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现货新书 犯罪心理分析 9787521648614 张蔚|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现货新书 犯罪心理分析 9787521648614 张蔚|

全新正版现货,以书名为准,放心购买,购书咨询18931383650朱老师

36.56 6.6折 55 全新

库存5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蔚|

出版社中国法治

ISBN9787521648614

出版时间2024-12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55元

货号32286493

上书时间2025-01-07

黎明书店

十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张蔚,中国政法大学犯罪心理学博士,师从马皑教授。现任广州商学院法律心理研究院副院长,从事司法心理学与犯罪心理学相关的课程讲授和研究。
芒果TV《明星大侦探》(第四季20181117期)解说嘉宾,深圳都市频道《法治第一线》节目嘉宾;珠江经济台FM97.4及珠江之声FMl05.7节目嘉宾。北京人民广播电台《首都科学讲堂》演讲嘉宾,以“十方迦南”为笔名长期开展犯罪心理学专业知识传播。
已出版著作《犯罪心理分析:邪恶的二十个模样》《犯罪心理分析:恶的群像及如何远离》,译有《重拳之下:亲密关系和家庭暴力犯罪》(第5版)、《说谎心理学:那些关于人类谎言的有趣思考》等。

目录
第一部分  案例分析
  1  少女嫉妒杀人案
  她为什么要把朋友砍死后毁尸灭迹?
  2  亲密暴力案
  只想好好谈恋爱,为何非要暴力对待彼此?
  3  女子22次骗婚案
  为了让你结婚,骗子都做了哪些努力?
  4  杨某连续强奸案
  强奸惯犯为什么能屡屡得手?
  5  薛某某尾行案
  被变态跟踪过的女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6  留学生失踪案
  出国在外,应该格外留意哪几种危险信号?
  7  英国魔童杀人案
  是什么让年仅10岁的小孩子变成了杀人魔?
  8  初犯、累犯、惯犯
  犯罪领域的“二八法则”:80%的犯罪是20%的人做的?
  9  模仿效应
  为什么连环杀手也会有人模仿?
  10  危险心结
  解不开的心结里,暗藏了哪些凶险?
  11  挫折经历
  为什么有的受害人长大后却成了犯罪加害者?
  12  创伤后应激障碍
  得了PTSD的人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犯罪行为?
  13  纵火癖
  故意放火的人,心里究竟在想什么?
  14  盗窃癖
  精英人士也会忍不住去偷东西?
  15  边缘型人格障碍
  因为喜欢你,所以我要毁灭你?
  16  病理性赌博
  输到倾家荡产,赌徒为什么依旧执迷不悟?
  17  表演型人格障碍
  表演型人格障碍会给犯罪带来哪些影响?
  18  本能反应
  为什么很多人遇到犯罪时会全身僵硬,无法动弹?
  19  忍耐心理
  别人都动手伤害你了,你怎么还不好意思反抗?
  20  恐惧心理
  明明有机会求助,却任由歹徒摆布,是怎么回事?
  21  暗示心理
  平时看着精明,遇事总是被坑,怎么破?
  22  愤怒心理
  命都在对方手里,他为什么非要激怒歹徒?
  23  善意心理
  遇到陌生人问路。该怎么帮?
  24  投机心理
  为什么很多高学历的人也会被骗?
  25  羞耻心理
  为什么有的被害人宁愿吃亏也不报警?
  26  犯罪恐惧感
  害怕受到犯罪伤害,这种恐惧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27  亲密关系暴力
  怎样选择对的人,不在恋情中受到暴力伤害?
  28  PUA骗术
  如何识别“渣男”的典型套路,不上当?
  29  “顶族”
  公共场所遭遇“成猪手”,如何有效反击?
  30  职场性骚扰
  学好职场自卫话术,不动声色拒绝性暗示
  31  典型强奸
  练好危险识别基本功,远离强奸风险
  32  拐卖
  家长都该知道的防拐招数和紧急救助渠道
  33  尾行
  下班路上遇上跟踪狂,做好这几步,帮你安全回家
  34  盗窃
  遭遇失窃,如何做可以有效减少财产损失?
  35  抢劫
  突遇持刀抢劫,普通人怎么做更可能保命?
  36  网络诈骗
  面对五花八门的网络骗局,如何以不变应万变?
  37  洗脑
  如何识别并抵挡别人的洗脑侵袭,不中招?
  38  涉众暴力
  突发意外逃生法则,一招逃脱公共危险
  39  网络暴力
  键盘侠在“伸张正义”的时候,伤害了谁?
  40  “荡妇羞辱”
  坏事发生后,为什么人们反而要指责受害人?
  41  路西法效应
  好人是如何一步一步变成恶魔的?
  42  破窗效应
  一个干净整洁的社区是如伺堕落成脏乱差的违法地带的?
  43  平庸之恶
  如何抵抗无处不在的人性之恶,实现精神独立?
第二部分  附加彩蛋
  1  彩蛋
  连环杀人I野牛比尔为何要杀人剥皮?
  2  彩蛋
  犯罪生涯曲线|《完美的世界》:犯罪人的一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3  彩蛋
  职业型犯罪|《汉尼拔》:高智商的人真的能制造出“完美犯罪”吗?
  4  彩蛋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热天午后》:人质在什么情况下会“爱”上绑匪?
  5  彩蛋
  审讯心理|《一级恐惧》:警察是如何判断出凶手在说谎的?
  6  彩蛋
  儿童安全|《素嫒》:面对儿童性侵,我们该如何保护孩子?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提到犯罪心理学,你可能会想到小说《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可能会想到电影《沉默的羔羊》,可能会想到影视剧《犯罪心理》。它们都对犯罪人及其犯罪心理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描绘,也
许你因此对犯罪心理学产生
了兴趣。相对来说,真实的犯罪心理学所包含的内容更广阔、更丰富,也更具有实用性。犯罪人为什么做出犯罪行为?他们深层次的犯罪原因是什么?他们都是十恶不赦的吗?我们该如何看待不同的犯罪行为,如何看待不同的犯罪人,以及遇到犯罪后该如何保护自己?这些是本书将为你讲述的。犯罪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它有趣、严谨、具有实用性,你将在阅读完本书后对它有一个更加完整的认识,这也是本书最重要的写作初衷。

精彩内容
1少女嫉妒杀人案她为什么要把朋友砍死后毁尸灭迹?①首先,我们来说一说,情绪与犯罪案件经过嫉妒会杀人。
这个案子发生在2012年,案发时凶手和受害人,都只有13岁,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但是凶手的作案手段很残忍。凶手和受害人是同学,凶手是个长相一般、身材稍微丰满的小女孩,而受害人是一个可以称得上漂亮的小女孩,同学们平常都喜欢和受害人玩,也经常议论凶手长得不好看。
案发这天,凶手把受害人约到家里玩,受害人也没多想就去了。玩的过程中,受害人在电视机前一直低头玩手机。凶手可能觉得,平时我都是因为被拿来和你作比较才被人嘲笑,如今这么好的一个机会,我要发泄一
下,教训一下你。
注意,这个时候凶手的动机只是想教训一下受害人,发泄一下自己积压的情绪,并没有想到杀人这个层面。
趁受害人不注意,凶手拿马扎砸了受害人头一下,把受害人给砸晕了。晕了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但是凶手在这个时候就显得手足无措,恐惧的情绪一下就上来了,在自己家,屋子里又只有她们两个人,刚刚砸的时候没有多想,就下手了。
其实受害人过段时间肯定会醒过来的。但是凶手这个时候脑子里想的都是自己被处罚和被训斥的场景,当然还有被更加猛烈地嘲笑。
她怕受害人跑去学校并向家长告状。
这一恐惧不要紧,要紧的是这孩子这时候有点失控了,觉得反正都是被告状,反正都会被猛烈地嘲笑,那不如索性就不让她醒过来。
于是凶手就在家里找了些工具,对着昏迷的受害人进行猛攻,受害人本来没有生命危险,结果变成了当场死亡。
家里多了一具尸体,怎么办?肯定有人知道受害人是来自己家里玩的,怎么办?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尸体消失。这个想法的出现,让凶手做出了更加惊人的举动,别看凶手是个孩子,她还是把受害人当场分尸,并用塑料袋装了起来,清理了现场的血迹。
其实碎尸这种手段在凶杀案中并不常见。碎尸主要
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对尸体的一般恐惧;行凶后自己的心理负面因素太多;想快速地把尸体处理掉。碎尸是一件很需要技术和力气的活,特别是在没有什么专业工具的情况下,很困难。
由此我们可以推测,虽然凶手只有13岁,但她的心理素质还是很强大的。
凶手后来怎么样了呢?
她当然是被抓了,因为接触时间线的问题,她被列为嫌疑人,随后被确认罪行。在所有人都以为双方是发生了激烈争吵才导致这样的悲剧发生的时候,凶手却说只是因为嫉妒受害人,所以才这样做。
我们可能都会觉得不可思议,嫉妒是所有人情绪的一部分,我们中的多数人为什么不会做出这样的行为呢?这就涉及我们要讲的情绪问题了。
心理知识情绪是什么?有心理学的研究者把情绪定义为人类所具有的短暂兴奋状态,如
愤怒、仇恨、嫉妒等。那情绪和犯罪有什么关系呢?
举个例子,有些人的情绪来得快、去得快;有些人的情绪来得快、去得慢;有些人的情绪来得慢、去得快。我们可以想象一个漏斗,漏斗是宽口、底下有个细管子,这就是我们的情绪池。
往情绪池里倒水,水代表情绪的积压。有些人的“漏斗”可能管子粗一点,情绪发泄就比较快,而水如果倒得太快,管子又细,水就容易溢出来。
这就是情绪发泄的问题。回到案件中,本案13岁的凶手,她的情绪漏斗就出现了问题。
P3-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