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新正版现货 不对称和标记论 9787100112703 沈家煊著 商务印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全新正版现货 不对称和标记论 9787100112703 沈家煊著 商务印书

正版新书现货

16.45 4.7折 35 全新

库存24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沈家煊著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112703

出版时间2015-0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定价35元

货号R_8556356

上书时间2024-01-03

黎明书店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不对称和标记论
定价:35元
作者:沈家煊著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15-07-01
ISBN:978710011270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简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借鉴语言类型学、语用学、篇章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成果,用新的“标记理论”对汉语语法的各种对称和不对称现象做出统一的描写和解释,证明语言的结构与演化跟语言的使用和人的认知方式密切关联。
目录
章  理论前提和方法1.1  语言中的不对称现象1.2  描写和解释1.3  功能主义的语言观1.4  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的结合1.5  将汉语纳入世界语言的变异范围第二章  标记论2.1  传统的标记理论2.2  新的标记理论2.2.1  “相对模式”和“关联模式”2.2.2  标记模式和“蕴含通性”2.2.3  标记模式和“语法等级”2.2.4  标记模式和“典型范畴”2.3  有标记项和无标记项的判别标准2.4  标记模式形成的原因2.4.1  语用原因2.4.2  认知原因2.5  语言的演变和标记模式第三章  肯定和否定的不对称3.1  否定的有标记性3.2  肯定句和否定句中名词宾语的所指3.3  肯定范围和否定范围的不对称3.4  信息流中的肯定句和否定句第四章  无标记否定和有标记否定4.1  两种否定4.2  适量准则4.3  “衍推义”和“隐涵义”的否定4.4  “预设义”的否定4.5  语序和否定辖域第五章  “差不多”和“差点儿”5.1  “差不多”和“差点儿”的异同5.2  肯定和否定的不对称5.2.1  “衍推”和“隐涵”5.2.2  “背衬衍推”和“前突衍推”5.3  “差点儿”的定向性第六章  极性词的肯定和否定6.1  极性词在肯定句和否定句中的分布6.2  “否定量域”和“适量准则”6.3  “常规推理”和“正负颠倒”6.4  非现实句和否定句的互通性6.5  极性词的否定和词序6.6  标记模式和“正常期待”第七章  肯定与否定对立的消失7.1  心理期待的正负值7.1.1  “一会儿”和“不一会儿”7.1.2  “除非”7.1.3  “差点儿”和“差点儿没”7.2  语用原则和“好不”7.2.1  “礼貌原则”和褒贬词7.2.2  反语的语用法7.2.3  副词“好不”的语法化过程7.3  “判断语词”和双重否定7.3.1  双重否定和否定词移位的两种结果7.3.2  “判断语词”的语义强度7.3.3  交际策略上的解释第八章  反义词的标记模式8.1  反义词的不对称8.2  反义词的种类8.2.1  “相反词”和“相对词”8.2.2  三类“相对词”8.2.3  反向词8.3  反义词的标记模式8.3.1  反义词的有标记项和无标记项8.3.2  有标记和无标记的对立程度8.3.3  反义词有无标记项的组配8.4  常规和标记模式8.4.1  逻辑上的肯定项和否定项8.4.2  认知上的肯定项和否定项8.4.3  评价上的肯定项和否定项8.4.4  倾向常规第九章  主语和宾语的不对称9.1  主宾语不对称现象9.2  施事和受事的不对称9.2.1  主宾语不对称跟语义有关9.2.2  主宾不对称和施受不对称9.2.3  施事和受事都是典型范畴9.2.4  受事主语句的“关联标记模式”9.3  话题和焦点的不对称9.3.1  典型的主语是话题9.3.2  宾语和自然焦点9.4  汉语句子的主语9.5  主宾语不对称的本质第十章  词类和句法成分的标记模式10.1  汉语词类问题上的两难处境10.2  词类和意义10.3  词类的典型理论和连续0.4  词类和句法成分的标记模式10.4.1  词类的语义特征10.4.2  词类的语用功能10.4.3  关联标记模式10.5  标记模式的证据10.5.1  名词做谓语、状语和定语10.5.2  动词做状语、定语和主宾语10.5.3  形容词做主宾语和状语第十一章  形容词句法功能的标记模式11.1  形容词问题11.2  “的”字的分合11.3  形容词句法功能的标记模式11.4  形容词跟相关名词之间的标记模式11.5  结论第十二章  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对称和不对称12.1  形义间的扭曲关系12.2  语言演变和扭曲关系12.2.1  轻重音和语义的扭曲关系12.2.2  形式和意义演变的不同步12.3  “象似性”和“元标记模式”12.4  结束语:语言的对称与不对称参考文献术语索引
作者介绍

序言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