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现货,以书名为准,放心购买,购书咨询18931383650朱老师
¥ 41.13 6.0折 ¥ 68 全新
库存49件
作者俞晓婷著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8251921
出版时间2024-06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68元
货号17659756
上书时间2024-12-24
上篇 理论阐释
第一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涵探析
第一节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立论依据
第二节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含义阐释
第三节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特征
第四节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价值
第二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历史纵览
第一节 中国思想家实践教学思想的发展思想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发展思想
第三节 西方思想家实践教学思想的发展思想
第三章 高校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现实困境
第一节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面临的困境
第二节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面临困境的原因分析
第四章 高校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创新策略
第一节 受教育者主体性培育的创新路径
第二节 教育者教学意识与能力提升的创新路径
第三节 长效运行机制建立健全的创新路径
下篇 实例展示
绪论 担当复兴大任成就时代新人
第一节 实践导学
第二节 实践教学指导
第一章 领悟人生真谛把握人生方向
第一节 实践导学
第二节 实践教学指导
第二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第一节 实践导学
第二节 实践教学指导
第三章 继承优良传统 弘扬中国精神
第一节 实践导学
第二节 实践教学设计
第四章 明确价值要求 践行价值准则
第一节 实践导学
第二节 实践教学指导
第五章 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道德品格
第一节 实践导学
第二节 实践教学指导
第六章 学习法治思想 提升法治素养
第一节 实践导学
第二节 实践教学指导
第一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涵探析
研究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我们首先需要准确理解实践教学的本质。当前,很多高校在实践教学中遇到了低效甚至无效的问题。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是对思政课实践教学内涵的认识不清或存在误解。我们需要明确实践教学的含义、功能和特征。
第一节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立论依据
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与认识的辩证统一观、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是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理论基础,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立论依据。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与认识的辩证统一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与认识的统一,这意味着实践与认识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转化。这种关系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而认识又促进实践的发展。换言之,我们通过实践(包括观察、实验、行动等)来获取对世界的认识,这种认识又指导我们的实践,进而形成一个不断迭代、逐步深化的过程。这种实践与认识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原理之一,也是理解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实现社会变革的重要基础。
第一,实践决定认识。马克思主义强调了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重要性,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①。实践不仅是认识的源头,也是认识的基础和前提。人类通过实际生产、社会实践等活动来认识世界,从而逐步形成对世界的认识。大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从而对所学的知识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在现实中,生产是首要的、决定的活动,其他活动都是在生产的前提下、在生产的条件下才能发生的。”②这表明,人们通过参与生产实践来改变世界、认识世界,实践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最基本方式和手段。与此同时,实践的引人为人们提供了检验理论体系科学性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人的主观认识是对客观实际的反映,其真实性需要通过实践来检验。实践是将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的活动,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检验认识是否真实有效。实践不仅推动认知能力的提高,还为认识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条件和新课题.促进了人类对客观对象的深入理解。因此,实践不仅是认识的目的,也是方法论运用的最终目的,只有回归实践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和利益。
第二,认识对实践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反作用。认识作为人们对世界的理解和把握,在实践中不仅起着指导作用,同时也受到实践的影响,从而影响实践的方向和结果。首先,认识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实践活动的效果。如果认识存在偏差或错误,可能导致实践活动的不当展开或不良结果。其次,认识的更新与深化推动着实践的不断发展。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也在不断变化,这将引导人们采取新的实践行动。最后,认识还可以通过总结实践经验,指导未来实践活动。在实践过程中,人们不断……
近年来,高校对残疾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有效性的实现进行着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不少的成效,但仍存在实践教学理论研究的滞后以及有效性不同程度的弱化等问题。基于此背景下,迫切需要加强对这一论题的深入研究。本书旨在构建针对残疾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在专业化建设层面深入、系统地建构其理论体系,指引相关教育工作者更为理性对待及全面梳理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经验,使实效性教学过程从经验层面上升到理论层面,推进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创新与发展。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