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现货新书 诗与它的山河(中古山水美感的生长)(精) 9787108060396 萧驰
全新正版现货,以书名为准,放心购买,购书咨询18931383650朱老师
¥
78
6.5折
¥
120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萧驰
出版社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60396
出版时间2018-01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120元
货号30079693
上书时间2024-12-26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萧驰,中国人民大学古代文论硕士,美国华盛顿大学(St.Louis)比较文学博士,曾执教于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出版有《中国抒情传统》(允辰,1999),TheChineseGardenasLyricEnclave:AGenericStudyofTheStoryofStone(《作为抒情诗飞地的中国园林:石头记的一种文类研究》,美国密歇根大学,2001),((抒情传统与中国思想——王夫之诗学发微》(上海古籍,2003),《中国思想与抒情传统》三卷:《玄智与诗兴》(联经,2011)、《佛法与诗境》(联经,2012)、《圣道与诗心》(联经,2012)等。与柯庆明合编有关“中国抒情传统”学术思潮的论文选集:《中国抒情传统的再发现——一个现代学术思潮的论文选集》(上、下册,台大出版中心,2009)。
目录
导论
一本书题旨/为何不是“山水诗”/诗中与画中的山水如何不同/本书时间
涵盖之上、下限
二本书方法:一种知识考掘/现地研究/中国诗“非虚构性质”辩证/话语
树:各章内容之大概关联/各章之间若干纽带或持续“情节”/本研究意义何
在:对中古诗研究而言/对人类文化史研究而言/跨领域的景观学/呼吁另一
种环保意识
三公元五世纪前山水书写及思想语境/神女是梦中山水/《高唐赋》的“物
质想象”:云气/《高唐赋》的经验成分/书写自然的山水骨架/汉赋对宋玉辞
赋的承与弃/汉赋与汉代思想/王弼解构汉代宇宙图式的空间系统/嵇康的
原发精神/嵇康的超越哀乐境界/郭象解构宇宙图式的时间系统/“冥”或“无
迹”/庾阐:书写山水与灵山来药/兰亭雅集:原发精神一次“演出”/地理
探索热潮与《游天台山赋》/山水书写中的佛教因素/谢灵运汇集诸文化语脉
第一章 大谢“山水”探秘
一、引言
阅读谢灵运,打开另一部大书/本章结构
二、实地山水:谢灵运诗的地理考辨
“山水诗”乃地方之诗/长诗题出现与书写山水/现地考察之必要/1.上戍石
鼓山/2.斤竹涧/3.白岸亭/4.始宁墅、南山、北山/5.石壁精舍/6.归濑
三瀑布/7.石门、石门山
三、话语山水:谢灵运的美感世界
“非虚构”性质的确认/山水书写与对仗形式/谢诗对仗中的山与水/谢氏美
感之所钟:汀渚址湄之曲线/瀑布/缺席的天空/涧/偏爱澄净山水的意识/
色彩选择/谢诗漠视的环境因素/山水书写的现象意味/谢氏游赏和居住环
境的地貌特征/复音词“山水”的构结和出现时间/山水书写中的“一元双
极”/早期中国绘画中的山水骨架
四、余论
山/水与中国绘画、园林/山/水与中国地貌特征
附录一山水化情与情化山水
玄学家期藉山水化解情累/谢诗化情累不能奏效的例子/山水作为忧伤的象
征/谢诗的元诗意义/“外在的内在化”
第二章 后谢灵运时代的“风景”
一、引言
鲍照、小谢的文学地理与社会身份/“风景”的提出
二、天地行旅中的渺漭风景
鲍照祖承大谢的“山水诗”/鲍照所登之京岘山/鲍照所登之蒜山考辨/感知
自然风景的天一地框架/古人登山的现象学/江矶是山水“一元双极”一特
殊形式/深度藉助望眼/天一地中“风”与“景”消融山/水框架/鲍照的
“迷远”山水/天一地涵人于其中/云水苍茫图景本身的表现性
三、衙署轩窗中的“芊绵蓓丽”风景
谢朓守宣时府治之位置/官廨衙署轩窗中的“风景”/谢跳开启“平远”/小
谢对景物纵深的诠释/诗联中“风”与“景”对举/谢朓的吊诡:氛围与经
营位置/移远就近和游目于远近/书写中的勾与染/小谢打破谢灵运山水诗
结构三段论/小谢的“着笔甚轻”/“淡墨”与“轻岚”
四、结论
远望与“风景”/“风景”是“空气和光”的转喻式词义扩大/“地景”与
“天一地之景”/天一地与中国绘画/“风景”的吊诡:“身即山川而取之”/
……
第三章 南朝诗的空间内化
第四章 问津“桃源”与栖居“桃源”
内容摘要
最早认识自然山水之审美价值并持续进行书写,是中国文学令人瞩目的一项成就。《诗与它的山河(中古山水美感的生长)(精)》作者萧驰花费七年时间,以十次实地考察为基础,写作了这部新著《诗与它的山河》。作者以新的观察角度和理论进路,结合案头研究与户外考察,对自谢灵运被贬永嘉的永初三年(422)迄至自居易于洛阳谢世的会昌六年(846)这424年间的诗歌文本进行了一次大胆探索,内容涵摄此间最重要的十五位书写自然山水的诗人:谢灵运、鲍照、谢跳、江淹、何逊、阴铿、孟浩然、王维、李白、
杜甫。韦应物、元结、柳宗元、韩愈、自居易。每章角度不同,各有侧重。以对中古诗歌审美话语的考掘,本书亦为探讨早期山水画和园林中的景观观念形成提供了线索。作者更向世人发起呼吁——中华山河不仅为古人吟咏的对象,亦是承载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广阔语境,一旦被横加破坏便再难复现。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