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现货,以书名为准,放心购买,购书咨询18931383650朱老师
¥ 47.87 6.1折 ¥ 79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潘鲁生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ISBN9787020174812
出版时间2022-1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79元
货号31587500
上书时间2024-10-31
该书作者从事民艺研究三十年,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对汉族乡村和少数民族村寨的一草一木、一坛一罐都有详细的追踪和民俗学考察。全书按四季分类,将乡土中国常见或不常见的农具、布料、瓶罐、窗户等加以描摹和记录,结合历史发展和社会变迁,绘制了一幅包含着民俗、民风、民情的民间文化画卷,向我们展示了中国民间社会的多姿多彩,以及乡土中国的文化形态、艺术形态和生活形态,为弘扬传统文化、记住中国人共同的乡愁保存了一份充满了美感的田野调查实录。著名作家冯骥才说:“传统的积淀,理论的建造,文化的创新,这三方面结合起来,成就了潘鲁生浑然一体的民艺世界。而在他的民艺世界里,这些民间珍品是他与大地文化真挚的定情之信物。”
......
潘鲁生,艺术学博士,教授。现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山东省文联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系中央联系的高级专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文化名家、“泰山学者”特聘教授。
对于一个民间工作者,民间文化之珍品不是一般意义的藏品,而是民间大地上的精华,是老百姓生活渴望的审美表现,也是历史与文化不可或缺的见证。可是,不是任何人都能看到它们的价值与意义。惟有民间文化的挚爱者,才会见之动心,悉心存惜。故而,几十年里行走在田野中的潘鲁生,一直在关注和拾掇这些将要消泯的文化遗珍。
在他的民艺世界里,这些民间珍品是他与大地文化真挚的定情之信物。
单是他收藏的山东的无所不包的民俗文物,就可以丰满地复原起齐鲁大地传统的生活景象。
对于一位文化学者,都知道民间文化没有文献,也没有理论。通过田野调查,为长久以来自发生长、自生自灭的农耕文化建立知识体系和理论体系,是极其重要的工作。特别是在当代文明的转型中,这项工作具有紧迫性和使命性。为此潘鲁生一边深入于田野调查,一边埋头于案头研究。他是《民艺学》学科理论卓有成就的建设者。他为全国各地民间艺术编著了大量的文档与图典。他还致力于时代性问题研究的理论文章,以推动民间文艺的繁荣与健康的发展。
对于一位艺术家,他的艺术创作也加入到他的民艺世界中来。一方面他将民间的材料与制作方法引入他艺术的构造,给精英作品注入了乡土的亲切;一方面他使用现代语汇把民间传统讲述给年轻的一代,换来了理解与惊喜。他这些出色的作品在传统转化和时代创新方面带给我们以启示。
传统的积淀,理论的建造,文化的创新,这三方面结合起来,是潘鲁生浑然一体的民艺世界。
这个世界里最重要的是他的民间立场。民间的立场就是老百姓的立场,中华文化的立场。所以他一直站在民间、田野、大地中。
只有人在民间、心在民间,他的学术才充满活力;只有深爱民间、心爱民间,他才会不断地呼吁“到民间去!”;只有和自己的人民与文化在一起,才称得上真正的学者。
——冯骥才
自序·民艺的关怀 / 001
春 / 001
养蚕栽棉女纺纱 / 002
遍野尽春耕 / 017
工利其器 / 031
漫野春风燕莺歌 / 051
夏 / 065
绿葱白衫纳清凉 / 066
锄禾日当午 / 086
龙舟竞渡 / 102
骄阳下的清凉 / 115
秋 / 129
盈车嘉穗,五谷飘香 / 130
忆对中秋丹桂丛 / 150
郊原望茅檐 / 170
冬 / 193
衣被棉絮暖寒冬 / 194
冰雪偎暖阳 / 210
冬日狂欢 / 226
十五花灯夜如昼 / 246
后记 / 255
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无时无处不充满智慧,一件农具、一尺布料、一个瓶罐、一扇窗户都是人们在世代生活经验的传承和总结中凝结而出的成果。传承民艺之美是传承以饮食之美、器具之美、技艺之美、造物之美,是在回归具有中华民族特质的生活文化。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