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籍华裔天文学家、哈佛大学天文台台长 邵正元 博士签名信札,1987年写给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张家祥,带天体力学家,“两弹一星”功臣张家祥签名信札,1991年写给邵正元,邀请其回国参加学术会议。邵正元曾把发现的小行星命名为“家祥”星。
¥
999
八品
仅1件
作者邵正元、张家祥
年代不详
页数1页
上书时间2024-11-07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八品
- 商品描述
-
邵正元(1928— 2005)年,出生于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城关镇一个普通居民家中。1948年,邵正元随国民党赴台湾。1953年8月,邵正元从台湾大学毕业后,考入美国哈佛大学,并获得天文学博士学位。毕业后,邵正元留校任教,一直在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中心从事天文观测和研究,直至退休。几十年来,作为从豫东平原走出去的美籍华人、天文学家,邵正元怀着一颗赤子之心,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曾多次被邀请回国讲学,足迹遍及上海、南京、北京、昆明等地的科学院校和天文台。他无私捐赠给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多种天文设备及观测仪器,向中国科学院捐赠各类书籍25000多册,为此中国科学院特向其鹿邑老家发来感谢信。
邵正元一生从事天体物理和行星天文学,在行星研究和观测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他一生中共发现七颗小行星,为永远纪念生养他的故土鹿邑县,他将其中一颗小行星(国际编号第4776号)命名为“鹿邑星”。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为表彰邵正元在研究和观测流星、小行星、彗星方面的杰出贡献,将第1881号小行星命名为“邵正元星”。
邵正元曾多次回到鹿邑,受到家乡人民和各界人士的热情欢迎。看到家乡的巨大变化,邵正元曾说过这样的话:“中国正在逐渐迈入法制社会,人民安居乐业,这种情景令人振奋,愿国内的每一位同胞都竭尽全力为国家作出贡献,振兴中华”。
1955 年 1 月 20 日,张钰哲和他的学生张家祥在紫金山天文台用 60 厘米反射望远镜,在中国的土地上第一次发现小行星,后来命名为 " 紫金山 1 号 "。1978 年,为了表达对张钰哲的敬意,国际小行星中心将美籍华裔天文学家邵正元在哈佛大学天文台发现的一颗小行星,正式命名为 "Chang"(张)。1991年11月,为表彰张家祥先生在天文科学领域的成就,美国哈佛-史密松天文台天文学家邵正元在南京宣布,将该台1981年4月1日发现的国际编号为4760号的一颗小行星命名为“家祥”星。
胡适一直坚持实话实说,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好友高子平介绍一位申请出国遇到困难的青年学生邵正元来见胡适,胡适劝他说实话:“说实话,包你有力量。你到哈佛去是事实,不能用那些连我都没有听见过的大学去申请——连我也不相信了。社会上大家相信我,就是我不说诳话,也就是说真话,大家才相信我。这件事只要实实在在地说真话,我可以替你出证明。”
张家祥(1932年10月30日—2019年12月29日),江苏南京人,1951年到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工作。天体力学家,“两弹一星”功臣。1951年起在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工作。他师从中国科学院院士、紫金山天文台原台长张钰哲,毕生从事小行星探测和天体力学轨道计算研究。
1955年,张家祥和老师张钰哲用600mm反射望远镜,成为最早在中国发现小行星的中国人。1999年9月,张家祥作为中国科学院研究“两弹一星”有突出贡献的代表之一,出席了党中央召开的表彰大会。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