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中医教你察言观色知健康
  • 老中医教你察言观色知健康
  • 老中医教你察言观色知健康
  • 老中医教你察言观色知健康
  • 老中医教你察言观色知健康
  • 老中医教你察言观色知健康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老中医教你察言观色知健康

12.8 7.1折 18 九品

仅1件

黑龙江哈尔滨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储真真 编

出版社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7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6-21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储真真 编
  • 出版社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07
  • 版次 1
  • ISBN 9787537748629
  • 定价 1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其他
  • 页数 256页
  • 丛书 天天健康
【内容简介】
不管是面部、耳朵,还是掌纹、足部,都会透露出人体健康的蛛丝马迹。正确解读这些密码,能够让你在第一时间掌握自身健康变化,这不失为一种防患于未然的重要而简便的方法。快速读懂身体异常信号,只要能做到勤看肤色、面色,注意异常声音、气味就可以及时发现身体哪里出现了异常,以便及时调理或争取最佳的治疗时机,为您的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简介】
储真真,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李时珍分会委员,北京市健康科普专家,北京市亚健康协会理事。现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肿瘤血液科工作。从医30年,擅长中医药治疗各种中晚期恶性肿瘤、血液病及内科疑难杂症,提出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治疗理论,在放化疗、手术后及抑制肿瘤转移和发展等方面有丰富的治疗经验,临床疗效好。主持和参加省部级课题,出版专著8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目录】
第一章望、闻、问、切自诊自查

辨证论治使人体远离疾病
中医诊法学的主要内容
中医诊法的原则
症、证、病的不同含义
先辨证后论治——找到病根,标本兼治
辨证论治的秘诀
自我诊断入门
自诊的主要方法——望诊
依据望、闻、问、切自我诊断

第二章面诊耳诊知健康
望神
得神
失神
假神
神气不足
神志异常
望面色
看常色
察病色
望面痣、斑
蜘蛛痣
黑痣
白斑
雀斑
黄褐斑
青紫斑
红斑
老年斑
望头面部
望头发诊病
望头颅诊病
望囟门诊病
望眼/31
眼球诊病
白睛诊病
黑睛诊病
眼部黏膜诊病
望耳
了解你的耳朵
耳穴望诊
耳郭阳性反应物
耳穴变色是什么征兆
常见疾病在耳穴的阳性反应
耳郭的大小、厚薄
耳郭异常
耳朵色泽
耳穴变色
耳穴变形
耳折痕
丘疹
耳朵脱屑
耳上的血管改变
望鼻
望鼻色诊病
望鼻形诊病
望鼻分泌物及动态变化诊病
望人中
什么是正常人中
望人中形态
望人中色泽
望口唇
望唇色诊病
望口唇形态诊病
望舌
望舌色
望舌质
望舌态
望舌苔
望齿
望牙齿的颜色诊病
望牙齿的形态诊病
望齿龈诊病
第三章读懂掌纹健康信号
手掌中的健康警示
观察掌纹色泽的变化
观察掌纹纹理的变化
左右手掌纹的对比
手部反射区全知道
手部反射区使用方法
健康必知的掌纹线
1线——感情线
2线——智慧线
3线——生命线
4线——健康线
5线——玉柱线
6线——干扰线
7线——太阳线
8线——远航线
9线——过敏线
10线——土星线
11线——性线
12线——酒线
13线——悉尼线
14线——通贯线

第四章足诊自疗延年益寿
望足诊病知健康
望足诊病的顺序
全足望诊要点
望足趾部诊病
足弓部望诊
足皮肤望诊
触足诊病疗效高
有痛诊断
无痛诊断
日常保健从足部开始
什么是足部反射区
如何选取反射区
足底反射区
足内侧反射区
足外侧反射区
足背反射区
常见病证在各反射区的手感

第五章面耳手足自诊自查百病消
观耳辨病巧养生
神经衰弱
胃肠功能紊乱
头痛
胆囊炎
胆石症
原发性高血压
流行性感冒
颈椎病
肩关节周围炎
近视
慢性鼻炎
痛经
乳腺囊性增生症
寻常性痤疮
黄褐斑
“掌”握健康病自消
老花眼
哮喘
腹泻
腰痛
高血压
对证足疗治百病
感冒
牙痛
胃痛
心脏病
高血压
低血压
糖尿病
失眠
盗汗
贫血
保健足疗养全身
补益肺气
补心安神
补益气血
养肾延年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