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现货新书 陪母亲说话 9787518300358 李建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现货新书 陪母亲说话 9787518300358 李建学

全新正版现货,以书名为准,放心购买,购书咨询18931383650朱老师

29.98 6.5折 46 全新

仅1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建学

出版社石油工业

ISBN9787518300358

出版时间2014-06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6元

货号2938079

上书时间2024-12-12

黎明书店

十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李建学,1968年生于甘肃天水,1995年开始发表作品。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文学院荣誉作家;中国石油作家协会理事。现供职于长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在《小说选刊》《小说家》《飞天》《朔方》《地火》《延河》《西部》《铁人》等刊物发表中短篇小说和散文100余万字,其中短篇小说《大木看人》获《飞天》1999年“华浦杯”小说奖,《清汤一碗》获第三届全国石油职工文化大赛小说二等奖,《守诚家的》获第四届全国石油职工文化大赛小说一等奖,《满地一丈红》获第五届全国石油职工文化大赛小说一等奖;中篇小说《野花》获“第二届甘肃省黄河文学奖”中短篇小说优秀奖。已出版小说集《那些年的桃花》《守诚家的》《满地一丈红》三部,其中《那些年的桃花》获第三届“中华铁人文学奖”提名奖。

目录
第一辑 记忆深处
  有暗香盈袖
  粽子的清香
  拾麦穗
  笼火
  陪母亲说话
  故乡的一个人
  山神庙
  这里本来没有路
  接先人
  送“纸”
  天保九如
  皮老师
  花牛苹果
  浆水豆腐
  新麦面
  黄毛
  “串皮子”与“鱼口”
  石油的味道
  老槐树
  迎喜神
  遭遇巨蟒的往事
  分路口
  父亲的后事
  氨水池
  漆客子
  回延安
第二辑 读千卷书
  读书的缘分
  真水自然无香
  这样的风雪夜太冷了
  永远的孙犁
  《山楂树之恋》的感动
  冬目的阅读
  亲情难舍
  命运的玩笑
  契诃夫小说的印象
  李鸿章的名声
  一片幽情冷处浓
  走近萧红
  儿子娃娃牛气冲天——读王维胜小说《打马走过草地》
  书非借不能读也
  谁享受过如此爱情——读福楼拜《包法利夫人》的感慨
  快乐地活着,安详地死去——读索甲仁波切《西藏生死书》
  《北京和尚》的好
  怀一颗平常心——读星云大师《舍得的艺术》札记
  李娟的散文
  白鹿原
  春尽江南
  冬牧场
  农民父亲
  电影《苦菜花》的一折苦戏
第三辑 行万里路
  在越南
  海参崴的蓝
  香港啊香港
  云之南
  天府行
  四上崆峒山
  桂林山水
  山东半岛的记忆
  呼伦贝尔草原
  红军会师的地方
  麦积山的佛
  雍和宫
  嘉峪关
  老君庙
  酒泉的断想
  走宝鸡
  南梁行纪
  兴城——三进山城的地方
  秦安
  湖光岩
  走石门
  川渝散记
  吴砦
  太庙踏雪
  鹅池洞
  灵山大佛
  坐慢车从元龙到宝鸡
  夏河行
第四辑 三省吾身
  一束康乃馨
  我与铁人文学奖
  中秋节的忧虑
  真想让女儿把舞蹈大赛看完
  李云龙刀劈二当家的感叹
  寒风中的腊梅
  临街的窗
  梦到马兰
  李家凉皮
  女儿的礼物
  舟曲使我想到渭河滩里的人家
  银杏
  怀念一辆自行车
  在女儿十五岁生日说的话
  黄芦刺
  看女儿打工
  老腔
  十八年蓦然回首
  有过只是一过
  数字化油田随想
  紫薇
后记

内容摘要
 《陪母亲说话》为散文作品集。书中所选的篇散文,是作者李建学近五年来的文章,大部分都已经发表,有一些还在征文或比赛活动中得过奖。按照内容和形式,大体上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记忆深处”,主要是对过去生活的追忆,回顾岁月里的难忘景象;第二部分“读千卷书”,大多是读书札记,也有观
后感之类的短章,表达个人对文学和人生的认识与体会;第三部分“行万里路”,全都是旅行游记,其中一些篇章是前几年随手草就的文字,记录了作者行走四方的感悟和见识;第四部分“三省吾身”,则是个人的生活体验。全书感情真挚,语言流畅优美,有较高的欣赏价值。

精彩内容
 学校是一大片的土坯瓦房。进了校门,首先是三进四合院,后面才是排排宽大的教室。教室的后面,还有一座四合院,是学生宿舍和教工食堂,还有水房。院子要大一点,一棵粗壮的香椿树下,是一眼水井,井水清凉沙甜,滋润着六百多名师生的日日月月。
连接各个院落的,是一条不很宽的走廊,露天的地方是鹅卵石铺成的图案,穿堂的道上是老方砖。那条走廊,我走了六年。
进了校门,第一进院子是老师的宿舍兼办公室。
房子很小,十平方米不到的样子。门前长着簇簇花木,大的是精心布种的花,主要是玫瑰、牡丹、月季、
芍药。小的呢,是老师自己的盆花,随心所欲,自然雅致。花开季节,总能闻得到满院的花香,大约是本地玫瑰才特有的味道。牡丹和芍药味道淡一些,月季花期很长,味道却不足。那些年的味道啊,悠悠远远,牵魂动魄。只要想起母校的样子,就仿佛有香气扑鼻而来。
第二进院子要小一些,还是老师的宿舍兼办公室。只不过,东边的三间厢房,是学校的会议室。西边的呢,却是天天都要排队的阅览室。走廊两边,照样是玫瑰和牡丹,香气更显醇厚。
放学了,老师们在门前架起柴火炉子,大多是农家人的家常便饭。油放得足一点,吃白面的时候多一
些而已。窗台下整整齐齐地码着劈柴,炊烟升起,做饭的人相互打着招呼,随意交流着各自的见闻,偶尔还会唱几句。晚自习前,常常有人在花前拉手风琴。
这时候进来,那条走廊就显得特别的短。
第三进院子最大,东西长长的厢房,仍然是老师的宿舍兼办公室,门口摆着一溜随季节生息的秋菊和胭脂花。北边是一排大的教室,门口有几级砖铺的台阶。走廊在教室前面分岔,绕过这一排教室,分东西两路深人后院。西北角的走廊倚着一棵大槐树,过去一段,就是后院。东北角出去,上了石砌台阶,就是操场。
这个院子是学生开会的地方。当时的校长姓杨,清瘦干练,风风火火的,学生大都怕他。每月开一次全校大会,也不很定期,他就站在教室门前的台阶上讲话,很有意思,仿佛给人打开了一扇宽敞的大门,能看到许多神奇的东西。中国女排第一次拿世界冠军的时候,他握着一张报纸召开大会,把国家的喜悦传达给大家,听得我不住地打战,比后来看世界杯要激
动得多。他是一个性急但很通达的人,每年都要约请北道的新华书店来学校流动售书,就摆在这个院子里。对于一个没有书店的山区小镇而言,无疑是雪中送
炭。只可惜,实在没有几个钱,眼巴巴地蹭几天,别人买了,凑着看几页。当时每学期的学费是两元,仍然有许多家庭凑不起来。另收两角钱的电影费,能看四场电影,大都是八十年代初的一些经典片子。如《骆驼祥子》《知音》《春晖》等,许多台词,现在还能背得下来。
妻儿都是城里生长的,很难理会我的心情。妻忍不住要笑,是笑我难以掩饰的激动与忧伤。女儿在房前屋后疯玩,满眼都是新鲜。
我感慨道:那时候不知道啥叫丢东西,也不懂抄袭和作弊,因为从来没有人做过那样的事。
我告诉妻儿,值得回忆的东西很多,最深刻的却是一次迟到。
妻有些疑惑地看我,女儿偷偷地笑。
那是初中二年级的冬天,下着大雪,从我家所在的村子到学校,有三里多长的石子土路,中间要下一
段半里地的大坡。本来就起晚了,路上又摔了几跤,连滚带爬地赶到校门口,校长已经恭候多时。罚站的学生有十几名,大家被关在会议室反省,听校长训话。他讲了好半天,我都饿了,偷偷摸一块干馍塞进嘴里,也记不住他都讲了些什么。有两条必须做,一是写检查,二是请家长来。我很害怕,写检查不难,但父亲是绝不会来的。他连校门前面的小路都没有走过几回,除了在地里忙活,根本不愿到学校丢人现眼。
事情拖了很久,别人都过了关,我得两头瞒着,检查四次都不过,还挨了班主任老师的打。
后来,校长在大会上讲起这件事。
P2-P3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