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邓小平晚年思想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邓小平晚年思想研究

10 2.6折 38 九品

仅1件

山东青岛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尹广泰 著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6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6-15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尹广泰 著
  •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06
  • 版次 1
  • ISBN 9787220092206
  • 定价 3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11页
  • 字数 310千字
【内容简介】
邓小平晚年思想是邓小平理论中最成熟、最有代表性,也是对现实指导意义最强的部分。《邓小平晚年思想研究》通过对邓小平晚年思想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理清其晚年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理论基础,系统梳理其关于国际战略的崭新思维、关于制度建设的主要构想、关于发展问题的理论升华、关于共同富裕的深入思考、关于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理性展望等主要思想,对其思想形成的来龙去脉、重要节点和具体内涵进行了重点分析,全景性地展现、回顾和研究了邓小平晚年思想的内涵和精髓。本书是对邓小平晚年思想的概括和升华,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和邓小平思想研究的最新成果,是国内首部研究邓小平晚年思想的学术专著,填补了邓小平理论研究的空白,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理论价值。

【作者简介】
尹广泰,1963年11月生,河北沧县人,法学博士,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兼职教授。曾在高校、省直机关供职多年,后长期在区县党委政府工作。业余时间,发表文艺评论和学术论文数十篇。近年来发表的《邓小平为何拒绝做肯定“文革”的决议》《邓小平晚年思考的几个问题》等文章,被境内外多家报刊和网络转载。

【目录】
绪论一、邓小平晚年思想研究的时代需要(一)研究背景(二)研究意义二、邓小平晚年思想研究的现状综述(一)研究进程(二)研究重点(三)存在的问题(四)思考与展望

第一章邓小平晚年思想相关概念界定一、什么是邓小平晚年思想(一)确立“邓小平晚年思想”命题的依据(二)学术界的几种不同观点(三)邓小平晚年思想的时间界定二、邓小平晚年思想研究的文献资料三、邓小平晚年思想的重要观点四、邓小平晚年思想的阶段划分

第二章邓小平晚年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一、国际背景(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二)世界多极化的演进(三)东欧剧变的挑战(四)强权政治的干涉二、国内背景(一)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二)深化改革对理论突破的急切期待(三)思想理论领域的激烈交锋

第三章应对国际形势变化的新战略一、准确判断国际形势(一)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二)有利的条件依然存在(三)世界格局将向多极化转变二、沉着应对的战略原则(一)着眼国家战略利益(二)注重国家主权安全(三)提出“二十四字”方针策略(四)树立中国和平的国际形象

三、国际战略思想的重大意义(一)改变了“战争与革命”的时代观(二)确立了和平发展的正确道路(三)充实和发展了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四)形成了“重要战略机遇期”的科学判断

第四章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基本规律的新思考一、发展才是硬道理(一)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依靠发展(二)实现祖国统一有赖于发展(三)维护世界和平需借助发展二、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一)抓住机遇是加快发展的前提(二)发现机遇的睿智研判(三)把握机遇发展自己三、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一)对科技和教育战略地位的新判断(二)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新论证四、“两个文明”都要搞好五、发展理论的重大意义(一)揭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规律(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学说和生产力理论(三)阐发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四)推动了中国发展的新飞跃

第五章对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新揭示一、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二、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一)计划经济理论的由来和实践(二)关于社会主义计划与市场关系的争论(三)邓小平的探索和作用(四)邓小平晚年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成熟思考三、标准是“三个有利于”(一)“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由来(二)“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内涵四、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一)不争论(二)敢试敢闯五、吸取借鉴一切文明成果六、揭示发展动力的重大意义(一)解答了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二)奠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基础(三)制定了评判改革成败的正确标准

第六章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一、财富分配是大问题(一)财富分配事关中国走什么道路(二)财富分配事关改革开放的成败(三)财富分配事关小康社会的实现(四)财富分配事关中国的社会稳定二、解决问题的时间表(一)发展到一定程度一定要考虑分配问题(二)20世纪末应该突出地提出和解决共同富裕问题三、不能出现两极分化(一)社会主义制度可以避免两极分化(二)既不能鼓励懒汉,又不能造成打“内仗”(三)要用各种手段、各种方法、各种方案解决两极分化问题四、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一)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二)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三)共同富裕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五、共同富裕思想的重大意义(一)概括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二)指出了实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基本路径

第七章对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新构想一、对制度建设的理论阐释(一)制度建设必须坚持的目标方向和基本原则(二)用制度定型化确保方针、政策的定型化二、对完善制度建设的深入思考(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二)农业要发展规模经营和集体经济(三)民主集中制是根本制度(四)没有退休制度事业难以为继(五)反腐败还是要靠制度来解决(六)政治体制改革重在“四个坚持”三、制度建设新构想的重大意义(一)创新了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理论(二)推动了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改革实践

第八章对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新展望一、不能把国际形势看成一片漆黑二、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必然趋势(一)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二)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三)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充满信心三、既要反“左”,也要反右(一)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二)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左”四、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一)旗帜鲜明地肯定党的基本路线(二)坚持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五、展望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重大意义(一)继承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两个必然”理论(二)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方向

第九章邓小平晚年思想的主要特征和理论价值一、主要特征(一)视野的广阔性(二)突出的实践性(三)显著的创新性(四)鲜明的时代性(五)强烈的民本性二、方法论特征(一)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二)正确认识中国国情(三)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四)立足解答现实问题(五)以人民利益为依归三、理论价值(一)邓小平理论深化发展的成熟阶段(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本源思想

第十章邓小平晚年思想的实践效应和现实启迪一、实践效应(一)迈出思想解放的新步伐(二)重启改革开放的新局面(三)阐明发展起来之后的新问题(四)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五)留下实践探索的广阔空间二、邓小平晚年思想的现实启迪(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二)用世界眼光看世界,世界眼光看中国(三)办好中国的事情要从实际出发(四)想问题、做决策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上

结论参考文献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