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地理:人文地理分册 上海三联书店 9787542650948
全新正版书籍,书友们可以放心购买。如图片与标题不一致以标题为准,如不了解的可以联系客服。
¥
118.6
6.4折
¥
186
全新
库存10件
作者姜竺卿著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ISBN9787542650948
出版时间2014-10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186元
货号8455893
上书时间2024-09-16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姜竺卿,1947年7月出生,温州市鹿城老城区西郭浦桥人。1966年毕业于温州中学,是66届“老三届生”。1973年毕业于杭州大学(今浙江大学)地理系地理专业,分配到温州中学任教。1975年开始在温州市教师红专学校、温州市教师进修学院任教高师地理,并任温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地理教研员,兼任温州市地理学会秘书长。1988年因车祸腿伤回到中学地理课堂上,任教至今。现任温州市雨林培训学校校长兼高中地理教师。
1973年,作者大学毕业时就着手温州乡土地理研究,并长期致力于撰写《温州地理》一书。至1998年完成80万字的手稿,近年来不断增补修改,终于完成大愿。作者学植深厚,治学严谨,几十年来一步一个脚印,总希望此书的出版能成为“了解温州地理靠前书”。
《温州地理》共14章,分三册。《自然地理分册》包含温州地质、地形、气候、水文、土壤地理、植物地理、动物地理七章。《人文地理分册·上》和《人文地理分册·下》包含政区地理、历史地理、经济地理、人口地理、城市地理、文化地理、旅游地理七章。作者从现代地理学专业角度阐述温州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并从全省、全国乃至世界的角度来审视温州的自然、经济和社会。因此全书运用大量与外地区的对比材料,使读者领感温州区域地理环境的优越性和缺憾性。本书图文并茂,图表全由作者自行绘制完成。本书的内容是专著类书籍,但以通俗的文字和图表来阐述,以博取更大的读者群。
目录
上册
序
章 温州政区地理
一、新中国建立以来温州行政区划的变动
(一)1949年以来温州县级政区的变动
(二)1949年以来温州县以下基层政区的变动
二、温州行政区划的现状
(一)鹿城区
(二)龙湾区
(三)瓯海区
(四)瑞安市
(五)乐清市
(六)永嘉县
(七)平阳县
(八)苍南县
(九)文成县
(十)泰顺县
(十一)洞头县
三、温州政区改革的思路和探索
(一)撤销“温州市”行政区建制是大势所趋
(二)温州可能成为省会城市
(三)设立平阳市、苍南市和龙港市
(四)撤销街道办事处
(五)乡镇改革
(六)市县分等
第二章 温州历史地理
一、温州历史政区地理
(一)历史时期县级行政区划
(二)历史时期县以下基层行政区划
二、温州历史开拓地理
(一)东瓯国以前的温州开拓历史
(二)东瓯国以后的温州开拓历史
三、温州历史自然地理
(一)历史时期温州河口和海岸变迁
(二)历史时期温州气候变迁
四、温州历史经济地理
(一)历史时期温州农业地理
(二)历史时期温州工业地理
(三)历史时期温州交通运输地理
(四)历史时期温州商业贸易地理
五、温州历史人口地理
(一)历史时期温州人口数量及分布
(二)历史时期温州人口迁移
六、温州历史城市地理
(一)温州城的建设历史
(二)温州县城的建设历史
七、温州历史村落地理
(一)历史时期温州古村落发展概述
(二)温州古村落的地理分布类型
(三)温州古村落的选址和布局思想
第三章 温州经济地理
一、温州经济的主要特点
(一)改革开放以来温州经济发展迅速
(二)轻工强,农业弱,第三产业滞后
(三)民营经济为主体
(四)拥有庞大而繁荣的市场体系
(五)东西地域差距大
二、温州工业地理
(一)温州工业发展概述
(二)温州工业的区位分析
(三)温州主要工业部门
(四)温州主要工业园区
三、温州农业地理
(一)温州农业发展概述
(二)温州农业的区位分析
(三)温州主要农业部门和布局
四、温州交通运输地理
(一)温州交通运输业发展概述
(二)温州交通运输业的结构和布局
下册
序
第四章 温州人口地理
一、温州人口增长
(一)新中国建立后温州人口增长
(二)温州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
二、温州人口分布
(一)温州人口数量及地区分布
(二)温州人口密度及地区差异
三、温州人口构成
(一)温州人口的性别构成
(二)温州人口的年龄构成
(三)温州人口的文化构成
(四)温州人口的民族构成
(五)温州人口的劳动力构成
(六)温州人口的城乡构成
四、温州人口迁移
(一)温州的人口迁移
(二)改革开放以前温州国内人口迁移
(三)改革开放以来温州国内人口迁移
第五章 温州城市地理
一、温州城区和都市区的界定
(一)温州城区(城市建成区)
(二)温州都市区
二、温州城市的区位因素
(一)自然地理因素
(二)社会经济因素
三、温州城市的地域结构
(一)温州城市的地域形态
(二)温州城市地域的功能分区
四、温州城镇规模和空间分布体系
(一)温州城镇规模分布
(二)温州城镇空间分布体系
五、温州城市化
(一)温州城市化进程
(二)温州城市化基本特点
(三)温州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对策
第六章 温州文化地理
一、温州宗教地理
(一)温州佛教
(二)温州道教
(三)温州基督新教
(四)温州天主教
(五)温州伊斯兰教
(六)温州摩尼教
二、温州语言地理
(一)温州12种语言的地理分布和基本特征
(二)温州话的内部差异
(三)温州话不是吴语的方言
(四)温州语言的渊源和演变
第七章 温州旅游地理
一、温州旅游资源的种类和分布
(一)温州自然旅游资源
(二)温州人文旅游资源
二、温州旅游业的发展和现状
(一)温州旅游业的基本特点
(二)温州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
(三)温州旅游业的经营和接待能力
三、温州主要旅游风景区
(一)雁荡山风景名胜区
(二)楠溪江风景名胜区
(三)百丈漈—飞云湖风景名胜区
(四)洞头海岛风景名胜区
(五)南麂列岛风景名胜区
(六)玉苍山风景名胜区
(七)寨寮溪风景名胜区
(八)江心屿风景名胜区
(九)其他旅游风景区
(十)温州森林公园
精彩内容
《温州地理·人文地理分册·上》内容分为章《温州政区地理》论述新中国建立以来温州行政区划的变动,分为县级政区的变动和县以下基层政区的变动;温州11个县级行政区的区划现状,细列每个社区、居委会、行政村,用以规范地名,又可供读者查阅。此外,作者还大胆探索温州政区改革的六大思路,用以襄助温州政区改革走上正确的道路。第二章《温州历史地理》,论述历史时期的温州历史政区地理、历史开拓地理、历史自然地理、历史经济地理、历史人口地理、历史城市地理、历史村落地理七大领域的历史原貌和变迁轨迹。其中温州历史政区地理阐述温州历史时期行政区划的建置沿革,包括各朝代的县级行政区划和县以下基层行政区划。温州历史开拓地理论述东瓯国以前及以后各朝代的温州开拓历史,这里颠覆了关于东瓯国的传统历史观。温州历史自然地理论述温州历史时期的河口和海岸变迁及气候变迁。温州历史经济地理包括历史农业地理、历史工业地理、历史交通运输地理、历史商业贸易地理四个方面的兴衰演变及地理分布。温州历史人口地理包括历史时期各朝代的人口数量、增长速度、人口密度、地区分布,以及历史时期温州人口迁移和流动。温州历史城市地理包括温州郡城和县城的建设历史,着重论述温州郡城的规划设计、城池河道布局以及温州城的嬗变。温州历史村落地理论述温州古村落形成和发展、古村落的地理分布类型、古村落的选址及布局思想等。第三章《温州经济地理》,先论述温州经济地理五个方面的特点,然后分述温州工业地理、农业地理、交通运输地理三大领域的迅速发展、部门结构、区位因素和生产力布局。既肯定温州经济的辉煌成就,又指出温州经济结构失衡,导致近年来温州经济严重滑坡。《温州地理·人文地理分册·下》内容分为四章。第四章《温州人口地理》论述新中国建立后温州人口增长及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以”六普“数据分析温州人日数量及地区分布、温州人口密度及地区差异,温州人口的性别构成、年龄构成、文化构成、民族构成、劳动力构成、城乡构成等构成特点。此外还论述温州人口的再分布,包括温州的人口迁移、改革开放以前和以后的温州国内人口迂移。第五章《温州城市地理》,论述温州城区、城市中心区、温州都市区的概念和范围界定;温州城市的区位因素分析,包括自然地理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温州城市的地域结构,城市地域的功能分区,温州城镇规模和空间分布体系。重点论述温州城市化问题。包括温州城市化进程,温州城市化基本特点,温州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对策。第六章《温州文化地理》,涉及温州宗教地理和温州语言地理两大重要领域。温州宗教地理主要论述温州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四大宗教的起源、发展和学派,温州寺观教堂和信徒的地理分布,以及温州四大宗教的文化景观。温州语言地理是本书的精华,是笔者得意之作。温州境内分布着互相听不懂的语言多达12种,笔者花费40多年时间弄清了每种语言的分布地域和使用人口,每种语言的形成核心和从属关系,每种语言的声韵调和词句特征。此外,笔者还将温州话的内部差异分为两大区七个语种23个不同的方言,并列出它们的主要差异和近似程度。笔者敢于冲破学术桎梏,提出“温州话不是吴语的方言”新观点,还论述了温州语言的渊源和演变。第七章《温州旅游地理》,从地理专业的角度论述温州五大类自然旅游资源、温州八大类人文旅游资源特点及分布:温州旅游业的发展和现状,包括温州入境旅游、出境旅游、国内旅游的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温州旅游业的经营和接待能力,包括温州住宿业、旅行社,导游员、旅游景区数量和质量,以及旅游项目投资状况。读者介绍温州32个A级旅游风景区的交通导向和旅游景观。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