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现货新书 钢铁摇篮 机械雄鹰: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七十年历程 9787502490881 本书编委会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现货新书 钢铁摇篮 机械雄鹰: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七十年历程 9787502490881 本书编委会

全新正版现货,以书名为准,放心购买,购书咨询18931383650朱老师

119.75 6.0折 198 全新

库存4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本书编委会

出版社冶金工业出版社

ISBN9787502490881

出版时间2021-08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98元

货号11604342

上书时间2024-12-26

黎明书店

十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第一章 历程追溯七十回望

 一、艰苦创业,百废待兴(1952~1958年)

 二、沧桑发展,科技报国(1958~1976年)

 三、寒冬复苏,蜕变飞跃(1976~1993年)

 四、沐浴春风,蓬勃发展(1993~2012年)

 五、新的时代,新的征程(2012年至今)

第二章 系所发展枝繁叶茂

 一、机械装备与控制工程系

 二、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系

 三、机械工学系

 四、机械电子工程系

 五、物流工程系

 六、工业设计系

 七、车辆工程系

 八、零件轧制中心

 九、实验中心

 十、热科学与能源工程系

 十一、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系

第三章 人才培养薪火相传

 一、求真务实,敬业奉献——教学精神传承

 二、涓流汇海,凝力促改——重量精品课程改革

 三、匠心教改,鼎新传承——机械设计制图团队

 四、七秩探索,再谱新章——生产实习课程发展历程

 五、千锤百炼,追求很好——智能车队发展历程

 六、求实鼎新,共创未来——机器人队发展历程

 七、顽强拼搏,奋勇争先——体育光辉历程

第四章 科学研究脚踏实地

 一、立足生产,实干奉献——冶金机械教研室七十载光辉岁月

 二、攻坚克难,大国匠心——弧形连续铸钢机创造历程

 三、矢志不渝,奋进拓展——零件轧制技术研究、推广与产业化历程

 四、高原送氧,尽忠报国——青藏铁路工程“风火山”上送氧人

 五、产研结合,科教兴国——板形控制领域重要突破

 六、继往开来,钢铁立国——热连轧技术

第五章 社会服务力学笃行

 一、率先引进,承载重任——记物流工程专业的诞生与发展

 二、相互扶持,才华接力——亚运“潮流”火炬的设计

 三、心系祖国,不负使命——机械师生服务国家各项重大活动

 四、一直坚定,一点轻快——学院很好实践与志愿服务项目

 五、桃李天下,奉献国家——部分校友风采

第六章 规划未来再创辉煌

附录

 附录一 历史沿革图

 附录二 历届院(系)领导成员名单

 附录三 教职工名单

 附录四 历届本科生名单

 附录五 历届研究生名单

 附录六 历届专科生名单

 附录七 大事记



内容摘要

第一章历程追溯七十回望

一、艰苦创业,百废待兴(1952~1958年)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人才奇缺,如何使国家的经济快速恢复成为急需解决的难题之一。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要建成一个独立完整的工业化体系的国家,作为工业生产“骨骼”的钢铁显得尤为重要。

新中国的第一代领导人高度重视教育和科学技术在国家建设中的关键作用。强调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强国,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关键是高等教育的发展,人才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胜利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

195061日,时任教育部部长马叙伦在第一次全国高等教育会议上首次明确提出:初步调整全国公私立高等学校或其某些院系,以便更好地配合国家建设的需要。全国范围内的高等院校除留部分综合大学以外,许多按专业设置拆拼重新组合成立各科专业学院。北京的高校在这场院系合并中十分积极,为了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的需求,由当时北大、清华、燕京、辅仁大学以及许多专业学校合并新组建了8个专业理工科高校:北京钢铁工业学院、北京地质学院、北京矿业学院、北京航空学院、北京石油学院、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北京林学院和北京医学院,即“八大学院”。

1952422日,由重工业部钢铁工业局组织召开了北京钢铁工业学院第一次筹备工作会议。以天津大学、唐山铁道学院、山西大学、北京工业学院、西北工学院、清华大学六所院校的采矿和冶金系科为基础,成立中国第一所钢铁工业高等学府——北京钢铁工业学院。

(一)基本情况

1952年北京钢铁工业学院组建了采矿系、冶金系、金属及热处理系、钢铁机械系共4个系,钢铁机械系即为机械工程学院的前身。钢铁机械系由天津大学、清华大学、山西大学和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等相关专业组建而成,下设一个教研组(金属压力加工教研组),设立冶金厂机械设备专业。1952年底,钢铁机械系教职员工共10人,教授杨尚灼(北京工业学院)、刘叔仪(天津大学),工程师吕桂彤(重工业部钢铁工业局),助教兼教学秘书董德元(天津大学),助教温金珂(天津大学)、穆承章(山西大学)、钟鸿儒(天津大学)、赵元坡(天津大学)、孙一康(清华大学),系干事蒋国庆。杨尚灼任第一任系主任,吕桂彤任系副主任。

钢铁机械系(简称机械系)创建之初,以苏联相关专业为模式,以培养冶金厂机械安装维护与修理工程师为目标,仅设单一专业。机械系同全校一起,暂借住于清华大学校园。1953年,机械系随学校迁至现址。

1954年,机械系为加强教学工作,提高师资力量,新增教授4人,分别为刘宝智、金秉时、岳光达和尤乙照。

19549月,冶金机械教研组正式成立,共8位教师,4个小组,炼铁组严允进、刘宏才,炼钢组陈先霖、潘毓淳,轧钢组孙一康、王祖城、戴近渊,安装修理组郑重一。孙一康任冶金机械教研组第一任主任。

1955年,机械系有冶金厂机械设备、车间动力、热工、材料等八个实验室和机械实习工厂。同年5月学校成立两个教学法委员会,其中的一个由机械系领导。机械系领导下的教学法委员会由8名机械系教师组成,其中主任为丁明星(电工教研组),副主任为周亨达(制图教研组)。

1956528日,学校55名助教晋升为讲师,其中机械系11人。

1957年,机械系下属有机械制图、机械零件、机械设计、电工、冶金机械、机械制造、热工水力共7个教研组及相关实验室、机械实习工厂。

建校初期,教职员工脚踏实地、敬业奉献、办事严谨,为教育、为科研、为企业全身心地投入全部精力。学生刻苦钻研、拼命学习专业科学知识、掌握专业实践的技能,为成为国家建设的栋梁而努力奋斗。这种教与学的互动,形成了北京钢铁工业学院到北京钢铁学院过程中以“爱国、奉献、崇实、求是、争先、创优”为主要内容的核心价值观,形成了以“理想主义的家国情怀,崇实求是的学术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品格”为主要特征的大学精神,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优秀大学文化。“事业心、凝聚力、奉献精神”的“冶金机械精神”也是在这个时期孕育而成的。

机械系筹建初期,以杨尚灼、刘叔仪等为代表的第一代机械人,从全国各地汇聚而来,他们有的放下了得心应手的工作,有的放弃了国外优厚的待遇,有的舍掉了留学深造的机会,甘愿为国家培养钢铁英才。这一时期,报考钢院的学生们普遍怀着钢铁强国的梦想。“祖国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志愿”,以胡正寰、钟掘、楼大鹏为代表的一大批机械系学生,都以第一志愿报考北京钢铁工业学院。




精彩内容

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值此建校建院七十年之际,决定整理学院过去七十年的发展历程,编写一本关于学院史事的书,既是为了记述过去、留存史料,更是想通过系统梳理自身发展脉络,记录总结办学历程,凝练传承精神文化,从而为学院今后的发展提供历史借鉴。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