江”“我也去王昆仑家开过会”,“王治秋和康生只是工作关系,“回忆咱们在那白色恐怖下不怕死的精神,那时共同只有一个目标,就是打败日本”“小民革”,“霭然”(作者笔误,应是蔼然,指的是梁蔼然),“蒋燕”,“彭友今”

(除了三通7页之外,再赠送一页品相不好的,也是这个人写的)

信中提到的部分人物资料:

王昆仑(1902—1985),男,江苏无锡人,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
1922年加入中国国民党,1926年任黄埔军校潮州分校政治教官,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政治部秘书长,因对蒋介石不满,参加反蒋运动。曾任国民政府立法委员,中国国民党候补中央执行委员。1933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党的直接领导下,长期从事民主运动和党的统一战线工作。他曾支持和帮助筹建各界抗日救国会1941年,与王炳南、屈武等在重庆发起组织中国民主革命同盟。1943年与谭平山发起组织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1948年赴美国考察。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政务委员,北京市副市长,民革第二至四届中央常委。1983年12月当选为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主席。1985年8月23日在北京病逝,

王冶秋,又名野秋。安徽霍邱人。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曾任共青团北京市委秘书、霍邱县委书记。1932年参加左联。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在冯玉祥处任教员兼秘书。1947年后任北方大学、华北大学研究员。建国后,历任文化部文物局副局长、局长,国家文物局局长、顾问。是中共十一大代表,第三至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著有《民元前的鲁迅先生》《琉璃厂史话》等。

梁蔼然(1910~1991)容城北城村人。11岁考入县立高小读书,14岁毕业后在北张村、大八于村初小任教。16岁参军(直系大名陆军十六混成旅第一团)当司书。不久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参加北伐。1928年转投入冯玉祥部暂编第一军第一师,任书记官、总司令军政处科员。1930年,冯玉祥反蒋战争失败,返乡任教于野桥小学。1931年9月,投奔陕西民政厅主任秘书申伯纯(共产党员),任科员。

1933年随陕西省民政厅厅长李志刚到南京,任西安绥靖公署驻京办事处秘书,申伯纯任该署交际处处长。1936年调到交际处任总务科长。从此,在申伯纯的领导下,开始秘密革命活动,配合中共地下党组织,为迎送、掩护革命者和进步人士,做了许多工作,并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作出贡献。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曾任鹿钟麟的河北省政府主任秘书。1940年至1947年初,以多种身份作掩护,在重庆从事情报工作。1947年2月,以保定绥靖公署少将参议职务为掩护,在北平(今北京)做地下工作,卓有成效。同年9月,因共产党地下组织遭破坏而被逮捕,关押在南京。在狱中进行了机智顽强的斗争。

1949年1月获释后,经香港回到北平。不久便投入建立人民政协的筹备工作。历任全国政协秘书处处长,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办公厅秘书处处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秘书室主任。1980年起,历任全国政协第五、六、七届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彭友今(1914- 2005)原名桂梁,用名彭平、彭钦、彭陶。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人。北平大学法商学院肄业
政协全国委员会第五届委员,第六、七届常务委员,政协全国委员会原秘书长彭友今同志,

中国民主革命同盟,简称“小民革”(原简称“民革”,后为区别“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小民革”)。1941年夏,在周恩来的倡议下,由在社会上有广泛联系的中国国民党左派屈武、高崇民、阎宝航等及中共党员王昆仑、许宝驹、王炳南等于重庆发起成立“中国民族大同盟”,次年改为“中国民主革命同盟”。
主要负责人是王昆仑、许宝驹。1945年春,在重庆召开第一次全体盟员大会上,选出于振瀛、王昆仑、王炳南、刘仲荣、许宝驹、许宝骥、阳翰笙、沈志远、吴茂荪、杨明轩、闵刚侯、汪季琦、杜斌丞、屈武、金仲华、侯外庐、高崇民、徐淡庐、曹孟君、阎宝航、赖亚力等21人为中央委员。抗日战争时期,该组织积极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并且成立和领导了一个革命青年的秘密组织——中国民主实践社(简称民实)。抗战胜利后,中央机构南重庆迁至上海。旧政协会议期间,出版了机关刊物《人民观察家》。解放战争时期,吸收另一部分文化教育、知识界人士人盟,成员发展至200人,其时主要任务是在国民党内部进行反内战、反独裁的斗争;争取国民党上层进步人士;进行分化瓦解工作。1947年,成员陆续离开国统区,进入解放区,1949年参加了新政协筹备工作,根据形势发展需要,同年9月17目,在政协筹备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中国民主革命同盟宣告结束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