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生理学会理事长、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已故近现代著名生理学家◆冯德培《1950年写给中国核医学学科奠基创始人之一、著名放射物理及放射生物学家、核医学家丁德泮书信1封1页》(信纸是民国时期“国立中央研究院医学研究所”信笺纸),没有信封。◆浙江省籍名人老信札原件保真◆
  • 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生理学会理事长、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已故近现代著名生理学家◆冯德培《1950年写给中国核医学学科奠基创始人之一、著名放射物理及放射生物学家、核医学家丁德泮书信1封1页》(信纸是民国时期“国立中央研究院医学研究所”信笺纸),没有信封。◆浙江省籍名人老信札原件保真◆
  • 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生理学会理事长、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已故近现代著名生理学家◆冯德培《1950年写给中国核医学学科奠基创始人之一、著名放射物理及放射生物学家、核医学家丁德泮书信1封1页》(信纸是民国时期“国立中央研究院医学研究所”信笺纸),没有信封。◆浙江省籍名人老信札原件保真◆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生理学会理事长、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已故近现代著名生理学家◆冯德培《1950年写给中国核医学学科奠基创始人之一、著名放射物理及放射生物学家、核医学家丁德泮书信1封1页》(信纸是民国时期“国立中央研究院医学研究所”信笺纸),没有信封。◆浙江省籍名人老信札原件保真◆

1800 八五品

库存2件

山东济南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生理学会理事长、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已故近现代著名生理学家)冯德培。

年代新中国 (1949-1955)

页数1页

尺寸21 × 13.5 cm

上书时间2024-05-27

聚宝堂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画家签名画集:《已故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国画大师于希宁亲笔签名画集》(1989年初版,大16开铜版纸彩印)。
画家签名画集:《已故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国画大师于希宁亲笔签名画集》(1989年初版,大16开铜版纸彩印)。 ¥2000.00
《焰口功德文疏》折叠式1张(安徽九华山万年禅寺百岁宫方丈、中国佛教协会理事慧庆法师毛笔填写,1990年)
《焰口功德文疏》折叠式1张(安徽九华山万年禅寺百岁宫方丈、中国佛教协会理事慧庆法师毛笔填写,1990年) ¥2000.00
張大千繪、谢稚柳题跋《人物小品画●高士圖》錦綾旧裱小镜心◆近现代手绘名人旧字画*
張大千繪、谢稚柳题跋《人物小品画●高士圖》錦綾旧裱小镜心◆近现代手绘名人旧字画* ¥2300.00
已故天津美术学院教授◆白庚延《山水画》双色绫原装旧裱立轴◆当代京津地区手绘名人旧字画◆
已故天津美术学院教授◆白庚延《山水画》双色绫原装旧裱立轴◆当代京津地区手绘名人旧字画◆ ¥20000.00
京剧四大名旦之一◆尚小云《1963年绘花鸟画●红梅双雀图》宣纸旧软片◆近现代“京津画派”手绘名人老字画◆.【尺寸】74 X 45厘米。
京剧四大名旦之一◆尚小云《1963年绘花鸟画●红梅双雀图》宣纸旧软片◆近现代“京津画派”手绘名人老字画◆.【尺寸】74 X 45厘米。 ¥2600.00
上海中国画院副院长◆韩天衡《1997年绘●花鸟画》双色锦綾原装旧裱立轴◆当代“海上画派”手绘名人旧字画。
上海中国画院副院长◆韩天衡《1997年绘●花鸟画》双色锦綾原装旧裱立轴◆当代“海上画派”手绘名人旧字画。 ¥15000.00
中国教育工会原始老档案票据票证原件:《50年代建国初期山东省济南市立纬十路小学、北大槐树小学、北大槐树工人业余学校、北小辛庄小学、济南教师进修学院等等十多所学校缴款书、通知书原始老档案》35张(盖有校长、领导等人的印章).。
中国教育工会原始老档案票据票证原件:《50年代建国初期山东省济南市立纬十路小学、北大槐树小学、北大槐树工人业余学校、北小辛庄小学、济南教师进修学院等等十多所学校缴款书、通知书原始老档案》35张(盖有校长、领导等人的印章).。 ¥1500.00
云中主《1933年民国时期●古器物铭文拓片、毛笔手写释文》老册页1本19页,带原布面封套◆近代浙江苕溪籍名人老书法手稿(写本)◆【册页尺寸】25.5 X 19厘米(16开本).。
云中主《1933年民国时期●古器物铭文拓片、毛笔手写释文》老册页1本19页,带原布面封套◆近代浙江苕溪籍名人老书法手稿(写本)◆【册页尺寸】25.5 X 19厘米(16开本).。 ¥8000.00
《翡翠玉挂件》(旧的,有些年头了)。.
《翡翠玉挂件》(旧的,有些年头了)。. ¥2500.00
(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教授、著名考古学家)李兆年《上世纪70年代写“考古摄影”钢笔手写原稿约419页》带原封袋,内有大量绘图◆老手稿写本◆【手稿尺寸】27 X 19厘米(16开稿紙)。
(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教授、著名考古学家)李兆年《上世纪70年代写“考古摄影”钢笔手写原稿约419页》带原封袋,内有大量绘图◆老手稿写本◆【手稿尺寸】27 X 19厘米(16开稿紙)。 ¥9500.00
《上世纪70年代邹县野店、庙底沟、三里桥原始社会出土陶器图谱手绘原稿57页》◆近现代考古手稿写本绘本原稿◆.
《上世纪70年代邹县野店、庙底沟、三里桥原始社会出土陶器图谱手绘原稿57页》◆近现代考古手稿写本绘本原稿◆. ¥2000.00
原始老档案原件:《1951年建国初期●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上海市老闸区工作委员会组织部●批准书》1张.
原始老档案原件:《1951年建国初期●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上海市老闸区工作委员会组织部●批准书》1张. ¥500.00
原始老档案原件:《1953年、1954年建国初期●中央人民政府第二机械工业部第四局●任命书》2张(同一人的).
原始老档案原件:《1953年、1954年建国初期●中央人民政府第二机械工业部第四局●任命书》2张(同一人的). ¥600.00
已故山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乍启典《书画印章●乍启典印》◆现代名人书画老印章。【尺寸】印面:0.8 X 0.8厘米;高:3厘米(很小的印章)。
已故山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乍启典《书画印章●乍启典印》◆现代名人书画老印章。【尺寸】印面:0.8 X 0.8厘米;高:3厘米(很小的印章)。 ¥1200.00
已故上海中国画院院长◆唐云书画印章《大石齋画記》兽钮石印◆近现代“海上画派”名人书画印章。【尺寸】印面:5 X 5厘米;印高:9厘米。
已故上海中国画院院长◆唐云书画印章《大石齋画記》兽钮石印◆近现代“海上画派”名人书画印章。【尺寸】印面:5 X 5厘米;印高:9厘米。 ¥2900.00
已故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江苏省籍著名历史学家◆汤志钧《写给苏州大学历史研究所所长段本洛书信1封1页》,没有信封。◆名人老信札原件保真◆.
已故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江苏省籍著名历史学家◆汤志钧《写给苏州大学历史研究所所长段本洛书信1封1页》,没有信封。◆名人老信札原件保真◆. ¥500.00
浙江省历史学会会长、杭州大学博士生导师、现代著名历史学家◆金普森《1987年写给苏州大学历史研究所所长段本洛书信1封1页》,没有信封。◆名人老信札原件保真◆.
浙江省历史学会会长、杭州大学博士生导师、现代著名历史学家◆金普森《1987年写给苏州大学历史研究所所长段本洛书信1封1页》,没有信封。◆名人老信札原件保真◆. ¥500.00
已故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电影“三毛流浪记”的导演◆严恭《1994年写给江苏省滑稽戏艺研会副会长陈继尔毛笔书信1封1页》,带实寄信封。◆近现代名人老信札原件保真◆.
已故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电影“三毛流浪记”的导演◆严恭《1994年写给江苏省滑稽戏艺研会副会长陈继尔毛笔书信1封1页》,带实寄信封。◆近现代名人老信札原件保真◆. ¥890.00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有些老旧(品相如圖)。
商品描述
【藏品詳情】
【名稱】名人老信札:(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生理学会理事长、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已故近现代著名生理学家)冯德培《1950年写给中国核医学学科奠基创始人之一、著名放射物理及放射生物学家、核医学家丁德泮书信1封1页》,没有信封。
【年代】1950年11月。
【材質】民国时期“国立中央研究院医学研究所”信笺紙。
【性質】純手工书写信札原件,絕非印刷品!
【尺寸】21 X 13.5厘米。
【品相】有些老旧(品相如圖)。
【包裝郵寄】精緻、安全、防潮的包裝郵寄发貨(只发顺丰快递)。
【特别説明】名人信札、手稿类藏品皆为孤品,只此一件,故售出后概不退货,請打算买回去进行翻拍或复印后再来退货的书友不要下单购买!

【写信人簡介】
【冯德培】(1907年——1995年)浙江省临海人,已故近现代著名生理学家、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生理学会理事长、上海市政协副主席,还曾担任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英国伦敦大学学院院士、印度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上海医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生理研究所所长、《生理学报》主编、英文版《中国生理科学杂志》名誉主编、并于1981至1993年连任三届“国际生理科学联合会”理事等职。是神经肌肉接头研究领域国际公认的先驱者之一,中国生理学、神经生物学的主要推动者之一。
       1907年(清光绪33年)2月20日,冯德培出生于浙江临海的一个富裕家庭。1922年(中华民国11年),于浙江省立六中毕业,同年考入上海复旦大学文学系。1923年(中华民国12年)转入心理学系。1925年(中华民国14年),生理学家蔡翘等相继从美国回到复旦大学任教,心理学系扩大为生物学院,在生物学各学科中冯德培对生理学最有兴趣,毕业后留校任助教,从此开始其毕生的生理学研究生涯。1926年(中华民国15年)从复旦大学生物学院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生理学助教。1927年(中华民国16年)转入北京协和医学院深造和工作。1929年(中华民国18年),考取清华大学公费留学美国,在芝加哥大学生理系R.W.杰拉德(Gerard)教授指导下进行神经代谢研究,因出色地完成了一项关于神经窒息机制的研究,于1930年获硕士学位。在1936年——1941年的6年间,在英文版的《中国生理学杂志》上接连发表了26篇文章,引起国内外同行的高度重视和赞誉,使他的实验室成为这个领域的一个国际注目的研究中心。1943年任上海医学院教授,后任国立中央研究院医学研究所筹备处研究员兼代主任。1948年(中华民国37年)当选为国立中央研究院院士。1950年担任中国科学院生理生化研究所研究员、所长。1955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58年后,先后担任中国科学院生理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华东分院(后改为上海分院)副院长。1981年5月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1992年作为中国大陆最著名的科学家代表访问台湾。1995年4月10日因病逝于上海。
        冯德培的主要学术成就集中在神经和肌肉的能力学、神经肌肉接头和神经肌肉营养性相互关系等研究领域。冯德培发现静息肌肉被拉长时产热增加,这发现被称为“冯氏效应”;在神经肌肉接头生理学方面,在1936年——1941年间进行了大量的开创性研究,成为国际公认的这一领域的先驱者;在神经肌肉间营养性关系方面,带领合作者发现了鸡慢肌纤维去神经后肥大的现象,并对阐明神经如何决定肌纤维类型的机制作出重要贡献;晚年带领学生开展了中枢突触可塑性的研究。冯德培先生是中国生理学研究的开拓者,也是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研究所的奠基人之一。在漫长的岁月中,他为中国生理学的发展、建立中国生理学研究队伍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他所创导的严谨学风和严格的科学态度在中国生理学界蔚成风气,他的学生遍于全球。1995年冯德培教授病逝,享年88岁。

【收信人簡介】
【丁德泮】(1908年——1995年)福建省晋江人。中国核医学学科奠基创始人之一、著名放射物理及放射生物学家、核医学家。1931年毕业于广东中山大学物理系,1932年在清华大学师从核物理学家赵忠尧研究辐射物理,1933年到北京协和医学院放射科工作;1936年至1938年,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生物物理系攻读研究生,1939年获生物物理博士;1938年至1946年,先后担任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医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华西医科大学讲师和客座教授;1946年至1948年,再赴美国芝加哥大学就任辐射生物和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参与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与辐射生物学的研究;1948年至1949年,任美国伍兹霍尔(Woods Hole)海洋生物学实验室辐射生物小组研究员;1949年至1950年,任美国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Amherst)分校辐射生物小组研究员;1950年至1952年,任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医学院客座癌症研究副教授,从事高能辐射生物学的教研工作;1952年回国后,先后在中国科学院、军事医学科学院、第四军医大学和南京铁道医学院(现南京东南大学医学院)任职。1955年在《中华放射学杂志》第3期刊发一篇名为《放射性同位素在医学上的应用》的论文,一举成为多个学科发展的模板文本,在此后的核医学、核工业学等学科的发展历史追溯中均被广泛引用。1956年至1957年,丁德泮教授与王世真教授在西安共同负责创办了第一、二期同位素训练班,为全国各地培训了一批技术骨干,时任中央卫生部副部长及军委卫生部副部长的钱信忠将军,倡议并亲自指导筹建了这个训练班。随之,在卫生部的领导下,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医学同位素检查实验室,这标志着中国(实验)核医学的诞生。1960年12月调入南京铁道医学院(现南京东南大学医学院)工作,担任学院预防医学系放射卫生学教授,并建立放射医学研究室;同时,在医学院附属医院(现南京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创建了同位素科(现核医学科),首开国内同位素医学临床应用先河,成为国内首批具有同位素科的单位之一。丁德泮教授学贯中西,涉猎广泛,不仅对自然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还对建筑学、军事学、哲学等拥有广泛研读基础与深厚造诣,他博览群书交叉融合,成果显著,蜚声中外。丁德泮教授在他的论文中,特别引用了恩格斯《自然辩证法》著作中的观点,将医学与哲学拓展融合。除此之外,他还将物理学与医学、化学与医学交叉融合的诸多成果,至今对后辈的继承创新产生持续启发与深远影响。丁德泮教授是南京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核医学史上早期的创业者,是国内核医学的奠基人。他曾经心怀壮志,乱世求学,坚守仁医救国,大医精诚。在医疗条件艰苦,设备简陋的情况下,他攻坚克难、励精图治、潜心躬耕,锐意创新,填补了一项又一项的空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1995年丁德泮教授病逝,享年87岁。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有些老旧(品相如圖)。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