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现货新书 人物新闻采访与写作 9787511528001 章玉兴 著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现货新书 人物新闻采访与写作 9787511528001 章玉兴 著

全新正版现货,以书名为准,放心购买,购书咨询18931383650朱老师

29.49 6.4折 46 全新

库存9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章玉兴 著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ISBN9787511528001

出版时间2014-1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6元

货号23603943

上书时间2024-10-14

黎明书店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怎样才能写出鲜活生动、真实可信的新闻人物? 《人物新闻采访与写作》的作者章玉兴结合 30年从业经验,着眼于新闻现状,系统总结了古今中 外优秀人物新 闻作品采写的成功经验,并对常用方法和存在问题进 行了深入剖 析。书中引用和选编的几十篇优秀作品可谓优中选优 ,分析、点评 切中肯綮,尤其是对人物故事、《一知半解》、《家 庭》和《知音》 人物采写的评论,颇多借鉴之处。
 本书是目前国内少有的全面论述人物新闻采写技 巧的专著。

作者简介
章玉兴,高级编辑,大学毕业即进入新闻界,一干至今。先后就职于甘肃日报社、科技日报社,发表新闻报道2000余篇,出版专著《报刊发行学》。现为《科技文摘报》总编辑。

目录
上编

 人物消息

 人物消息的特点和要求

 1.什么是人物消息

 2.首先是写人,报道典型的人物

 3.如何讲求时效性

 人物消息的写作技法

 1.朴素、实在,用事实说话

 2.交代背景,提高价值

 3.消息中的描写

 4.消息中的引语

 人物消息如何简短?

 1.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2.多用叙述,事实典型

 3.多用白描,讲究修辞

 人物故事

 人物故事题材的特点和要求

 1.故事性强是重要的要求

 2.内容新奇,篇幅短小

 3.以小见大,平中见奇

 人物故事的结构与情节

 1.开头及悬念的设置

 2.故事的“三迭”结构

 3.把故事写足

 人物刻画的技法运用

 1.人与事的关系

 2.对比手法的运用

 3.写出人物的个性

 4.故事语言的口语化特征

 人物专访

 人物专访及其分类

 1.本体型专访

 2.问题型专访

 3.兼容型专访

 人物专访的特点

 1.专题性

 2.及时性

 3.简明性

 4.现场性

 访主的选择

 1.权威性强

 2.知名度高

 3.有新闻性

 4.有新思维

 人物专访的表现技巧

 1.由头的艺术

 ……

 人物特写

 人物通讯

下编

 人物采访的几个问题

 穆青的人物通讯

 郭梅尼的科学家通讯

 法拉奇的专访艺术

 《一知半解》的人物写作

 《家庭》《知音》的人物传奇

 中国古典传记对人物报道的启示

附编——优秀作品赏析

 消息

 故事

 专访

 特写

 通讯

 穆青的人物通讯

 郭梅尼的科学家通讯

 古典传记点评

 优秀人物散文欣赏

人物新闻作品荐读篇目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怎样才能写出鲜活生动、真实可信的新闻人物? 《人物新闻采访与写作》的作者章玉兴结合 30年从业经验,着眼于新闻现状,系统总结了古今中 外优秀人物新 闻作品采写的成功经验,并对常用方法和存在问题进 行了深入剖 析。书中引用和选编的几十篇优秀作品可谓优中选优 ,分析、点评 切中肯綮,尤其是对人物故事、《一知半解》、《家 庭》和《知音》 人物采写的评论,颇多借鉴之处。

 本书是目前国内少有的全面论述人物新闻采写技 巧的专著。

主编推荐
章玉兴,高级编辑,大学毕业即进入新闻界,一干至今。先后就职于甘肃日报社、科技日报社,发表新闻报道2000余篇,出版专著《报刊发行学》。现为《科技文摘报》总编辑。

精彩内容
   《人物新闻采访与写作》:
  3.消息中的描写
  现在,消息中的描写越来越多,因为描写更能形象生动,往往使消息顿然生色,让人喜闻乐见。人物消息中的描写有场景的描写,更多的应该是人物行为、动作、肖像的描写。其中,行为的描写占着突出的位置。请看本书“附编”中《王老汉救下大武汉》一文。这篇稿件刊登于1998年,当年,中国遭遇特大洪水灾害,记者们深入抗洪一线,采写出许多优秀的新闻作品,此稿是其中的佼佼者。这篇报道的主要表现手法,就是描写,对人物行为、动作的描写,尤其是文章的主体部分,也就是第二自然段,几乎全是描写。作者通过采访当时的见证人及王老汉的回忆,复原了当时的情景和过程,将人物的行为、动作一路描写下来,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很有可读性。
  关于这篇报道,笔者还想多说几句。许多媒体报道英雄人物时,经常充斥着不真实的人物“豪言壮语”、人物关键时刻不可能有的所谓思想斗争,还有许多虚妄不实的话,而不是实实在在地描写当时人物的行为、动作。而本文质朴、本色,没有一点同类报道中虚浮、夸张的通病,让读者感到真实、可信,其关键,就在于将所有笔力用于描写和对事实的叙述。我们可以比较一下当年荣获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的另一篇报道抗洪英雄的消息《战士李向群为抗洪抢险捐躯》。在《李向群》一稿中,作者不是用新闻事实来说话,而是自己站出来说。比如段中的“他的事迹在当地军民中引起强烈反响”,末一段中的“公安县的干部群众对李向群的光荣献身感到无比悲痛”,这样的话,太过俗套,似曾相识,许多此类报道中好像都有过;同时,这些话不是叙述的事实,让人感觉是作者的臆断。而《王老汉》一稿,的长处,就在于通篇报道都是现场描写和事实叙述,也就是客观报道,而没有类似的臆断式的语言。《李向群》一稿末段“公安县有关部门向李向群所在部队领导提出,公安人民希望能将李向群烈士安葬在荆江分洪区”,这段话也值得商榷。“代表人民”的话是不能随便说的,却又特别容易或常常被人说,你能代表人民吗?
  你不是人民选举出来的代表,你也没征求大多数人民的意见,你怎么能代表人民呢?让李向群安葬在荆江分洪区,很可能只是“公安县有关部门”提出的,怎么能说是“公安人民希望……”呢?即使是“有关部门”这样向记者介绍,当记者的也不能照本宣科。记者这样照本宣科的结果,只能让自己的作品显得虚妄,不真实。动辄以人民的名义,或以人民的代言人自居,这种做法,广大读者早已十分反感,务必慎用。《李向群》这样的报道,在我们正统的新闻宣传中可谓比比皆是,似乎是在努力塑造一个让我们学习的英雄形象,但结果弄得人物可敬而不可亲,反而与目标南辕北辙。而《王老汉救下大武汉》只写人物的行为,没有刻意“塑造英雄形象”,拔高人物思想,反而让人物显得自然、真实、可亲、可爱,而终会以他为榜样,而“曲线救国”,达到了树立榜样的目的。尤其后一段,介绍王老汉曾横渡长江,还当过抗洪功臣,这些交代告诉读者,王老汉敢于在危机时刻挺身而出,绝不是一时冲动,而是艺高人胆大,让人感觉真实可信,质朴自然。报道结尾,老伴充满自豪的介绍和眼神,将王老汉艺高人胆大、遇事爱出头的个性形象后塑造完成,可谓神来之笔,令人回味无穷。
  西方新闻记者擅长用行为描写表现人物,他们在人物报道中,甚至是人物特稿中,也很少有记者的议论抒情,坚持进行所谓纯客观报道,只是描写人物行为,引述人物语言,而且一般都是直接引语。如本书“附编”中的人物特写《约克·伊万斯今夜值班》就是这样,可以参考。我们倡导朴实的文风,客观地报道,尤其是在消息中,人物消息也不例外。
  在人物消息中,肖像描写用得较少,多数也不太成功。如2012年8月18日新华社播发的人物通讯《丈量科研路/点亮中国心——记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张学记》的开头:“眼前的张学记教授,中等身材,戴着眼镜,学者风度。”这样的描写毫无个性和特点,还不如没有。但是,出色而传神的肖像描写,的确能为报道倍添光彩。美国底特律《自由新闻》发表的一篇尼尔·夏恩撰写的消息《“老报童”罗伊去世了》,报道了该报一个老报童罗伊·迈尔斯平凡却兢兢业业的一生。其中关于罗伊的肖像描写令人难忘: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