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现货新书 我们居住的年代(20年增订纪念版)(精) 9787552636437 赵柏田 著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现货新书 我们居住的年代(20年增订纪念版)(精) 9787552636437 赵柏田 著

全新正版现货,以书名为准,放心购买,购书咨询18931383650朱老师

43.16 4.4折 98 全新

库存3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赵柏田 著

出版社宁波出版社

ISBN9787552636437

出版时间2019-10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98元

货号28499816

上书时间2024-12-03

黎明书店

十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前面的话

 

一个写作者,应该对从事的工作有充分的自觉: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工作,这种工作的内部各环节——叙事态度、语言方式、结构和节奏——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它在个体生活中所处的位置以及如何对生活发生影响等等。精神世界的沉迷者容易走到一个,把虚幻的理念当作灵魂的栖居之地,而常人忽略的是:冥思和梦想也可以带来心灵的幸福。这本书的意义,或许就在于本着写作者的责任给这些问题一个清醒修正:真实的生活,应该是即此即彼的,是世俗和神性的和谐。

当我寻找到这种“断裂”的札记形式开始写作时,我进入了一个写作者无法回避的下列问题的讨论:书籍、语言、阅读、写作和承载这一切的生活。按我初的理解,读和写,这是写作者的安魂之所,但随着写作的推进,我发现了我必须说出的东西,用阿诺德·汤因比的话来说,就是一个“神秘的事实”——人既是外部公共世界的居民,同时还是一个非物质的、不可忽视的精神领域的居民,人是一种“两栖动物”。人能同时全心全意侍奉两个主人吗?如果不能,两者之间择谁而事?汤因比说,大约从人类意识的启蒙时期起,这个问题就一直隐含地争论着。我想这种争论的实质就是要说出什么样的生活是真实的生活。传统和习惯强加给人非此即彼的选择模式,这种定势思维已经导致了人的行动的狭隘,并在很大程度上败坏了生活的质量。我还没有不自量力到要给这争论一个明确答案的地步,我能做的只是,首先是站在人的立场上,然后才是一个写作者的立场上说话。人和事就这样进入我的笔下,打开了叙事的空间。

试图用传统的文体给这些文字归类是困难的,作为一种对上述问题的个人化叙事,一份私人档案,它们更多的是我精神历险的记录和见证。写作中,我时时警惕自己避免过分投入带来的偏执,然而我也不能放弃我的立场。如果你是一个寻找真实的生活而又在遮蔽中四处突围的人,阅读它或许能带来自我呈现的快乐。因为一个人能够思想、能够把思想到的传述,在任何一个年代里,都是人之为人骄傲的理由。



导语摘要

本书是一部札记体的随笔集,在20年前旧版基础上作了增删修订。全书包括“阅读的舞蹈”“一页纸及其他”“如影随灯”“我们时代的生活”“世界的碎片”“与梦境斗争到底”“父性之书”“大停地游走”八部分,记录下了作者在阅读、写作、生活中的思想片断。全书以诗性和智性的语言探讨市场化年代的阅读、写作和生活,并借由写作这条通道来抵达存在之真。写作是他与世界相处的方式,“只有叙述过的才能永久存在”,是这个手艺匠人般勤勉的写作者的基本立场。开篇所宣示的“我是万物的情人”,既是作者的情感源头,也让全书贯穿着诗的热力与激情,使之成为一部名符其实的“诗与真”。



作者简介

赵柏田,小说家,诗人,人文学者。非虚构写作代表作家。多年致力于思想史及现代性转型主题研究。出版著作20余种,主要作品有长篇非虚构“中国往事”三部曲,长篇小说《赫德的情人》《买办的女儿》,文集《南华录》《万镜楼》《岩中花树》等。曾获第十四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散文家”、2015年腾讯华文好书评委会特别大奖。



目录

前面的话


阅读的舞蹈


开篇:暗示


树林



通道


一粒沙


真正的书


没有空白的书


图书馆


折痕


小说不能教会我们生活


午夜零点/走出仿制


唤醒记忆


阅读的舞蹈


行走的风景


南方/莎士比亚的记忆


劳伦斯时代的爱情


盲点


 


一页纸及其他


学死


真实


表像


信念


两种时间


说话


梯子


舟楫


留痕


包裹


放逐


镶嵌


叙事的奇迹


开始与终止


纹身苦役


另一种写作


写断手指


文字作坊


作为时尚的愤怒


功利的背面


温情


尚未问世的书


制造黑夜


删削


一页纸


常识的泥沼


想像的旅行


秋天的书


我为什么写作


 


如影随灯


知识分子与生活


审视


如影随灯


即此即彼


悲悯情怀之类


个体生活


游心于物


多么简单


接近无限透明


抒情的涵义


美是无所不能的吗


内与外


火焰


幻像


 


我们时代的生活


咖啡馆一瞥


酒吧


丽人行


开进商场的书店


快餐店方式


电视人


悬空


今昔


什么样的人是自由的


站在窗前的男人


冬天的树


空的房间


成熟的男子


新瓦尔登湖


一次迷路经历


教堂顶楼的雨燕


乡村生活图景


梅墟:现实一种


穿城而过的河流


大地风景无语


 


夏天的采石场


雨打在脸上


迷途者


帽子:一个寓言


夏天的采石场


这里的风景


聒噪者言


蝉声穿石


 


世界的碎片




天鹅


玫瑰


瞬间


阳光


春天


石头


栅栏


信天翁


 


父性之书


乌纳穆诺


帕斯卡尔


蒙田


克尔恺郭尔


加缪


朋霍费尔


福克纳


契诃夫


普里什文


川端康成


布罗茨基


帕斯


籍里科


比亚兹莱


 


不停地游走


我和我的村庄


幽灵们


乡村电影


看得见风景的阁楼


在黑暗中奔跑


县城的地名


1976·夏夜的游戏


一场与昆虫的战争


说吧,记忆


出生于六十年代


 


后记


重版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是一部札记体的随笔集,在20年前旧版基础上作了增删修订。全书包括“阅读的舞蹈”“一页纸及其他”“如影随灯”“我们时代的生活”“世界的碎片”“与梦境斗争到底”“父性之书”“大停地游走”八部分,记录下了作者在阅读、写作、生活中的思想片断。全书以诗性和智性的语言探讨市场化年代的阅读、写作和生活,并借由写作这条通道来抵达存在之真。写作是他与世界相处的方式,“只有叙述过的才能永久存在”,是这个手艺匠人般勤勉的写作者的基本立场。开篇所宣示的“我是万物的情人”,既是作者的情感源头,也让全书贯穿着诗的热力与激情,使之成为一部名符其实的“诗与真”。



主编推荐

赵柏田,小说家,诗人,人文学者。非虚构写作代表作家。多年致力于思想史及现代性转型主题研究。出版著作20余种,主要作品有长篇非虚构“中国往事”三部曲,长篇小说《赫德的情人》《买办的女儿》,文集《南华录》《万镜楼》《岩中花树》等。曾获第十四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散文家”、2015年腾讯华文好书评委会特别大奖。



精彩内容

开篇:暗示

 

我喜欢透过冬日稀疏的树枝望着头顶的一方天,那时,天空是旷远而深邃的,许多被习惯遮蔽的新的念头和思想会活泼地跳出来。我还喜欢在一场钢针般的豪雨中,看着水洼上一个个铜钱大小的涡纹,看斜斜的雨线如神迹降临大地。黄昏,下雪了。我只是坐在落雪的草地上。草被雪掩盖了半身,我伸出手,我就可以抓到一把黑暗:黑暗一直在那儿,只是我没有注意。

就象雪莱爱着云雀(对雪莱而言,这神话中的鸟是万分真实的),加瑞·斯奈德爱着婉转的佛法僧鸟,聂鲁达爱着秋日斜戴贝雷帽的少女,你可以说我爱着的是疏枝、天空、大雨,雪中的草地,黄昏和上帝全部的造物。我是万物的情人。

我不习惯把想着的全部说出,而只是暗示着。如果我要给你看一朵花,我指给你看的肯定是一片花瓣,另一部分,那不可见的、秘密的花瓣,我要你自己去梦想。思想也同样,我只是给你一个画框,提示给你思想的契机和氛围,那画框里的无限风光,都是在你的心里。

 

树林

 

一个人走在黄昏的树林中,你不知道这树林究竟有多大,你只是猜想十公里外的地方,也一定还是树林,那里的树木也是这般高,这般大,你肯定会有这样的弗罗斯特式的诘问:还要赶多少路才能回家?还要走多久才能安睡?一个阅读者就好似走入了这一片无际无涯的树林,他看到头顶的天空被树枝修改得支离破碎,远处却没有一丝光亮透出来。那些沉睡着的书,你不去打开它,它就永远不会醒来。它们好像孤独的树木,伟大的落落寡合者,世界在头顶喧嚣,它们的根深深扎在过往的尘埃和落叶里。你不从它们那儿经过,生命只能抽成一根孱弱的倒伏的芦苇,你走出了这个林子,你的生命才会厚重起来,你的书才能侧身其中,也成为一棵树,让后缘者在你这里汲取到智慧和生命的力量。但你仍是一个阅读者,你究竟一生都将在其中义无反顾地行走。你听着远方的树林在沙沙作响,那是尚未读过的书的召唤。你抬脚前行,神秘的将不再神秘,世界这枚叶子露出它脉络清晰的一面。

 

 

眼睛是个圆:它所形成的界限是第二个。爱默生在这里说的第二个圆,除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视野所及,还应包含着阅读。阅读也是一个圆,这个第二重的圆无休止地重复着将去涵盖阅读者的生活。看看普鲁塔克的历史传记对后人的影响,就可以想象这种力量的惊人之处。这个圆的圆心就是阅读者自我,它的直径应该是阅读者内心世界的向度。一个阅读者的内心世界的深广度到达何等地步,他就应当选择与这个向度相契合的书来读。在这个圆的圆周里,预言者、革命家和艺术大师比肩而立,古典的梦境交织着日常生活的镜中投影,它就是阅读者视野所及的无限风景。

 

通道

 

打开一本书,从阅读进入世界,又经由阅读摆脱世界,这是一条生命的通道吗?词语的子弹穿梭而过,书上的浮尘簌簌掉落,这是一条安全的通道,地狱是他人的,就像一个人坐在黑暗里,为另一个世界里(甚至根本不存在)的聚散离合或喜或悲,体验着生与死、爱与恨、是与非的交争,而一出大门,风和日丽,世界还是原来的世界。这种感受会让一个阅读者觉得置身的世界是一个大布景,于是他一次次从其中遁逃,这遁逃就是重新回到阅读。他真的完成了对这世界的逃亡吗?这条通道是不是永远畅通无阻?它有没有一个终结?

就像在梦中突然被一场大雨包围,一个无所用心的阅读者也在不知不觉中被抛进一系列的事件。或许起初他只是为了消遣,在旅途中或临睡前片刻才打开它,但魔力已经开始施展,沉睡着的故事和人物一人接着一个唤醒。一系列的事件是一个个神秘的套盒,这套盒终的一个隐藏着惊人的真实。正是这对真实的祈盼诱使阅读者一步步走近故事里的人群,更令人惊奇的是,他会在那些完全陌生的面孔里找到自己,找到自己想成为但还没有成为的那种人。他怀着实现自己梦想的愿望一页页读下去,即使事与愿违,他也已身陷其中,当然,如果他想置身事外,那只消把书一合。但那份急于知晓事件真相的愿望会诱使他再次捧起书并打开它。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深陷事件之中的阅读者其实就是一个被诱惑者,他疲惫地在一本又一本书之间行走。他的一生者在雨中,他的道路没有终结。

 

 一粒沙

    让我们重新回到那几乎是不可抗拒的诱惑吧,难道我们一次次地捧起书只是为了揭开蒙在事件上的帷幔,满足我们可怜的好奇心?要知道从一本书与另一本书之间看世界就好像从两扇偶尔没有阖紧的门之间的缝隙去窥望,这一瞥能有多远呢?几乎每天,夕阳带着伤感的表情照进我的西窗,照着靠墙的一排高高的书架,要是我不开灯,过不了多久,这些书就将遁入无边的黑暗。由是我感到这一本本的书就是一个个的梦,它们高低错落,暂栖在我今天的家居,几十年后,它们还将在大地上、在月光下行走。一本未曾打开的书是一个沉睡的大海,一旦打开它,我们将无可逃遁地带到它的无穷深处。在那里,表面显得平静的海水下,那汹涌而起又坠落成灿烂花朵的,那在狂澜中晃动着的,是黑暗与幻想。一个不曾开卷阅读的人是世界这个大海滩上万千沙粒中的一颗,而通过阅读,我们将成为大海,世界就是沙粒,思想的潮汐要把它们轻轻地拍动。

 

真正的书

什么样的书是真正的书?一般认为是经典、名著,他们认为, 一个人或许看错,一代人或许看错,但整个人类不会看错。这种潜在的惰性使得阅读成了一种被规定了的机械复制,不敢也不能去呼唤那些依稀成形的真正的书和真正的思想。当一个人说某本名不见经传的书是真正的书,这首先是一个创造,而不是盲目,他肯定是在这本书中发现了潜在于作家灵魂乃至人类灵魂的某种被压抑着的东西。这样的书是很容易被忽视、受到排斥的,书架上几乎没有它们的安身之处,但当阅读者的手轻轻翻开,就会引起心灵幸福的震颤。一个优秀的阅读者创造着他的作家,也创造着真正的书。由于种种有意或无意的压抑,这本真正的书可能是我还没有写出来的一本。这样的书会一次次地来敲击我紧闭着的心灵之门,我漫不经心地应着:“谁在敲门?”却没有打开这扇门,直到后,我似乎听见这样一个声音——“我就是你自己啊!”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