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现货新书 大唐李白(2凤凰台) 9787549556090 张大春
全新正版现货,以书名为准,放心购买,购书咨询18931383650朱老师
¥
28.29
5.9折
¥
48
全新
库存3件
作者张大春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49556090
出版时间2020-1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8元
货号31014999
上书时间2024-12-27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李白出蜀,上演大唐时代的《天注定》——人生,注定是一场无法回头的浪游这原本是一个诗的盛世;但名满天下的诗人,往往不过是诗句的附庸《大唐李白》系列——台湾作家张大春,为你讲述诗仙李白的学习年代与漫游年代《大唐李白·凤凰台》是台湾作家张大春“大唐李白”系列的第二部,描写青年李白出蜀之后沿江而下的游历生活。如譬之以武侠小说,《少年游》是深山学艺,《凤凰台》则是初出江湖首试啼声。且看没有背景的诗人,如何反抗没有科考资格的个人命运,一步步接近庙堂明君的权力核心?而号称“诗无敌”的他,在金陵酒楼中踟蹰流连、以诗会友,遇一代名妓、会孟浩然,又将如何面对这些盛世底层的不同身影?
作者简介
张大春,台湾地区作家,1957年出生,祖籍山东。 好故事,会说书,擅书法,爱赋诗。著作等身,曾获多项华语文学奖项。 《大唐李白》系列为其现代小说技艺与古典文化素养之集大成作品,拟以百万字篇幅再造诗仙李白的一生,重现大唐盛世的兴衰。首部曲《少年游》梳理李白早年的萍踪游历,剖析诗人的身世、师从之谜,出版后即获评为《中国时报?开卷》十大好书、金石堂2013年度十大影响力好书、诚品金石堂博客来年度畅销中文书。
目录
序 再说李白
一 一回花落一回新
二 蚀此瑶台月
三 万里写入胸怀间
四 驱山走海置眼前
五 清昼杀仇家
六 此行不为鲈鱼鲙
七 万里送行舟
八 衔得云中尺素书
九 笑我晚学仙
一○ 直上天门山
一一 与君论心握君手
一二 未若兹鹏之逍遥
一三 应见魏夫人
一四 斗鸡事万乘
一五 道隐不可见
一六 愿作阳台一段云
一七 君今还入楚山里
一八 空余秋草洞庭间
一九 流浪将何之
二○; 一朝飞腾为方丈蓬莱之人耳
二一 尽是伤心之树
二二 龙虎势休歇
二三 遥指红楼是妾家
二四 凤凰为谁来
二五 送尔长江万里心
;二六 富贵安可求
二七 立谈乃知我
二八 回鞭指长安
二九 萧然忘干谒
三○ 宁邀襄野童
三一 宫没凤凰楼
三二 一鹤东飞过沧海
三三 云山从此别
三四 携手林泉处处行
附录 李白的学习年代与漫游年代——从“成长小说”论张大春《大唐李白》首二卷的几个问题
内容摘要
天下贤才是凤凰,但登台远望,凤凰为谁来?
开元十三年,李白出蜀,初试啼声。在大唐社会变动剧烈、攀附求名之势上行下效的时代,这是一
次诀别的浪游:他不能再作居乡之吟,不能再有归乡之思,甚至不能再图返乡之计。唯有如此,他李白才有机会成为帝国万里幅员中一个全新的人。然而,一旦卷入光辉盛世的名利游戏,名满天下的诗人,往往不过是诗句的附庸。凭借惊人的才情,既无经验亦无功名的李白,得到上至公侯下至歌姬胥吏的青睐。然而,出身的羁绊却一路如影随形,挥之不去。在慷慨漫游的旅次中,师母月娘告别往报父仇,相见遥未可期;挚友吴指南更是渐行渐远,终至客死异乡,临别遗言:“汝心事只向诗说,便是自绝于天下人!”身外无家的诗人,一心所
向者,究竟为何?正如孟浩然之问:“汝于天下,有一诺否?”
主编推荐
李白出蜀,上演大唐时代的《天注定》——人生,注定是一场无法回头的浪游
这原本是一个诗的盛世;但名满天下的诗人,往往不过是诗句的附庸
《大唐李白》系列——台湾地区作家张大春,为你讲述诗仙李白的学习年代与漫游年代
《大唐李白·凤凰台》是台湾地区作家张大春“大唐李白”系列的第二部,描写青年李白出蜀之后沿江而下的游历生活。如譬之以武侠小说,《少年游》是深山学艺,《凤凰台》则是初出江湖首试啼声。且看没有背景的诗人,如何反抗没有科考资格的个人命运,一步步接近庙堂明君的权力核心?而号称“诗”的他,在金陵酒楼中踟蹰流连、以诗会友,遇一代名妓、会孟浩然,又将如何面对这些盛世底层的不同身影?
张大春,这位当代华语文学界保证无法忽略的重量级人物,被莫言评价为“台湾地区最有天分、最不驯,好玩得不得了的一位作家”,2013年推出“大唐李白”系列,为其现代小说技艺与古典文化素养之集大成作品。首部曲《少年游》以虚实交错的笔法勾勒李白的少年时光,出版后即广受赞誉。而在《凤凰台》中,“大说谎家”再一次展示小说虚构与历史考证的张力。在既知的李白身世与仕途史料之上,小说家以神仙虚构之笔联系文学史与政治史,以对“诗仙”身份的多重玩味,铺垫李白如何摆脱贱商之子的身份。“历史”的大唐,“浪漫”的李白,以及野生如稗的小说精神,尽在张大春酣畅淋漓的笔法下有着多方面式的完美呈现。
精彩内容
一 一回花落一回新吴指南在生前的最后几个月里,经寒春而人炎夏,常犯一怪疾,便是双眼忽然眩盲,片刻之后,又不知何故而忽然复明。当时他和李白同在洞庭旅次,竟不以此为忧,反而经常在这盲疾突
发之际,高声喧闹呼喊:“呜呼呼呀——李十二,李十
二!黑了黑了。”这盲疾,真令李白束手。吴指南却以此为调笑的话柄,说他:“遮莫从那赵黑子学医采药,竟不抵事。”“遮莫”,就是“尽教”、“纵使”的意思——这是出蜀之后,一路上听仿各地行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俚语,学舌既久,便也改不了口了。
还不只是调笑,吴指南甚至把这盲疾当作乐事;每当失明,无论置身何处,就只能茫然兀立,举凡一行一
动,都得倚赖李白相帮,眼
前该出现而不能出现的景致,也须倩李白为他说解、形容。像是某处山峰如何挺特,某处平芜如何旷远,某处水曲如何宛委,某处湖沼如
何澄清,兼及某人的肤发衣装、某物的形貌结体,李白都得为他一一状述。
吴指南乐之不疲,感觉李白只在这时刻,才像是与他相知相伴的手足——这是他近二十年来从未曾有的体验。也仗着这盲疾,吴指南不时还像是要索讨旧债似的说:“前数年汝独上峨眉玩耍,却教某一人在昌明白饮自斟,好不幽闷——汝且说来,那峨眉山色,比之眼前又复如何?”诸如此类,李白总不懊恼,有问必答。
直到某夜,正值满月后三日,李白与吴指南相偕来到一座几乎已经荒圮的兰若,向寺僧打探:寺中可有抄写经卷的硬黄纸?僧人支吾以对,似有十分难处,李白竟然罕见地掏出了些许碎银,交付在僧人掌中。吴指南便在此时发了眩盲,远近人物倏忽昏暗下来。他摸索着
拉拉李白的袖子,道:“呜呼呼呀——李十二,李十二!黑了黑了,天黑、地黑、
汝亦黑!”李白放低声道:“钱塘龙君将兴风作浪,此去泾阳数千里生灵不免一劫,待某办了大事,再与汝细说原委。
”隐隐约约地,他能够听见李白窸窸窣窣同那僧交谈。问答间不外就是那纸的尺幅、颜色,僧人约莫是纳人银两,话也多了起来,直道此纸经匠作染过黄檗、白蜡,料质坚韧,写来滑顺晶莹,写后金光四溢,可以百年不受蠹虫蛀蚀,早些年寺中有人尚知作字的,经常用之抄经云云。
李白只回了句:“当即要
烧化的,毋须在意甚长久。
”那僧一听这么说,便不住地啧声叹息道:“可惜、
可惜。”吴指南问不出所以然,只能一路听将下去。他听见
李白共那僧齐动手脚,将纸张挂在壁间,接着便舀水磨墨,其声碌碌然,磨罢了,像是从身上某处摸出一张藁
草,逐字逐句念了下去:灵氛告余以所占兮,将有不惩之事。毋宁捐所缱绻兮,临八表而夕惕。夫化行于六合者,出于渊、见于田、飞在天。此龙行之志也。
胡为乎雷其威声,电其怒视,催风则三日折山。残灭噍类;布雨则万顷移海,喧哗儿戏。私抱枨触而难安兮,岂遗苍生以怨怼?三千大千,一身如寄。为龙为蛇,不报睚眦。
片刻再读、三读,大约是确认字句无误之后,李白又吩咐那僧:仍得备办几桩物事,始能克竟全功,所需
者除了铜盘一只,炙箩一架,还有“五谷茎秸,松柏膏脂”。那僧不免嘀咕了几句,听不出来是微有抱怨还是仔细斟酌,总之就是这么念叨着,人也就去远了。此后,便是一段漫长的寂静。而在这寂静之中,吴指南仿佛听见了李白在贴挂着纸张的壁前濡毫作书的微小声响。
“汝写字?”李白不答。但闻笔毫在硬纸上擦拂刷掠,片刻不停,李白口中自念念有词,满纸写毕之后,才走近他,又诵过一遍,才低声道:“此作非比寻常。”“汝向来如此说。”吴指南笑道。
“今番不同,这是给龙王写的。”李白凑上前,附耳说罢,似乎早就料到吴指南会讶异声张,举手便把他的嘴给捂上,接着道:“汝瞎即瞎矣,也一并作哑了罢!
”好半响,那僧才慢腾腾返转了来,手上推一轮车,轧轧作响。李白这厢收卷起字纸,连声道车上还有敷余处,便扶着吴指南登车,自在车后掌握轸柄推行,并那僧三人作一路走。不多时,便听见了水声,由远渐近,似欲侵身,通体上下也感染到一股沁凉之意。
自从来到洞庭,每当吴指南不醉、不睡亦不盲之时,与李白沿湖而行,随走随歇,消磨白昼光阴,入夜则寻觅了能安顿骡马的民家求
宿,至晓则纵意所如,行行复行行,说是观览山水,不如说各人满眼自寓心事;真
个是漫无来处去处,仿佛此身之外,只余天地而已。他们的确见识了云梦七泽的浩渺广袤,可是吴指南始终感
觉,仅仅相去咫尺的李白,却像一阵阵若有似无的袭人夜风,恰是越过了千里烟波,拂面而来——却又在转瞬之间,牵衣而去。
P1-3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