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现货新书 针灸古典医籍精选导读 9787521448832 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培训部
全新正版现货,以书名为准,放心购买,购书咨询18931383650朱老师
¥
27.22
6.0折
¥
45
全新
库存24件
作者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培训部
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ISBN9787521448832
出版时间2023-0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5元
货号17745676
上书时间2024-12-20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目录
针灸甲乙经(节选) 导读2 序5 针灸甲乙经卷之二6 十二经脉络脉支别第一上6 十二经脉络脉支别第一下10 奇经八脉第二14 脉度第三16 十二经标本第四16 经脉根结第五17 经筋第六18 骨度肠度肠胃所受第七20 针灸甲乙经卷之三23 头直鼻中发际旁行至头维凡七穴第一23 神庭23 曲差23 本神23 头维23 头直鼻中入发际一寸循督脉却行至风府凡八穴第二23 上星23 囟会23 前顶23 百会23 后顶23 强间24 脑户24 风府24 头直夹督脉各一寸五分却行至玉枕凡十穴第三24 五处24 承光24 通天24 络却24 玉枕24 头直目上入发际五分却行至脑空凡十穴第四24 临泣24 目窗24 正营24 承灵24 脑空24 头缘耳上却行至完骨凡十二穴第五25 天冲25 率谷25 曲鬓25 浮白25 窍阴25 完骨25 头自发际中央旁行凡五穴第六25 喑门25 天柱25 风池25 背自第一椎循督脉行至脊骶凡十一穴第七25 大椎25 陶道25 身柱26 神道26 至阳26 筋缩26 脊中26 悬枢26 命门26 腰俞26 长强26 背自第一椎两旁侠脊各一寸五分下至节凡四十二穴第八26 大杼26 风门26 肺俞26 心俞27 膈俞27 肝俞27 胆俞27 脾俞27 胃俞27 三焦俞27 肾俞27 大肠俞27 小肠俞27 膀胱俞27 中膂俞27 白环俞27 上27 次27 中27 下27 会阳27 目录 背自第二椎两旁侠脊各三寸行至二十一椎下两旁夹脊凡 二十六穴第九28 附分28 魄户28 神堂28 28 膈关28 魂门28 阳纲28 意舍28 胃仓28 肓门28 志室28 胞肓28 秩边28 面凡二十九穴第十29 悬颅29 颔厌29 悬厘29 阳白29 攒竹29 丝竹空29 睛明29 瞳子29 承泣29 四白29 颧29 素29 迎香29 巨29 禾29 水沟30 兑端30 龈交30 地仓30 承浆30 颊车30 大迎30 耳前后凡二十穴第十一30 上关30 下关30 耳门30 和30 听会30 听宫30 角孙30 瘈脉30 颅息31 翳风31 颈凡十七穴第十二31 廉泉31 人迎31 天窗31 天牖31 天容31 水突31 气舍31 扶突31 天鼎31 肩凡二十六穴第十三31 肩井31 肩贞31 巨骨32 天32 肩32 肩32 臑俞32 秉风32 天宗32 肩外俞32 肩中俞32 曲垣32 缺盆32 臑会32 胸自天突循任脉下行至中庭凡七穴第十四32 天突32 璇玑32 华盖32 紫宫32 玉堂33 膻中33 中庭33 胸自输府夹任脉两旁各二寸下行至步廊凡十二穴第十五33 输府33 彧中33 神藏33 灵墟33 神封33 步廊33 胸自气户夹输府两旁各二寸下行至乳根凡十二穴第十六33 气户33 库房33 屋翳33 膺窗34 乳中34 乳根34 胸自云门夹气户两旁各二寸下行至食窦凡十二穴第十七34 云门34 中府34 周荣34 胸乡34 天溪34 食窦34 腋胁下凡八穴第十八34 渊腋34 大包34 辄筋35 天池35 腹自鸠尾循任脉下行至会阴凡十五穴第十九35 鸠尾35 巨阙35 上脘35 中脘35 建里35 下脘35 水分35 脐中35 阴交35 气海35 石门35 关元36 中极36 曲骨36 会阴36 腹自幽门夹巨阙两旁各半寸循冲脉下行至横骨凡二十二穴第二十36 幽门36 通谷36 阴都36 石关36 商曲36 肓俞36 中注36 四满36 气穴36 大赫36 横骨36 腹自不容夹幽门两旁各一寸五分至气冲凡二十四穴第二十一37 不容37 承满37 梁门37 关门37 太乙37 滑肉门37 天枢37 外陵37 大巨37 水道37 归来37 气冲37 腹自期门上直两乳夹不容两旁各一寸五分下行至冲门凡十四穴 第二十二37 期门37 日月38 腹哀38 大横38 腹屈38 府舍38 冲门38 腹自章门下行至居凡十二穴第二十三38 章门38 带脉38 五枢38 京门38 维道38 居38 手太阴及臂凡一十八穴第二十四38 少商39 鱼际39 太渊39 经渠39 列缺39 孔最39 尺泽39 侠白39 天府39 手厥阴心主及臂一十六穴第二十五39 中冲40 劳宫40 大陵40 内关40 间使40 郄门40 曲泽40 天泉40 手少阴及臂凡一十六穴第二十六40 少冲40 少府40 神门40 阴郄41 通里41 灵道41 少海41 极泉41 手阳明及臂凡二十八穴第二十七41 商阳41 二间41 三间41 合谷41 阳溪41 偏历41 温溜41 下廉41 上廉41 手三里41 曲池41 肘42 五里42 臂臑42 手少阳及臂凡二十四穴第二十八42 关冲42 液门42 中渚42 阳池42 外关42 支沟42 会宗42 三阳络42 四渎42 天井42 清泠渊42 消泺42 手太阳凡一十六穴第二十九42 少泽42 前谷43 后溪43 腕骨43 阳谷43 养老43 支正43 小海43 足太阴及股凡二十二穴第三十43 隐白43 大都43 太白43 公孙43 商丘43 三阴交43 漏谷43 地机43 阴陵泉44 血海44 箕门44 足厥阴及股凡二十二穴第三十一44 大敦44 行间44 太冲44 中封44 蠡沟44 中郄44 膝关44 曲泉44 阴包44 五里44 阴廉45 足少阴及股并阴跷阴维凡二十穴第三十二45 涌泉45 然谷45 太溪45 大钟45 照海45 水泉45 复溜45 交信45 筑宾45 阴谷45 足阳明及股凡三十穴第三十三45 厉兑45 内庭45 陷谷46 冲阳46 解溪46 丰隆46 巨虚下廉46 条口46 巨虚上廉46 三里46 犊鼻46 梁丘46 阴市46 伏兔46 髀关46 足少阳及股并阳维四穴凡二十八穴第三十四46 窍阴46 侠溪46 地五会46 临泣47 丘墟47 悬钟47 光明47 外丘47 阳辅47 阳交47 阳陵泉47 阳关47 中渎47 环跳47 足太阳及股并阳跷六穴凡三十六穴第三十五47 至阴47 通谷47 束骨47 京骨48 申脉48 金门48 仆参48 昆仑48 付阳48 飞扬48 承山48 承筋48 合阳48 委中48 委阳48 浮郄48 殷门48 扶承48 针灸甲乙经卷之五49 针灸禁忌第一上49 针灸禁忌第一下51 神庭51 上关51 颅息51 人迎51 云门51 脐中51 伏兔51 三阳络51 复溜51 承筋51 然谷51 乳中51 鸠尾51 头维52 承光52 脑户52 风府52 喑门52 下关52 耳门52 人迎52 丝竹空52 承泣52 脊中52 白环俞52 乳中52 石门52 气街52 渊腋52 经渠52 鸠尾52 阴市52 阳关52 天府52 伏兔52 地五会52 瘈脉52 九针九变十二节五刺五邪第二52 缪刺第三55 针道第四57 上关59 下关59 犊鼻59 内关59 阴陵泉59 阳陵泉59 针道终始第五59 针道自然逆顺第六前系“逆顺肥瘦”文,后系“根结”文62 针道外揣纵舍第七63 针灸甲乙经卷之六64 八正八虚八风大论第一64 逆顺病本末方宜形志大论第二65 五脏六腑虚实大论第三66 阴阳清浊顺治逆乱大论第四69 四时贼风邪气大论第五69 内外形诊老壮肥瘦病旦慧夜甚大论第六70 阴阳大论第七72 正邪袭内生梦大论第八73 五味所宜五脏生病大论第九74 五脏传病大论第十76 寿夭形诊病候耐痛不耐痛大论第十一78 形气盛衰大论第十二79 针灸资生经(节选) 导读82 针灸资生经序85 针灸资生经第二86 针灸须药86 针忌86 孔穴相去86 定发际87 论同身寸87 审方书88 穴名同异88 点穴88 论壮数多少89 艾炷大小89 点艾火90 治灸疮90 忌食物91 避人神等91 相天时91 针灸资生经第三92 虚损92 灸二十种骨蒸95 劳瘵传尸骨蒸羸瘦96 肾虚肾气小肠气97 消渴消肾消中97 阴痿缩两丸骞98 阴挺出98 转胞98 阴茎疼99 膀胱气99 阴汗湿痒99 阴肿阴疮100 小腹痛100 小腹胀满101 疝诸疝气胎疝寒疝卒疝101 疝瘕余见痃癖103 淋癃淋沥余见小便不通103 小便难不通不利104 小便五色105 治梦遗失精白浊105 大便不通106 大小便不通107 小便不禁遗尿附107 大便不禁余见泄泻107 泄泻余见吐泻108 飧泄108 溏泄109 痢余见泻109 便血余见痢肠风110 痔瘘漏余见疡瘘111 肠风111 肠112 肠痛余见肠澼112 肠鸣腹鸣113 脱肛113 霍乱转筋筋缓急余见手足挛114 霍乱吐泻余见转筋115 呕吐又见喘嗽115 干呕116 噫117 伤寒呕哕诸哕117 唾117 胃痛寒热118 反胃118 食不下不化119 不能食120 不嗜食120 食气无味121 食多121 疟脾寒121 脾疼余见心腹痛123 针灸资生经第五124 脐痛124 膺痛124 胸满胸胁满龟胸125 胸胁痛胸痹痛余见胸满126 膈痛五噎气哽127 背痛胸背背脊余见肩背劳瘵128 肩背酸痛肩膊肩臂余见背痛128 肩痹痛不仁不举130 臂痛臂无力130 腋痛腋肿131 腕劳131 肘痛肘挛不仁131 手麻痹不仁不举132 手指挛手掣痛余论见手麻133 手热手寒手凊手心热133 足麻痹不仁134 足不能行不能立不收134 足寒热胫寒又见足杂病135 足杂病跟股胻胫腨腿髀枢余见脚膝挛135 脚气136 脚弱脚痹137 脚肿138 四肢厥手足不举余见手足麻痹138 尸厥五尸飞尸中恶鬼注溺死139 脚膝痛挛急不收不仁140 膝痛余见脚膝141 腰脚痛余见腰膝142 腰痛腰强腰屈143 腰脊痛余见背痛144 脊痛余见腰脊风痉反张145 腠理146 骨疼骨髓146 针灸大全(节选) 导读148 徐氏针灸序150 卷一151 周身经穴赋151 十二经脉歌153 十二经本一脉歌157 经穴起止歌158 十五络脉歌158 经脉气血多少歌158 禁针穴歌159 禁灸穴歌159 血忌歌159 逐日人神歌160 九宫尻神歌160 太乙人神歌160 孙思邈先生针十三鬼穴歌161 长桑君天星秘诀歌161 马丹阳天星十二穴并治杂病歌162 四总穴歌164 千金十一穴歌164 杂治病十一证歌164 流注指微赋166 通玄指要赋167 灵光赋168 席弘赋169 卷二172 标由赋172 卷三185 金针赋序185 梓岐风谷飞经撮要金针赋186 论子午流注之法188 五虎建元日时歌189 十二经纳天干歌189 十二经纳地支歌189 十二经之原歌189 子午流注十二经井荥俞原经合歌189 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歌190 卷四201 窦文真公八法流注201 论经脉有奇经八脉201 奇经八脉周身交会歌201 八脉交会八穴歌202 八脉配八卦歌202 八穴相配合歌202 八法五虎建元日时歌202 八法逐日支干歌203 八法临时支干歌203 飞腾八法歌203 八法交会八脉204 八法主治病证204 卷六221 点穴论221 论艾炷大小221 论壮数多少221 论点艾火222 论避忌222 论治灸疮222 论忌食223 论保养223 择吉日223 定取四花六穴之法224 《千金方》论取膏肓腧穴法225 钩股取脊中五柱上226 取肾俞穴法226 取骑竹马灸法227 灸心气之法227 论一穴有二名228 论一穴有三名229 论一穴有四名229 论一穴有五名229 论一穴有六名229 论一名有两穴230
内容摘要
本书为“读经典,做临床系列”丛书之一,中医经典是中医之本,熟读经典、勤于临床是中医临床人才打牢基础、提高能力之必需。本丛书根据中医古籍品种分类,精选古籍原文,并加以导读,帮助读者掌握中医最基本和核心的理论与方法,提高学习、领会、研究经典的水准,学会将古人的经验精华应用于现代临床实践。本书精选中医针灸古籍内容,附加经典导读部分,使得读者对某中医针灸古籍有针对性地学习,对临床有指导意义。本书适合中医临床从业人员参考阅读。
主编推荐
中医经典是中医之本,熟读经典、勤于临床是中医临床人才打牢基础、提高能力之必需。《读经典做临床系列》丛书根据中医古籍品种分类,精选古籍原文,并加以导读,帮助读者掌握中医最基本和核心的理论与方法,提高学习、领会、研究经典的水准,学会将古人的经验精华应用于现代临床实践。 针灸起源于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其起源可追溯到石器时代。当时人们出现某些疼痛或不适的时候,会不自觉地用手按摩、捶拍,甚至用尖锐的石器按压疼痛不适的部位,以使原有的症状减轻或消失。灸法的起源与火的使用有着密切的关系,当人身体有某种不适时,用火烘烤会使症状得以减轻,人们继而用各种树枝作为施灸工具,逐渐发展到艾灸。 针灸治疗方法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其学术思想也随着临床医学经验的积累渐渐完善。《黄帝内经》是现存的中医文献中最早而且完整的中医经典著作,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经络系统,尤其是《灵枢经》所记载的针灸理论更为丰富而系统。晋代医学家皇甫谧潜心钻研《黄帝内经》等著作,撰写成《针灸甲乙经》,书中全面论述了脏腑经络学说,发展与确定了349个穴位,并对其位置、主治、操作进行了论述,同时介绍了针灸方法及常见病的治疗。唐宋时期,随着经济文化的繁荣昌盛,针灸学术也有很大的发展。著名针灸学家王惟一铸造了铜人模型,外刻经络腧穴,内置脏腑,作为针灸教学的直观教具和考核针灸医生之用,促进了针灸学术的发展。宋代王执中的《针灸资生经》对宋以前的针灸学成就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对后世针灸学有重要影响。明代是针灸学术发展的鼎盛时期,名医辈出,针灸理论研究逐渐深化,也出现了大量的针灸专著,如《针灸聚英》《针灸四书》《针灸大全》等,针灸学理论日益丰富。清初至民国时期,针灸医学由兴盛逐渐走向衰退。1949年以来,全国各地相继成立了针灸的研究、医疗、教学机构,从此以后,“针灸学”列入了中医院校学生的必修课,绝大多数中医院校开设了针灸专业,针灸人才辈出,针灸学走向辉煌。 本书精选《针灸甲乙经》《针灸资生经》《针灸大全》3本针灸经典著作原文,并加以导读,对经穴定位、刺灸方法、病证处方研习均有重要参考价值。
精彩内容
本书为“读经典,做临床系列”丛书之一,中医经典是中医之本,熟读经典、勤于临床是中医临床人才打牢基础、提高能力之必需。本丛书根据中医古籍品种分类,精选古籍原文,并加以导读,帮助读者掌握中医最基本和核心的理论与方法,提高学习、领会、研究经典的水准,学会将古人的经验精华应用于现代临床实践。本书精选中医针灸古籍内容,附加经典导读部分,使得读者对某中医针灸古籍有针对性地学习,对临床有指导意义。本书适合中医临床从业人员参考阅读。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