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新正版 易学好上手的中医基础 9787571718190 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全新正版 易学好上手的中医基础 9787571718190 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全新正版 易学好上手的中医基础 9787571718190 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全新正版 易学好上手的中医基础 9787571718190 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全新正版 易学好上手的中医基础 9787571718190 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全新正版 易学好上手的中医基础 9787571718190 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全新正版 易学好上手的中医基础 9787571718190 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全新正版书籍,新华仓库直发可以放心购买。如图片与标题不一致以标题为准,如不了解的可以联系客服。

35.1 5.0折 69.8 全新

库存77件

河北廊坊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于雪姣

出版社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71718190

出版时间2024-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9.8元

货号1203183069

上书时间2024-06-27

湘财特价书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于雪姣

中医执业医师,“读透伤寒”微信公众号主笔。自2016年开始,作者通过微信公众号撰写了一系列的中医科普文章。她的文章引述经典,并结合临床诊疗经验,创作了大量深入浅出的中医科普文章。读者纷纷评论道:“通俗易懂、一看就懂。”

目录
第一章 中医哲学简论

第一节 人体与阴阳 002

第二节 人体与五行 009

第二章 藏象学说

第一节 脏腑区别 016

第二节 五脏生理 017

一、脾 018

二、肺 032

三、心 048

四、肝 059

五、肾 080

六、五脏与五行 100

第三节 六腑生理 113

一、胆 113

二、胃 117

三、小肠 122

四、大肠 123

五、膀胱 125

六、三焦 127

第四节 奇恒之腑生理 130

一、脑 130

二、女子胞(附:冲任) 132

第五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136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136

二、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148

三、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152

第三章 气血津液

第一节 气 156

一、气的基本概念 156

二、气的分类 157

三、气的生理功能 162

四、气的运动 165

第二节 血 168

一、血的基本概念 168

二、血的生成与运行 168

三、血的功能 169

第三节 津液 170

一、津液的基本概念 170

二、津液的生成与输布 171

三、津液的功能 172

第四节 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174

一、气与血的关系 174

二、气与津液的关系 177

三、血与津液的关系 178

第四章 病因论

第一节 外感六淫 180

一、风邪 181

二、寒邪 187

三、暑邪 191

四、湿邪 193

五、燥邪 199

六、火热之邪 201

第二节 内生五邪 207

一、内风 208

二、内寒 211

三、内湿 211

四、内燥 212

五、内火 213

第三节 疫疠 214

第四节 七情 216

一、七情与五脏的关系 216

二、七情致病的特点 217

第五节 饮食失宜 219

一、饥饱失常 220

二、饮食不洁 221

三、饮食偏嗜 222

第六节 劳逸失度 223

一、劳累过度 224

二、劳心太过 224

三、房劳过度 224

第七节 外伤及虫兽所伤 226

第八节 寄生虫 227

第九节 痰饮 227

一、痰饮的形成 228

二、痰饮的部位及证候特点 229

三、痰饮的其他分类 234

第十节 瘀血 235

一、瘀血的形成 236

二、瘀血的病证特点 237

第十一节 结石 239

一、结石的形成 239

二、结石的致病特点 241

第五章 中药入门

第一节 中药功能的分类 244

第二节 中药四气与功能的关系 245

第三节 中药五味与功能的关系 246

一、辛味“能散能行” 246

二、甘味“能补、能和、能缓” 247

三、酸(涩)味“能收、能涩” 248

四、苦味“能泄、能燥、能坚” 249

五、咸味“能下、能软” 251

六、淡味“能渗、能利” 252

第四节 中药气味与功能的关系 252

第五节 中药颜色与功能的联系 253

第六节 中药升降浮沉与功能的关系 254

一、升降浮沉 254

二、气味 255

三、质地 255

四、炮制 256

五、配伍 256

第七节 药物质地与功能的关系 256

一、干燥的药物多有燥湿之能 257

二、湿润、黏腻的药物有生津、养液的功能 257

第八节 药物形态与功能的关系 257

一、藤类、枝条善于通经活络 257

二、有孔能通 258

第九节 药物习性与功能的关系 258

第六章 脏腑辨证及用药、用方

第一节 辨证总论 262

一、辨证的概念 262

二、脏腑辨证 262

三、辨证及用药的关系 263

第二节 脾病的辨证、用药及方剂 264

一、脾不健运(脾气虚)证 264

二、脾虚气陷证 273

三、脾阳虚证 276

四、脾不统血证 278

五、脾虚水肿证 280

六、湿邪困脾证 282

七、湿热蕴脾致黄疸 286

第三节 胃病的常见证型、用药及方剂 289

一、胃气虚证 289

二、胃阳虚证 290

三、胃阴虚证 292

四、寒凝胃脘证 294

五、胃火炽盛证 296

六、食滞胃脘证 299

七、胃络瘀阻证 302

第四节 肺病的常见证型、用药及方剂 304

一、肺气虚证 304

二、肺阴虚证 308

三、风寒束表证 311

四、风热犯肺证 318

五、肺热炽盛证 321

六、燥邪犯肺证 324

七、痰湿阻肺证 325

八、痰热壅肺证 327

九、寒饮阻肺证 330

十、肺病水肿证 332

第五节 大肠疾病的常见证型、用药及常用方剂 334

一、肠虚滑泄证 334

二、大肠津亏证 336

三、大肠湿热证 339

四、肠风便血证 340

第六节 心系疾病的常见证型、用药及方剂 342

一、心气虚证 342

二、心阳虚证 344

三、心阳暴脱证 347

四、心阴虚证 348

五、心血亏虚证 352

六、心火亢盛证 355

七、痰迷心窍证 358

八、痰火扰神证 361

九、心脉痹阻证 364

第七节 小肠疾病的主要证型、用药及方剂 368

一、小肠虚寒证 368

二、小肠实热证 369

第八节 肝系疾病的主要证型、用药及方剂 370

一、肝血虚证 370

二、肝阴虚证 373

三、肝气郁结证 375

四、肝阳上亢证 380

五、肝火上炎证 385

六、肝经(胆)湿热证 388

七、寒凝肝脉证 390

八、肝风内动证 392

第九节 胆病的主要证型、用药及方剂 398

一、胆郁痰扰证 398

二、胆系结石证 400

第十节 肾脏疾病的主要证型、用药及方剂 401

一、肾阴虚证 401

二、肾阳虚证 405

三、肾气虚弱不固证 411

第十一节 膀胱疾病的主要证型和常用方剂 414

一、膀胱湿热证 414

二、膀胱虚寒证 417

第十二节 脏腑兼证辨证 418

一、心肾阴虚证 418

二、心脾两虚证 420

三、心肝血虚证 421

四、心肾阳虚证 423

五、心肺气虚证 424

六、脾肺气虚证 426

七、脾肾阳虚证 427

八、肺肾阴虚证 428

九、肾不纳气证 429

十、肝肾阴虚证 430

十一、肝脾不调证 432

十二、肝胃不和证 433

十三、肝火犯肺证 435

附录一 中药索引 / 437

附录二 方剂索引 / 441

内容摘要
本书是临床中医医生于雪姣创作的一部讲解中医基础知识的作品。
作者运用生动的语言,讲解了中医哲学、脏象学说、气血津液、病因论、中药入门、脏腑辨证及用药、用方。
本书易学、全面、实用,让你迅速入门中医,轻松上手。

主编推荐
许多中医爱好者尽管学习中医多年,但仍未能掌握其要领,最终不得不放弃。许多初学者在刚刚开始学习时,便被中医深奥的理论所难住,还没能入门就选择了放弃。本书的作者于雪姣深知中医学习的难点所在,她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难懂的知识点进行了解释和拆解,让你能够轻松地掌握中医基础,快速入门并找到学习的要领。掌握了中医基础之后,你将能够调理小病,预防大病,从而成为自己健康的主宰。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