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新正版现货 国际防扩散体系中的非正式机制 9787208095397 刘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全新正版现货 国际防扩散体系中的非正式机制 9787208095397 刘

正版新书现货

16.52 5.9折 28 全新

仅1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宏松著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8095397

出版时间2011-0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230页

字数99999千字

定价28元

货号R_6757805

上书时间2024-01-04

黎明书店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国际防扩散体系中的非正式机制
定价:28元
作者:刘宏松著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1-01
ISBN:9787208095397
字数:202000
页码:23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为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国际社会建立了一系列的国际机制,形成了多层级的国际防扩散体系。根据成员国之间的承诺关系属性,国际机制可以分为正式机制和非正式机制。成员国之间是否意图在相互之间建立有法律约束力的权利与义务关系,是正式机制与非正式机制的本质区别。根据这一区分标准,第二层级的多边出口控制机制和第三层级的防扩散安全倡议属于非正式机制。为什么第二和第三层级的防扩散机制选择非正式的制度形式?非正式的制度特征对这些机制的有效性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本书的研究发现,非正式防扩散机制的形式选择并不是出于对共同问题取得优解决效果的需要,而是国内层次和国际层次的激励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非正式防扩散机制虽然在实践中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有效性,但这些机制的非正式性带来的局限性也制约了其有效性的提升。
内容提要
根据成员国之间的承诺关系属性,国际机制可以分为正式机制和非正式机制。成员国之间是否意图在相互之间建立有法律约束力的权利与义务关系,是正式机制与非正式机制的本质区别。为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国际社会建立了一系列国际机制,形成了多层级的国际防扩散体系:层级包括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和禁止生物武器公约,属于正式机制;第二层级为多边出口控制机制,第三层级为防扩散安全倡议,属于非正式机制。为什么第二和第三层级的防扩散机制是非正式的制度形式?非正式的制度特征对这些机制的有效性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本书通过研究发现,非正式防扩散机制的形式选择并不是出于对共同问题取得优解决效果的需要,而是国内层次和国际层次的激励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非正式防扩散机制虽然在实践中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有效性,但这些机制的非正式性的局限性也制约了其有效性的提升。
目录
丛书总序导论  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相关文献的回顾  第三节  本书的研究方法  第四节  本书的结构安排章  正式与非正式国际机制的概念辨析  节  国际机制研究的兴起及原因  第二节  国际机制概念的重新定义  第三节  国际机制的类型区分:正式的与非正式的  本章小结第二章  国际防扩散体系中的非正式机制  节  多边出口控制机制及其非正式性判定  第二节  防扩散安全倡议及其非正式性判定  本章小结第三章  非正式防扩散机制的形式选择  节  已有的理论解释及其不足  第二节  国家选择非正式国际机制的基本动因  第三节  解释非正式防扩散机制的形式选择  本章小结第四章  非正式防扩散机制的有效性  节  多边出口控制机制的有效性  第二节  防扩散安全倡议的有效性  本章小结第五章  非正式防扩散机制的局限与困境  节  多边出口控制机制的局限与困境  第二节  防扩散安全倡议的局限与困境  本章小结结论  节  研究总结  第二节  非正式机制有效性的进一步讨论  第三节  政策含义参考文献后记
作者介绍
刘宏松,1980年7月出生于四川泸州。1998年考入复旦大学就读国际政治专业,2002年6月获法学学士学位。同年9月起在复旦大学连续攻读国际政治硕士和博士学位,2008年1月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为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外交事务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制度、中
序言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