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故中国科学院上海脑研究所所长、国际脑研究组织中央理事会理事、近现代著名生理学家◆张香桐《1984年写给中国科学院院长、近现代杰出的物理化学家卢嘉锡书信1封2页、张香桐基金会章程手稿3页等等》共8页(书信内容是向卢嘉锡院长申请建造上海脑研究所办公房子).◆名人老信札原件保真◆
¥
2600
八品
仅1件
作者(已故中国科学院上海脑研究所所长、国际脑研究组织中央理事会理事、近现代著名生理学家)张香桐。
年代改革开放 (1977-1989)
页数8页
尺寸27 × 19 cm
上书时间2024-12-10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八品
-
有些老旧(品相如圖)。
- 商品描述
-
【藏品詳情】
【名稱】名人老信札:(已故中国科学院上海脑研究所所长、国际脑研究组织中央理事会理事、近现代著名生理学家)张香桐《1984年写给中国科学院院长、近现代杰出的物理化学家卢嘉锡书信1封2页、张香桐基金会章程手稿3页等等》共8页(书信内容是向卢嘉锡院长申请建造上海脑研究所办公房子)。
【年代】1984年12月16日。
【材質】信笺紙。
【性質】純手工书写信札、手迹原件,絕非印刷品!
【尺寸】27 X 19厘米(16开紙)。
【页数】一共8张。
【品相】有些老旧(品相如圖)。
【包裝郵寄】精緻、安全、防潮的包裝郵寄发貨(只发顺丰快递)。
【特别説明】名人信札、手稿类藏品皆为孤品,只此一件,故售出后概不退货,請打算买回去进行翻拍或复印后再来退货的书友不要下单购买!
【写信人簡介】
【张香桐】(1907年——2007年)河北省正定县人。已故近现代著名生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新中国神经科学的奠基人之一、国际上公认的树突生理功能研究的先驱者之一,生前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脑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名誉所长、国际脑研究组织中央理事会理事、世界卫生组织神经科学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比利时皇家医学科学院外国名誉院士等职。主要从事神经生理和神经解剖学领域的研究,发现“光强化”现象,被世界生理学界命名为“张氏效应”。
张香桐先生于1907年11月27日出生于河北省正定县。193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心理系,次年在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心理研究所汪敬熙先生处做神经解剖学研究工作。1943年张香桐先生去美国留学,1946年获得美国耶鲁大学生理系的哲学博士学位。1948年—1956年在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担任助理先生,1956年底回国。1957年至1980年,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研究所所长。1980年11月,中国科学院上海脑研究所成立,担任首届所长。1984年至1999年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脑研究所名誉所长。1999年11月起担任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名誉所长。1957年被评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科院院士)。1959年起连续被评为第二、三、四、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1978年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及先进工作者称号,1980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一等奖和国际Threshould奖,1992年获国际神经网络学会终身成就奖,2000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从1933年起,张香桐先生在神经生理和神经解剖学领域辛勤耕耘了整整74年,做出了许多重要贡献,成为国际著名的神经生理学家。张香桐先生是树突生理功能研究的先驱者之一。神经细胞的轴突能够传导神经冲动,树突的功能是什么,在五十年代初,对这个问题还了解得很少。张香桐先生从树突占据大脑皮层总体积1/3以上的事实出发,认为树突必然在大脑皮层的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他用电刺激大脑皮层表面等方法来研究树突的功能。1951年,他发表了“直接电刺激大脑皮层产生的皮层神经元的树突电位”一文。1952年,在美国冷泉港学术讨论会上,张先生宣读了题为“大脑皮层神经元的顶树突”的报告,阐述他对树突功能的看法,即在大脑皮层中,在神经细胞树突上分布着大量突触,由于来源分散以及树突棘的高阻抗,它们的主要作用可能是精细地调节神经细胞的兴奋性,对大脑皮层的功能起重要作用,而分布在细胞体上的突触很密集,它们产生的突触兴奋对引起神经元放电是最有效的,并提出树突是有电兴奋性的,是能够传导冲动的。从1950年到1956年,他在美国Journal ofNeurophysiology上发表了“单次电震击施于皮层表面后大脑皮层兴奋性变化”等12篇相关论文,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被认为是“历史上第一个阐述了树突上突触连接重要性的人”。1992年,国际神经网络学会授予张先生终身成就奖,以表彰他“对增进我们关于生物神经网络的理解所作出的重大贡献”。2007年11月4日,张香桐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101岁。2020年经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316450号小行星正式命名为“张香桐星”。
【收信人簡介】
【卢嘉锡】(1915年——2001年)台湾省台南市人,祖籍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坎市镇浮山村。已故近现代杰出的物理化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科技组织领导者,生前历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主席、第三世界科学院副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卢嘉锡工作涉及物理化学、结构化学、核化学和材料科学等多种学科领域,是我国结构化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我国第一代杰出的晶体学家,在结构化学研究中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和杰出的贡献,曾提出固氮酶活性中心的结构模型,从事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研究等,对中国原子簇化学的发展起了重要推动作用,他所指导的新技术晶体材料科学研究,也取得了重大成绩。他早年设计的等倾角魏森保单晶X射线衍射照相的Lp因子倒数图,载入国际X射线晶体学手册,称为“卢氏图”。2001年6月4日,卢嘉锡在福州病逝,终年86岁。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