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现货新书 媒介载道传媒伦理研究 9787511700483 郑根成 著
全新正版现货,以书名为准,放心购买,购书咨询18931383650朱老师
¥
26.3
6.7折
¥
39
全新
库存10件
作者郑根成 著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ISBN9787511700483
出版时间2009-10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9元
货号20712847
上书时间2024-10-14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传媒伦理是系统地研究“道德善”的大众传媒当如何履行其职责、大众传媒是否符合它的应当以及媒介从业人员在其媒介行为中对善与恶、正当与不正当的认识与抉择等问题的学科。与人们实际生活相关的是,传媒伦理也试图界定那些构成价值与生活规范的,被作为个体、群体或文化共同体的人们所共同认可的原则性的内容。传媒自由主义与传媒的社会责任理论是传媒在两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伦理理念。传媒自由主义强调的是“表达”本身,强调自由的表达的正当性,自然权利、理性、民主是它在反对封建专制集权统治的运动中所倡导的主流价值,这为新兴的资产阶级指明了反封建专制的价值方向。但是,自19世纪以来,随着反封建集权主义战争的胜利,传媒自由却迅速泛滥,成为困扰自由的一大社会公害。于是,19世纪中期,社会责任理论顺势而生。社会责任理论并不是传媒自由理论的反面,事实上,它是传统的自由主义理论的一种演变形态,它以强调大众传媒的自由是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为特征,它立足于承认自由是人类不可剥夺的权利,同时,又坚持传媒自由必须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的原则。社会责任理论试图确立责任对传媒自由的意义,这是对自由的修正与确证,是一种理论的革新。社会责任理论在自由主义新闻理论濒临衰败的当口,及时地批评和弥补了这一理论的缺失,在指出了传媒自由遭遇危机的症结所在的同时,也指明了它的历史发展方向。
虽然,从理论上看,大众传媒具有重要的道德功能,它能通过反映道德舆论,形成道德舆论并进而引导道德舆论。换言之,大众传媒可以通过舆论的力量来维持社会道德,影响社会道德,并进而推动社会道德的进步与发展。但在现实生活中,当前的大众传媒却在很多方面都有违于道德:其一,新闻报道中新闻失实与把新闻真实性原则*化的情况同样严重,在“有闻必录”与新闻失实的两个*中,很多新闻报道忽视了人文关怀的立场与对真相意义的责任。其二,传媒娱乐化则完全是对传媒娱乐功能的异化,放大了娱乐在传播媒介中的地位,放大了人情味、趣味性等因素,从而偏离了传媒娱乐功能的初衷。更为严重的问题是,当前的传媒娱乐化在媒介经济伦理问题、人文关怀及社会价值观的引导等问题上严重背离了社会伦理与道德的轨道。其三,在传媒市场化的进程中,随着大众传媒的身份由单一舆论引导者向身兼舆论引导者与经济创收者的双重身份的转变,受众也从传统传播体制下的社会主义公民转而成为市场体制中信息消费者,而传媒则把自身完全等同于市场体制中的生产商。这种理念变化在传媒实务上的后果就是大众传媒在审美情趣上走向了彻底媚俗化,并日淡漠了社会责任意识。作为传媒市场逻辑下必然结果的传媒集团化也同样没有摆脱道德的困境:竞争并没有必然地带来发展,更为严重的是,在传媒集团化进程中,传媒集团对媒介的操纵还导致媒介独立受到了极大威胁。其四,虽然中国的现代性是一项尚未完成的工程,而后现代是一个与当代中国思想事实基本无关的文化概念,但当前我国的大众传媒却在各个层面都凸显出了西方后现代性理论的诸多特点。传媒的后现代化全面压制哲学理性空间的同时,还彻底解构了传统道德权威及其价值体系,这使得刚刚起步的新的道德价值体系建构性的工程又变得遥遥无期。但事实上,我们并不曾生活于一个所谓的后现代社会之中,因此,当前中国的道德重建工程以及传媒本身之道德构建的社会基础就应当是现实的现代性的社会,而不是语焉不详的后现代性社会。也就是说,现代性才是我们在当前社会道德重建中应当采取的态度或立场,也是当代传媒应有的道德立场!回归理性——回归现代性因此便成了我们重建社会道德及构建当代中国传媒道德的应然选择。
在媒体道德建设问题上,要避免职业主义与道德中心主义的立场。而且,当前的媒体道德建设问题,应当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及随之而来的社会道德重建工程中寻求整体性的理解与把握。在这个题域下,媒介素养的培育与提升、传媒立法的完善、学科建设与交流等,都是当代我国媒体道德建设中都应考察到的维度。由于我国当前的传媒伦理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许多基础理论问题尚没有得到系统解决。因此,在传媒伦理的原则与规范建构问题上也步入了一些误区,国外传媒伦理研究中的“波特模式”是一个有益的启示;另外,国外传媒伦理研究从传统文化中找寻原则与规范建构资源的思路也值得我们借鉴。
作者简介
郑根成,湖南耒阳人,浙江财经学院伦理研究所副教授,博士。近年来主要从事传媒伦理、经济伦理研究;主持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一项,厅级科研项目四项;在《哲学动态》、《伦理学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其中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目录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1.媒介社会
2.媒介文化批判
3.媒介研究的伦理学进路及其必要性
二、我国传媒伦理研究现状及其与国外传媒伦理研究的比较与启示
1.我国传媒伦理研究现状
2.我国传媒伦理研究与国外传媒伦理学研究的比较与启示
三、基本思路
1.基本思路
2.主要内容
四、传媒伦理研究的意义
五、研究方法
六、可能的创新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上篇 传媒伦理理论基础
章 媒介当载道——传媒伦理及其必要性与可能性研究
节 传媒伦理——一个亟待界定的概念
1.传媒伦理的初步界定及其不足
2.传媒伦理界定
第二节 传媒伦理的必要性研究
1.大众传媒的社会伦理角色
2.社会转型时期道德重建的吁求
3.传媒伦理缺失的改造需要
第三节 传媒伦理的可能性研究
1.道德作为一种资源
2.道德议程设置
第二章 从自由与到责任——大众传媒的伦理理念变迁
节 传媒自由的历史及其道德解读
1.传媒自由思想的历史演变
2.传媒自由的道德解读
3.传媒自由与传媒道德的冲突
第二节 自由主义的补充、修正与确证——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理论
1.传媒的社会责任理论的兴起及其理论基础
2.社会责任理论的理论与实践困境
第三节 自由而负责的大众传媒
1.自由的大众传媒的责任框架
2.大众传媒社会责任理论的意义
中篇 大众传媒的道德现状及伦理反思
第三章 恐怖真相——新闻真实性的哲学解读及其伦理维度
节 新闻真实性及其新闻学解读
1.真实性的新闻学解读
2.新闻必须真实
第二节 新闻真实性的哲学解读及其伦理维度
1.新闻真实性的哲学解读
2.新闻真实性的道德现状
第四章 信息与娱乐——传媒娱乐化的伦理反思
第五章 体制之痛——传媒市场化、集团化的伦理考察
第六章 无根的后现代性——当代中国传媒后现代化及其伦理困境
下篇 媒体道德建设的伦理思考
第七章 媒体道德建设的应有维度
第八章 传媒伦理的原则与规范取向探析
参考资料
后记
内容摘要
传媒伦理是系统地研究“道德善”的大众传媒当如何履行其职责、大众传媒是否符合它的应当以及媒介从业人员在其媒介行为中对善与恶、正当与不正当的认识与抉择等问题的学科。与人们实际生活相关的是,传媒伦理也试图界定那些构成价值与生活规范的,被作为个体、群体或文化共同体的人们所共同认可的原则性的内容。传媒自由主义与传媒的社会责任理论是传媒在两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伦理理念。传媒自由主义强调的是“表达”本身,强调自由的表达的正当性,自然权利、理性、民主是它在反对封建专制集权统治的运动中所倡导的主流价值,这为新兴的资产阶级指明了反封建专制的价值方向。但是,自19世纪以来,随着反封建集权主义战争的胜利,传媒自由却迅速泛滥,成为困扰自由的一大社会公害。于是,19世纪中期,社会责任理论顺势而生。社会责任理论并不是传媒自由理论的反面,事实上,它是传统的自由主义理论的一种演变形态,它以强调大众传媒的自由是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为特征,它立足于承认自由是人类不可剥夺的权利,同时,又坚持传媒自由必须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的原则。社会责任理论试图确立责任对传媒自由的意义,这是对自由的修正与确证,是一种理论的革新。社会责任理论在自由主义新闻理论濒临衰败的当口,及时地批评和弥补了这一理论的缺失,在指出了传媒自由遭遇危机的症结所在的同时,也指明了它的历史发展方向。
虽然,从理论上看,大众传媒具有重要的道德功能,它能通过反映道德舆论,形成道德舆论并进而引导道德舆论。换言之,大众传媒可以通过舆论的力量来维持社会道德,影响社会道德,并进而推动社会道德的进步与发展。但在现实生活中,当前的大众传媒却在很多方面都有违于道德:其一,新闻报道中新闻失实与把新闻真实性原则*化的情况同样严重,在“有闻必录”与新闻失实的两个*中,很多新闻报道忽视了人文关怀的立场与对真相意义的责任。其二,传媒娱乐化则完全是对传媒娱乐功能的异化,放大了娱乐在传播媒介中的地位,放大了人情味、趣味性等因素,从而偏离了传媒娱乐功能的初衷。更为严重的问题是,当前的传媒娱乐化在媒介经济伦理问题、人文关怀及社会价值观的引导等问题上严重背离了社会伦理与道德的轨道。其三,在传媒市场化的进程中,随着大众传媒的身份由单一舆论引导者向身兼舆论引导者与经济创收者的双重身份的转变,受众也从传统传播体制下的社会主义公民转而成为市场体制中信息消费者,而传媒则把自身完全等同于市场体制中的生产商。这种理念变化在传媒实务上的后果就是大众传媒在审美情趣上走向了彻底媚俗化,并日淡漠了社会责任意识。作为传媒市场逻辑下必然结果的传媒集团化也同样没有摆脱道德的困境:竞争并没有必然地带来发展,更为严重的是,在传媒集团化进程中,传媒集团对媒介的操纵还导致媒介独立受到了极大威胁。其四,虽然中国的现代性是一项尚未完成的工程,而后现代是一个与当代中国思想事实基本无关的文化概念,但当前我国的大众传媒却在各个层面都凸显出了西方后现代性理论的诸多特点。传媒的后现代化全面压制哲学理性空间的同时,还彻底解构了传统道德权威及其价值体系,这使得刚刚起步的新的道德价值体系建构性的工程又变得遥遥无期。但事实上,我们并不曾生活于一个所谓的后现代社会之中,因此,当前中国的道德重建工程以及传媒本身之道德构建的社会基础就应当是现实的现代性的社会,而不是语焉不详的后现代性社会。也就是说,现代性才是我们在当前社会道德重建中应当采取的态度或立场,也是当代传媒应有的道德立场!回归理性——回归现代性因此便成了我们重建社会道德及构建当代中国传媒道德的应然选择。
在媒体道德建设问题上,要避免职业主义与道德中心主义的立场。而且,当前的媒体道德建设问题,应当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及随之而来的社会道德重建工程中寻求整体性的理解与把握。在这个题域下,媒介素养的培育与提升、传媒立法的完善、学科建设与交流等,都是当代我国媒体道德建设中都应考察到的维度。由于我国当前的传媒伦理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许多基础理论问题尚没有得到系统解决。因此,在传媒伦理的原则与规范建构问题上也步入了一些误区,国外传媒伦理研究中的“波特模式”是一个有益的启示;另外,国外传媒伦理研究从传统文化中找寻原则与规范建构资源的思路也值得我们借鉴。
主编推荐
郑根成,湖南耒阳人,浙江财经学院伦理研究所副教授,博士。近年来主要从事传媒伦理、经济伦理研究;主持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一项,厅级科研项目四项;在《哲学动态》、《伦理学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其中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精彩内容
上篇 传媒伦理理论基础
章 媒介当载道——传媒伦理及其必要性与可能性研究
传媒伦理研究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对于民主社会来说,真正开放而自由的意见市场及有效的信息流通是至关重要的,而大众传媒则恰是这二者主要的提供者。而媒介的违反道德运作则会导致人们对它的不信任并进而导致民主体系的崩溃。
节 传媒伦理——一个亟待界定的概念
1.传媒伦理的初步界定及其不足
通常情况下,传媒伦理学被认为是应用伦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但由于传媒伦理同时也关涉到权利与政治等问题,因此也有学者把它归类于社会哲学的一部分。但究竟如何定义传媒伦理学,则是一个尚未完成的工作。事实上,在我国当前的传媒伦理研究中,至今尚没有一个关于“传媒伦理”的定义,学者们只是在研究新闻伦理、网络伦理、信息伦理等传媒专业领域的伦理问题时作了些初步的界定工作。
关于新闻伦理,一种意见认为,新闻伦理是研究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的学问。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