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虚无时代 全新带塑封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虚无时代 全新带塑封

78 8.9折 88 全新

仅1件

天津南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英]彼得·沃森(Peter Watson) 著;高礼杰 译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05

版次1

装帧其他

上书时间2022-09-09

羽翔书店

十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英]彼得·沃森(Peter Watson) 著;高礼杰 译
  •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1-05
  • 版次 1
  • ISBN 9787532787043
  • 定价 88.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656页
  • 字数 466.000千字
【内容简介】
这是一个关于人类在孤立无援的世界中探索与创造、失败和成功的迷人故事。
  1882年,尼采宣布 \"上帝已死\",以此为标志,西方世界进入无神论时代,宗教信仰坍塌带来的震荡催生了从思想界到艺术文化各个领域的百花齐放。哲学家、诗人、剧作家、画家、心理学家、科学家……数以万计杰出的个体将他们的创造性精力投入到设计没有上帝的生活方式中,在终极价值坍塌的废墟上独自面对希望与失望,拒绝妥协,展现出人类的尊严和勇气。今天,他们的事迹*次被完整讲述了出来。
  作为当代*杰出的思想史学家之一,彼得•沃森以尼采在世纪之交引发的思想震荡为起爆点,考察这一震荡如何侵入精神生活领域的方方面面,将从陀思妥耶夫斯基、荣格、胡塞尔、易卜生到毕加索、鲍勃•迪伦,从心理学、现象学、神智学到印象派、波普艺术、爵士乐,从奥斯威辛、广岛、大清洗到伍德斯托克、“9•11”的点点滴滴连接起来,以优雅、精准的笔触挖掘出看似彼此无关的现象背后有章可循的脉络,绘制出一张从古典崩溃时代到光怪陆离的后现代的思想地图。
  尽管无神论导向的绝非完满生活,但人类的灵魂却始终拒绝沉沦于黑暗之地。一个多世纪以来,这些*秀的头脑对生存意义的追寻和富有启示的回答,汇成一个宏大的人生主题。无论对于想知道生命意义,抑或想要理解我们生存于其中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发现“虚无时代”都将是一次令人惊喜的心灵体验。
【作者简介】
彼得•沃森(Peter Watson),生于1943年,英国思想史学者,《今日种族》杂志创办人和主编,《新社会》杂志的副主编,曾任《泰晤士报》《纽约时报》《观察家》等报记者、专栏作者、剑桥大学麦克唐纳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以恢宏的思想史作品闻名于西方世界,著有《思想史:从火到弗洛伊德》《20世纪思想史:从弗洛伊德到互联网》《德国天才》《大分离:新旧大陆分道扬镳的历史》等。
【目录】
导论:我们的生活缺失了什么?该指责尼采吗?

第一部分

战前:当艺术尚且重要之时

1 尼采的时代:狂喜、性爱和放纵 

2 生活不只一条道路 

3 物的享受 

4 天堂:并非处所,而是方向 

5 伊甸园的景象:对颜色、金属、速度和瞬间的崇拜 

6 对欲望的强调 

7 我们脸颊上的天使 

8 “错误的超自然世界”

第二部分

无尽的深渊 

9 战争的救赎

10 布尔什维克对科学无神论的捍卫

11 生活中的秘而不显与存在法则

12 不完美的天堂

13 面向事实而活

14 不可能的形而上学,对心理玄学的尊重

15 哲学家的信念

16 纳粹的血统宗教

第三部分

关键时刻及其后的人性 

17 余波之后的余波

18 行动的温暖

19 战争,美国道路与原罪的式微

20 奥斯威辛,大灾变,不在场

21 “停止思考!”

22 有远见的联邦和生活的规模

23 幸福的享受与局限

24 细节中的信仰

25 “我们的精神目标在于丰富进化叙事”

26 “好生活就是用来寻找好生活的那种生活”

结论 核心的理智活动

致谢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