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安纪实·延安一月 j
  • 延安纪实·延安一月 j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延安纪实·延安一月 j

98 九五品

库存2件

天津南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赵超构 著

出版社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1

版次1

装帧精装

上书时间2024-05-27

羽翔书店

十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赵超构 著
  • 出版社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3-01
  • 版次 1
  • ISBN 9787507835007
  • 定价 48.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50页
  • 字数 110千字
  • 丛书 延安纪实
【内容简介】

  《延安纪实·延安一月》是(林放)赵超构采写的一组十多万字的新闻通讯,于1944年7月3日和8月3日起分别在重庆和成都《新民报》连载,曾引起轰动。同年1月18日,两地《新民报》刊完后,由该报结集成《延安一月》于1945年1月出版,5个月内重印3次,销量数万册。重庆《新华日报》社购2册派人送往延安,毛泽东看后说:“在重庆这个地方发表这样的文章,作者的胆识是可贵的。”周恩来称之为“中国记者写的《西行漫记》”。日本也随即翻译出版。这本书,对当时国民党统治区的读者无疑是冲破新闻封锁,了解延安、了解中共的一本罕见而难得的书籍。因此,不久《延安一月》即被国民党新闻宣传当局列为禁书。

【作者简介】

  赵超构(1910—1992),笔名林放,浙江省温州市文成人。中国著名新闻编辑、社会活动家和杂文家。1934年任南京《朝报》编辑。1938年任重庆《新民报》主笔。1944年访问延安,发表系列通讯《延安一月》,轰动一时。1946年,参与筹建《新民报》上海版晚刊,任总主笔,并为《人世间》杂志撰写专栏杂文。1947年5月,《新民报》上海版被勒令“永久停刊”。1948年冬,赵超构遭国民党当局迫害避居香港,上海解放后返沪,继续主持《新民报》晚刊工作。1958年报纸改名《新民晚报》,赵超构任社长。他一生撰写评论和杂文,总数近万篇,深受读者喜爱。出版的文集有《延安一月》、《世象杂谈》、《未晚谈》、《林放杂文选》等。

【目录】
西京——延安间
木刻:运草(古 元作)
西京情调
临潼小驻
潼关巡礼
大荔·邰阳
木刻:日兵厌战思乡(施 展作)
韩城·黄龙山
渡河入晋
山西新姿
延安道上
延安一月
踏进延安
毛泽东先生访问记
朱德将军的招待会
民众大会
关于边币
标准化的生活
共产党员
共产党怎样做群众工作
干部政策
文艺界座谈会
秧歌大会
木刻:扭秧歌(古元作)
文艺政策
作家的生活
边区文协
延安的剧运
端午节访丁玲
延安文人群像
延安大学
鲁迅艺术学院一瞥
木刻:小先生(彦 涵作)
教育三事
报纸·书店
延安的新女性
木刻:结婚登记(古元作)
木刻:婚事(彦 涵作)
儿童保育院
特殊的婚姻法
医药卫生
陕北的巫神
一揽子会
木刻:村干部会(秦兆阳作)
土地政策
木刻:逃亡地主又归来(古元作)
变工队与合作社
在工厂中
劳动英雄
木刻:移民图(彦 涵作)
财政·所得与负担
民主方式的党政
木刻:村选(彦 涵作)
木刻:卫生合作社(彦 涵作)
“三三制”之意义
执行党策的军队
领导与作风
关于新民主主义
交际处生活
写完了《延安一月》
附录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