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现货新书 大学生心理健康(第2版)(修订版) 9787564114572 吴汉德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现货新书 大学生心理健康(第2版)(修订版) 9787564114572 吴汉德

全新正版现货,以书名为准,放心购买,购书咨询18931383650朱老师

7 1.9折 36 全新

库存20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吴汉德

出版社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564114572

出版时间2015-07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6元

货号10844331

上书时间2024-12-24

黎明书店

十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第一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
第一节 健康概念和心理健康的标准
第二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第三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途径和方法

第二章 大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征及常见心理问题
第一节 大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征
第二节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第三节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第三章 大学生的学习与心理健康
第一节 学习心理概述
第二节 大学生学习中常见的心理问题
第三节 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学习心理

第四章 大学生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
第一节 大学生人际关系概述
第二节 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不良心理
第三节 大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

第五章 大学生性心理和恋爱心理的健康维护
第一节 大学生性心理发展与性心理问题
第二节 大学生的恋爱心理
第三节 正确对待恋爱和性问题

第六章 大学生刚进校和将毕业时的心理健康
第一节 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及其适应问题
第二节 大学毕业生的心理问题及其调适

第七章 大学生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第一节 大学生心理咨询概论
第二节 大学生心理咨询的内容、基本原则和形式
第三节 心理治疗的方法

第八章 大学生常见心理疾病及防治
第一节 心理疾病概述
第二节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疾病及防治
第三节 正确认识和科学防治“非典”

第九章 大学生运动与健康
第一节 大学生运动对生理和心理的作用
第二节 大学生运动及应注意的问题

附录
附录一 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
附录二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的通知
附录三 中共江苏省委教育工委、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江苏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附录四 气质测验
附录五 考试焦虑测验
附录六 焦虑自评量表(SAS)
附录七 抑郁自评量表(SDS)
附录八 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
附录九 大学生人格健康调查表(UPI)

参考文献
修订后记

内容摘要

(1)学习时主体自身必须产生某种变化。这就是说,学习必须使学习者在行为、知识、技能或能力等方面产生某种变化,是一个新的行为模式形成的过程。

 (2)学习是指一种活动过程,而不是活动所取得的结果。学习活动的一般过程是由不知到知,由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

 (3)学习所导致主体发生的变化是持久的。

 (4)学习是凭借经验引起的主体习得变化。这就是说,主体的变化是后天习得的,是在主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产生的。那些由先天反应倾向或发育成熟所导致的变化,不能称为学习。

 (5)学习是指在主体身上产生的倾向和能力变化。学习是存在于主体内部

 的一种潜存的倾向或能力,亦即内隐的行为。只有在学习动机的驱使下,主体的

 这种潜能变化表现为外显的行为时,才成为可以观察到的学习表现。

 狭义的学习是指人类的学习。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潘菽对人类的学习下了这样的定义:“人的学习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①这个定义表明:

 (1)人的学习是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是在社会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通过思维

 活动产生和实现的。

 (2)人的学习是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个体经验的过程。

 (3)人类的学习是以人类所有的语言为媒介来进行和完成的。

 (4)人的学习是自觉的、有目的、有计划的。人的意识在人的学习中起着支配和调节作用,学习的自觉性、目的性和计划性,都是人的意识特征的表现。

 我们所指的学习是指学生的在校知识学习。学生的学习又是人类学习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既不同于人类历史经验的形成过程,也不同于一般条件下人们所进行的学习。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在各类学校的特定环境中,按照教育目标的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

 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目的的特殊性。从学习目的来说,学生学习知识不是为了发现真理,推

 进认识的深化,而是为了掌握前人已经发现并已上升到理论高度的知识经验。

 (2)安排的计划性。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在教育情境中进行的,而教师则按照

 社会的需要和教育目标的要求,把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所规定的内容传

 授给学生。因此,学生的学习必须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按照一定的教学计划的具体要求来进行,学习安排具有严密的计划性。

 (3)知识的间接性。从学习内容上讲,学生所学的知识并不一定是直接经验,他们并不一定需要通过自己的直接实践过程达到知识学习的目的,而只是通过书本和老师的传授这一间接认识过程就能获得知识。当然,在学生的知识学习中也应强调实践环节的作用和价值。但这种实践主要是验证性和练习性的,其目的是使学生学习的间接知识在实践中得到某种验证或补充书本知识的不足,是使学生通过实践更好地理解、巩固和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

 (4)过程的简短性。学生的知识学习是在一个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的认识过程,它与一般的认识过程不一样,不需要经过复杂漫长的摸索过程,因此,相对来说是较为短暂的。

 (5)数量的丰富性。由于教师可以在几节课、几个单元的时间里使学生掌握前人经过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上千年的摸索才能发现和积累的知识经验,因此,就学习数量而言,无疑是极为丰富的。

 大学生的学习与中学生和成人的学习相比较,除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外,还具有自己的特点。

 (1)学习的较高层次和专业定向性。从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来看,我国大学生和其他各级学校学生的要求是一致的。但在具体培养规格上,党和国家对大学生提出了更高、更专门化的要求。他们的学习具有较高层次的职业定向,即要求他们通过高等学校的学习,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成为各种高级专门人才的后备军。因此,大学生学习与中学生学习明显不同的一点是,中学是基础教育阶段,中学生是不区分专业的,学生主要是按年级划分的,各年级开设的主要课程基本相同。而大学是专业教育阶段,学生首先是按专业划分的,大学生在人校前或入校后一段时间内必须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特点等选择一定的专业。专业一经确定,也就基本明确了今后的职业定向。各专业之间的课程设计、教学内容以及培养目标上存在较大差异。各专业的课程设置将影响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智力结构,影响他们将投入实际工作的适应性。

 (2)学习具有较大的主观能动性。大学生的学习以自学为主,课堂教学为辅,使他们的学习具有更大的自主性。首先,有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一般大学生除上课外,有40%左右的时间可用于自由支配。在自由支配时间内,大学生要阅读各种参考书和文献,扩大并补充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或听自己喜欢的选修课等。其次,学习内容有较大的选择性。除了公共必修课和基础课之外,大学生对于学校所开设的选修课,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特长等有取舍选择的自主权。

 ……




精彩内容
《大学生心理健康(第2版)》主要内容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健康概念和心理健康的标准、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途径和方法、大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征及常见心理问题、大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征、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等内容。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