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现货新书 有情人终成眷属——《西厢记》创作论 9787547324721 黄天骥|
全新正版现货,以书名为准,放心购买,购书咨询18931383650朱老师
¥
51.35
5.8折
¥
88
全新
库存28件
作者黄天骥|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ISBN9787547324721
出版时间2024-09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88元
货号32205726
上书时间2025-01-10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黄天骥,著名古典文学专家,1935年出生于广州。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兼任中国古代戏曲学会会长,曾任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中山大学中文系主任、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黄天骥教授治学育人,桃李满天下,为国家级教学名师。出版有《黄天骥文集》(十五卷)及《岭南师友》《唐诗三百年》等。
目录
楔子
第一章 西厢记天下夺魁——《西厢记》的作者问题 15
山西古剧场,作者的身份 15
年代的归属,多人的增改 24
第二章 始乱之,终弃之——莺莺原型的悲剧性
《会真记》写的是爱情悲剧 33
“始乱终弃”悲剧的根源 37
写出了人的复杂心态 47
第三章 自是佳人,合配才子——《董西厢》对“始乱终弃”的颠覆
宋人对张生态度的变化 57
婚姻阻力来自何方 60
《董西厢》的题旨 69
婚恋观的嬗变 78
第四章 若无新变,不能代雄——《王西厢》的新格局
从“????幻”到“剧幻” 87
开场两个关键性的改动 91
楔子的两支曲子 97
第五章 临去秋波那一转——佛殿奇逢和莺莺的主动追求
五百年前风流业冤 103
“临去秋波”是全剧的关窍 112
三次“回觑”和年龄改动 122
第六章 老孙来替老张作伐了——戏剧冲突的契机
孙飞虎事件 129
和尚的作用 133
三计和五便 139
惠明的粗豪,张生的机敏 144
老夫人的态度 151
第七章 小姐近前拜了哥哥者——两代人的正面交锋
红娘的转变和“闲笔”的妙用 157
环绕着敬酒的细节 164
老夫人的两重性格 172
第八章 隔花阴人远天涯近——人物心灵的对话
从拜月到听琴 181
琴声的妙用 191
第九章 赖简的前前后后——兼谈重复手法和戏曲道具的巧妙运用
“信息通”,莺莺主动精神的再次流露 199
红娘对通信息态度的变化 205
通信息中的勾心斗角 208
环绕着简帖儿写人物的性格 220
第十章 张生为什么跳墙——描绘喜剧人物性格点睛之笔
“跳墙”的符号性作用 227
张生解错了诗 232
妙趣横生的喜剧性 238
第十一章 今宵端的雨云来——怎样看“酬简”中的性描写
“双斗医”科范的作用 247
历史主义地看待涉“性”的问题 250
涉“性”描写与人性观念的醒觉 254
第十二章 我直打死你这个贱人——戏剧高潮的处理和红娘的“侠气”
暴风雨来临前的郁闷 263
以四两拨千斤 272
婢女形象的发展 284
侠义和同情心 288
红娘也想嫁给张生吗 296
第十三章 景外之景,象外之象——“送别” “惊梦”中叙事性与抒情性的融合
【端正好】的新意蕴 305
情景交融与两难心态 312
临别的压力与理念的张扬 319
惊梦,虚与实的和弦 327
第十四章 是狗尾续貂吗——关于《王西厢》的第五本
第五本的必要性 335
郑恒的死和大团圆 346
讨论第五本问题的深层意义 352
收煞 361
内容摘要
元杂剧《西厢记》是我国传统经典戏曲剧作,崔莺莺、张生、红娘也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经典形象。历来,学者解读《西厢记》文本,往往侧重于考证或文学批评,本书作者黄天骥先生认为,流传至今的《西厢记》不仅是文学文本,还是戏剧文本,是要拿到场上表演的。因此,除了文学的眼光,还要再加以戏剧的眼光,才能凸显《西厢记》作为戏剧文本而不是诗歌或小说文本的独特面貌。因此,在本书中,黄天骥先生以他的诗词创作造诣,助力他对古人文学创作的同情之理解,在考证之余,以透辟的眼光,具通识,善裁断,最终从筋节窍髓中探得作品的七情生动之微,最终说明《西厢记》的文学意义与戏剧意义。
为了增进读者的理解,本书精选了80余幅图片,涵盖历代《西厢记》版本书影、《西厢》主题画作以及广东省博物馆《天下有情人——〈西厢记〉文化展》上展出的各类展品照片等,又联合上海越剧院,为读者呈现了十余段精彩的越剧《西厢记》演出片段,使文、图、剧相映生辉,带领读者体味《西厢记》这一经典剧目流传不息的艺术魅力。
精彩内容
入元以后,戏曲表演成了艺坛的主流。这包括唱念做打的表演形式,让观众趋之若鹜。那时候,诸宫调、说书、杂耍等伎艺,虽然还在舞台上流行,但以故事情节为主干,把诸般伎艺综合起来进行表演的戏曲,在艺术形态上,明显更能适应时代审美的需要。一时大河上下,塞北江南,艺人们争相把故事编演,我国剧坛也出现了第一个黄金时代。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就在戏曲这一表演形态在艺坛冉冉上升之际,突然冒出万丈光芒,出现了一部震古烁今的剧作,这就是王实甫的《西厢记》。
中国人,有谁不知道《西厢记》?
中国人,有谁不晓得那“待月西厢下”的莺莺?不晓得那风流倜傥颇似“银样镴枪头”的张生?不晓得热情地为人牵丝引线的红娘?
贾仲明说:“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其实,《西厢记》的出现,岂止在当时压倒一大片,千百年间,它在剧坛上的成就,又有哪一部作品能够企及?或者说,在同样是以婚姻爱情为题材的剧作中,只有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差可比肩。不过,就剧本情节结构的完整性而言,《王西厢》优于《牡丹亭》;就其在普罗大众中的影响而言,《王西厢》也大于《牡丹亭》。
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中,对元代剧作家的创作风格有过很形象的评价,他说关汉卿之词如“琼筵醉客”,王实甫之词如“花间美人”。确实,王实甫不像关汉卿那样以豪辣酣畅的笔法描写现实,不会像醉客般发出浪漫主义的遐想。《王西厢》中也没有惊天动地的情节,它确像是在鲜花丛中徘徊的美人,活色生香,悠游顾盼,婉婉动人。而剧作者那细腻优美的笔触,却写出了人的思想感情最细微的律动。
不错,《王西厢》这“新杂剧”,是以元稹的“旧传奇”作为创作的蓝本的。但它在爱情故事中表现人性的萌动,其强烈程度远高于《会真记》与《董西厢》。可以说,它让我国古代剧坛第一次闪耀出人性的光辉。
判断作家和作品在文学史上的价值和地位,最重要的是看他能否创新,“若无新变,不能代雄”。《王西厢》之所以能称雄于一代,夺魁于文坛,正是由于它有新变。这变,表现于创造了爱情故事的新题旨,让“旧传奇”呈现新格局。
前面说过,入宋以后,在剧坛上,已经出现不少以崔张故事为题材的戏剧,不过,它们都没有流传下来。原因很简单,王实甫所写的《西厢记》登上舞台,就如一轮红日,破晓时喷薄而出,它的光辉,笼罩一切,别的写崔张情事的戏,像是黎明时分的星星,都变得黯淡无光,久而久之,自然也销声匿迹。
不错,《王西厢》所写的崔张故事,其情节进行、人物关系,与《董西厢》没有很大的差异。诸如崔张在佛殿上奇逢,月夜琴挑,隔墙吟和,孙飞虎兵围普救寺等,骤然看去,它似乎是《董西厢》的翻版。更有甚者,《王西厢》在不少地方,还改头换面地搬用《董西厢》的词句。例如:(1)《董西厢》:颠来倒去,全不害心烦。
——卷一【大石调?·?蓦山溪】《王西厢》:使别人颠倒恶心烦。
——第三本第二折【中吕?·?快活三】(2)《董西厢》:不会看经,不会礼忏。
——卷二【仙吕调?·?绣带儿】《王西厢》:不念《法华经》,不礼梁皇忏。
——第二本楔子【正宫?·?端正好】(3)《董西厢》:戒刀举把群贼来斩,送斋时做一顿馒头馅。
——卷二【仙吕调?·?尾】《王西厢》:我将这五千人做一顿馒头馅。
——第二本楔子【正宫?·?叨叨令】像这样的情况,在《王西厢》里是经常发生的。这也难怪,因为《董西厢》的语言,实在妙不可言。正如吴梅先生说:“董词的文章,实是天下古今第一”,“前人赞他好,是拣他词藻美艳处;我赞他的好,在本色白描处……董词文章,就是平铺直叙,却不全用词藻,方言俗语,随手拈来,另有一种幽爽清朗的风致”。王实甫把董解元用过的词语,顺手牵羊,窃而用之,这也不是不可理解的。
有趣的是,王实甫在偷龙转凤的过程中,有些地方,还会发生点金成铁、张冠李戴的毛病。像在第一本第二折,《王西厢》让张生一上场便唱【中吕?·?粉蝶儿】一曲:“不做周方,埋怨杀你个法聪和尚!借与我半间儿客舍僧房,与我那可憎才居止处门儿相向。”所谓“不做周方”者,不给予方便之谓也。从《董西厢》的剧情看,张生“惊艳”后,便向法聪问这问那,要求借给他僧房半间,“早晚温习经史”,实则想找寻机会接近莺莺,而法聪,则一一答应了;《王西厢》倒让张生劈头便埋怨他不给予方便,这实在毫无道理。
不过,若把这段情节和《董西厢》作一比较,事情便可清楚。原来,《董西厢》在写张生初遇莺莺时,有这样一段描写:“佳人见生,羞婉而入”,张生便冲了上去,岂知被法聪“一只手把秀才捽住,吃搭搭地拖将柳阴里去”,并且对他鲁莽的行为一再劝阻。对张生来说,这法聪和尚确是不给予他方便的,因此,《董西厢》便有这句“不做周方”的唱词。《王西厢》没有采用《董西厢》的这一细节,或者,有些版本原来有此细节,却被后来的整理者删去了,而在唱词上,又疏于照应,于是就冒出了“不做周方”的话头,让观众感到莫名其妙。
又例如,在第二本第一折,王实甫让崔莺莺唱【油葫芦】一曲:……这些时坐又不安,睡又不稳,我欲待登临又不快,闲行又闷,每日价情思睡昏昏。
对这曲,凌蒙初认为:“‘登临又不快,闲行又闷’数语,乃道张生者,移为莺语,觉非女人本色。”的确,所谓登临,是指登高望远,这话用于莺莺,不合她的身份,女孩子深锁闺中,不可能有什么登临的举动。一查《董西厢》,这原来属于写张生的唱词。它说张生自从遇见莺莺,坐立不安,六神无主,“待登临又不快闲行又闷,坐地又昏沉”(卷一【正宫?·?尾】)。显然,王实甫把这句唱词搬用过来,稍一疏忽,移作莺莺语,便让人觉得不是女人本色。
《王西厢》脱胎于《董西厢》,这是没有疑问的,但是,从它的总体格局来看,是全新的。这一来,莺莺和张生的故事就有了质的飞跃。在杂剧中,剧中人虽然也叫张生、莺莺,但两者的个性、神韵,绝不是《董西厢》里的张生和莺莺,正如《董西厢》的张生和莺莺,并非《会真记》所写的同名人物一样。
崔张故事人物名字和题材同一,而其实质却有根本的变化,人们把这现象称为“幻”。像明代闵遇五在崇祯年间刻印的本子,称为“六幻《西厢》本”。他所谓“六幻”是说崔张故事经过六次的幻变:元稹《会真记》为“幻因”;董解元《西厢记??弹词》为“??幻”;王实甫《西厢记》为“剧幻”;传说关汉卿续写的《西厢记》第五本为“赓幻”;李日华《南西厢记》为“更幻”;陆采的《南西厢记》为“幻住”。后三幻,可以不论;而前三次的幻变,确是崔张故事发展的三个里程碑。
其实,这三次的“幻”,正是不同时代婚恋观变化的产物。社会意识形态的蜃影,折射到文坛上,作者的笔触产生了微妙的变化,导致笔下的同名人物,具有不同的神韵。名同而神异,人物神韵、个性的不同,让人物关系生发出不同的含义,从而使故事的题旨出现实质性的变化,这就是“幻”。
就前三“幻”而言,《王西厢》的出现,是至关重要的。它让人们看到,在12世纪的中国大地上,有一个幻影在徘徊。
人问影:你是谁?
影回答:我是“人”!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