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道讲演录:内在生命的科学 华龄出版社 9787516922149
全新正版书籍,书友们可以放心购买。如图片与标题不一致以标题为准,如不了解的可以联系客服。
¥
55.3
6.3折
¥
88
全新
库存3件
作者戈国龙
出版社华龄出版社
ISBN9787516922149
出版时间2021-07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88元
货号11649350
上书时间2024-12-25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戈国龙教授,法名观虚,号观虚斋主,观虚斋教学的创始人。祖籍江西临川,南京大学理学学士(1990),北京大学哲学博士(1999),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学博士后(2001),先后师从楼宇烈、汤一介、陈来等著名学者,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院宗教学系教授。 先后主持并完成宗教所重点项目《乐育堂语录与内丹学中派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道教内丹学研究》、《道教内丹学的理论体系及其现代意义研究》等科研课题,在多年理论研究与修身实践的基础上创立观虚斋教学的系列课程与文化体系。 观虚斋教学是继承传统、融会新知的新型教学体系,呈现了一种系统而又开放的全新框架,各种人士都可以从中获得一种对精神成长与灵性奥秘的普遍问题与根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并超越诸修行方法问的藩篱而进行更深入和有意义的探索。 已出版《道教内丹学探微》、《道上的风景》、《灵性的奥秘》、《丹道今诠》等观虚斋系列丛书,现致力于创办观虚书院,传播观虚斋教学。自2013年以来成功开设观虚书院《宗教智慧与大道养生》精品课程并出版《宗教智慧》系列讲录。先后为香港道教学院、济南传统文化研究会、南京大学国学班、中科院博士生人文系列讲座、社科院MBA班等多家机构授课,其教授学修并重,佛道融通,既继承传统智慧的精髓又结合现代多元文化,廓清生活迷雾,开启智慧心灯,广受学员欢迎。
目录
自序
讲禅与道的生命智慧
一、什么是倾听的状态
二、一种存在的体验
三、宗教的概念
四、人的现状与清醒的可能性
五、我是谁
六、继续我们的静心之旅
七、内在工作与本质的成长
八、四层生命结构模型及其应用
九、灵性生活的基石
十、结束语与课后的交流
第二讲道——回归整体的和谐
一、引论
二、本体之道
三、工夫之道
四、境界之道
五、余论
……
内容摘要
一、什么是倾听的状态 今天这堂讲课,我希望不是一个学术性的报告,而是一个对生命奥秘的探寻的过程,所以不管大家有没有走上求道的旅程,我都希望今天给大家来做一个实验。你们不要把自己当成只是来听一堂学术性的课,或者完成一个任务;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实验,在讲课之前,希望大家和我一样,我们来调整一下自己的身心,把这堂讲课当作一堂“练功”,好不好? 生活中无处不是道。如果说一个人他只在某一个特定的时间来做一种修养,而在大部分时间,他都把它忘了,那么这种修道或者这种修行是不究竟的,或者是没有成就的,最终一个人要把整个生活变成一个修道的过程。所以我也希望大家放下以前的种种的认知,不管你们以前对佛也好,对道也好,有没有了解,都没有关系,因为今天我不准备用一个纯佛教的或者纯道教的学术语言来给大家讲课,我希望把我这么多年以来的对佛道的一些体会、一些感悟尽量用现代人能够理解的语言来给大家分享。 首先,我要祝贺大家,因为你们是有缘的人,有福的人!我们今天能够走到一起来,很不容易,在茫茫的宇宙中,我们能够走到一起是一种缘分。也许通过今天这一堂课,在大家的心田里面可能会种下一些种子,给予适当的条件,它在将来会生根、发芽、成长,对你的人生会有某种启示和作用。当然我不是来讲一种宗教,或者宣扬宗教,不是来给大家某种信仰,我们是来探索那宇宙人生的客观真实的道理,所以我一直把这个过程当作一个探寻的过程,你不是预先有一个认知,或者预先有一个现成的观点。 在讲课之前,我想起一个小故事。有一天,在一个道场里面,也是像大家一样,这么多听众很认真地听讲,他们很不容易请到了一位大师来给他们讲课,大家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大师上课。大师上台以后,他先问了大家一个问题,他说你们今天知不知道我下面要讲什么?如果我把这个问题问大家,你们会怎么回答?当时他问这个问题的时候,有一大部分人举手说“知道”,大师说你们很多人已经知道我今天要讲什么,所以我今天就不需要再讲了,他就走了。结果这些听众很郁闷,说好不容易把大师请来还没讲就走了,还得把他再请回来!隔了一个星期,他们又把大师请来了,这回他们算计着可能知道怎么回答了!大师还是问他们,你们知不知道我下面要讲什么?结果大家同时举手说“不知道”,大师摇摇头说,你们对我下面讲的一点都不知道,我没法给你们讲!所以他又走了。大家很奇怪,跟这个老师怎么办呢?这个老师很有意思,一定要把他再请过来,再讲一次!然后他们第三次把他请来的时候,他又问了同样的问题,他说:“你们知不知道我下面要讲的是什么?”结果他们这回很聪明了,一半举手说知道,另外一半人说不知道,他们以为这样大师没办法了。结果大师看了看说:“你们那些知道的人可以教那些不知道的人,我走了。”他又走了!最后第四次请大师来的时候,大师还是问了同样的问题,结果台下鸦雀无声,一点反应都没有。结果大师说:“好,你们已经准备好了。” 为什么这样说呢?真正地听课需要一种宁静而开放的心灵!如果你们认为你已经知道我要讲什么,也就是在你的心中已经有了很多的概念,很多的思想,很多的观念,那么这些现成的已有的思想就会变成你和大师之间交流的一个障碍,你们已经有很多成见了,那么我们讲的东西你可能听不进去。但是如果你们认为我自己什么都不知道,这也是一个观念,事实上你不可能什么都不知道,你的心里面一定是有若干的信息,才可以接受,才可以去交流。当大家的心接近变成一个开放的状态,没有任何现成的结论,我不认为我知道,也不认为我不知道,我只是把这个心打开,放松下来,来宁静地倾听你到底讲什么。至于你讲什么,这不是眼前正在发生的事情吗?为什么我们要预先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呢?也就是说真正的大师的讲课是一场活生生的当下的体验,你不需要预先有任何的概念,你也不需要认为他是“大师”,当然你也不要认为他是“小师”,你看不起他,或者你认为他不行,这样都会造成一种障碍。所以我希望大家今天就是保持这样一种什么都不预先判断的一种开放的心态来听我的讲座。如果你要评述,有评论,或者有问题,我会给大家机会来交流,或者在讲课之后你可以继续评论;但是在我讲课的时候,希望你们是全然的宁静,全然地倾听,这本身就是一种静心的状态,一种修行的状态。 P3-5
精彩内容
本书是作者讲课记录整理而成。作者吸取中国哲学中关于个体生命的成长和人格养成的思想源流,以禅的观照,以道家内丹学的经验,阐释了将人的生命本体作为观察也研究的对象,主客体统一的中国文化特色,重点阐明了传统文化中“内圣”的思想脉络。重点探讨了禅与道的生命智慧、道家内丹学的文献、理论、方法和现代阐释,并将其纳入现代哲学和科学的视角,对内丹学中顺逆、返还和静心等问题进行了专题探讨。本书是多次讲课的整理,是若干专题的组合,不具有接近的系统性,但其理论和思想根源是一贯的,也是作者长期坚持的研究路数和方法,是观虚斋系列讲座的一个组成部分。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