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九八七年河南大学聘请台湾中央研究院研究员杨希枚为历史系兼职教授的聘书 原件
  • 一九八七年河南大学聘请台湾中央研究院研究员杨希枚为历史系兼职教授的聘书 原件
  • 一九八七年河南大学聘请台湾中央研究院研究员杨希枚为历史系兼职教授的聘书 原件
  • 一九八七年河南大学聘请台湾中央研究院研究员杨希枚为历史系兼职教授的聘书 原件
  • 一九八七年河南大学聘请台湾中央研究院研究员杨希枚为历史系兼职教授的聘书 原件
  • 一九八七年河南大学聘请台湾中央研究院研究员杨希枚为历史系兼职教授的聘书 原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一九八七年河南大学聘请台湾中央研究院研究员杨希枚为历史系兼职教授的聘书 原件

200 九五品

仅1件

河北衡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聘书编号第53号

出版社河南大学

出版时间1987-05

印刷时间1987-05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上书时间2024-06-18

孔贤书店

十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编辑本段简介  杨希枚,(1916-1993),生于北京,武汉大学生物系毕业,毕业后约一年进入中央研究院史语所工作。    先担任吴定良的助理,后来在人类学组,在李济的嘱托下,研究殷墟头骨。   在中研院,杨希枚先生历任: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助理员(1943.10-1944.3)   中央研究院体质人类学研究所筹备处助理员(1944.4-1946.12)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助理员(1947.1-1948.12);助理研究员(1949.1-1955.7);副研究员(1955.8-1961.7);研究员(1961.8-1980.1);人类学组主任(1973.8-1974.7)   1980年从中研院退休,于1981年前往北京定居,并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并继续从事先秦等史学研究。于1993年病逝北京。编辑本段学术成就  杨希枚先生从事先秦史和人类学研究,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学者。在学术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而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先秦姓氏制度研究,二、先秦赐姓制度研究,三、联名制研究,四、殷墟头骨的测量与人种的研究,五、古代史事的考证,六、神秘数字研究。编辑本段著述目录如下一、专书  先秦文化史论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二、论文  边疆行政与应用人类学,《边政公论》7.3 ,1948 。   “姓”字古义析证,《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23 下(1952):409-442 。   论语子罕章句问题评断,《民主评论》6.24 ,1954 。   左传因生以赐姓解与无骇卒故事的分析,《中央研究院院刊》1 (1954):91-115。   先秦赐姓制度理论的商榷,《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26 (1955):189-226。   先秦诸侯受降献捷遣俘制度考,《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27 (1956):107-116。   台湾赛夏族的个人命名制,《中央研究院院刊》3(1956):311-340。   联名与姓氏制度的研究,《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28 下(1957):671-725 。   论泰雅、赛夏、排湾等族人名的所谓敬称变化,《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29 下(1958):677-683 。   语文学、考古学、人类学、史学与人类及其文化史的研究,《大陆杂志》21.1/2(1960):75-80 。   从名制与亲子联名制的演变关系,《庆祝董作宾先生六十五岁论文集》下册,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外编第四种, 1961,页743-779。   西洋近代的东方学及有关中国古史的研究,《大陆杂志》24.4(1962):101-106。   苏氏天问研究评介,《大陆杂志》特刊第二辑,1962。   国语黄帝二十五子得姓传说之分析(上篇),《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34 下(1963):627-648。   晋语黄帝传说与秦晋联姻的故事,《大陆杂志》26.6(1963):173-178。   云南昆明墓葬中锁骨测量资料,《中国民族学报》 3 ,1963。   从七出谈到三归,《大陆杂志》30.2(1965):40-52。   联名制与卜辞商王庙号问题,《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 》21,1966。   安阳殷墟头骨的测量与形态观察,《中国东亚学术研究计划委员会会报》5,1966。   释饕餮与饕餮纹,《中国民族学通讯》5,1966。   论殷周时代高层建筑之“京”昆仑与西亚的Zikkurat(上),《大陆杂志》34.5 (1966):129-135 。   国语黄帝二十五子得姓传说的分析(中篇),《庆祝李济先生七十岁论文集》下册,台北:清华学报社,1967,页777-788。   古饕餮民族考,《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24,1967。   论汉简及其他汉文献所见黑色人问题,《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39 上(1968):309-324。   河南安阳殷墟墓葬中人体骨骼的整理和研究,附载於《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42.2(1970):231-266。   中国古代的神秘数字论稿,《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33,1972。编辑本段关于杨希枚先生的传记文字  陈绍棣《杨希枚先生传略》,《中国史研究》,1990年第3期。   陈绍棣《杨希枚先生与先秦文化史研究》,《文汇报》,1992年12月2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