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文化与社会十五讲(第2版)
¥
12
2.4折
¥
49
全新
仅1件
作者袁明 编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5
版次2
装帧平装
货号18
上书时间2025-01-02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袁明 编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5-05
-
版次
2
-
ISBN
9787301257807
-
定价
4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00页
-
字数
398千字
-
丛书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
- 【内容简介】
-
在中国现代化的道路上,美国因素具有全方位的影响。深入了解美国,是一代代为中华崛起而奋斗之士无法回避的课题。《美国文化与社会十五讲》在北京大学十几年来深受欢迎的全校通选课“美国文化与社会”讲稿基础上整理而成,就众多读者普遍关心的美国历史、文化和政治、经济、社会诸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讲解,介绍了美国特色,为“中国人看美国”提供了全面而新颖的视角。
- 【作者简介】
-
袁明,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研究中心主任。1983—1985年在美国伯克利大学进修访问,1989—1990年以高级访问学者身份赴英国牛津大学,1993年赴美国佐治亚州卡特中心担任高级研究员。1995年后曾担任美国华盛顿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1998—2004年任美国纽约亚洲协会理事。2004年当选为美国纽约外交关系委员会国际顾问。2007年当选为联合国基金会中国理事。
- 【目录】
-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总序/
第二版前言袁明/
2003年版前言袁明/
第一讲 中国人看美国袁明/
一 中美交往的历史遗产/
二 众口纷纭话美国/
三 美国的特色和传统/
四 面对未来/
第二讲 美国历史李剑鸣/
一 美国历史的基本脉络/
二 美国“崛起”的神话与实际/
三 美国种族、族裔与文化的多样性/
四 美国民主的基本历史经验/
第三讲 美国社会发展中的种族与少数族群问题马戎/
一 问题的由来/
二 几个相关的重要概念/
三 美国的人口结构/
四 美国社会各种族族群之间的结构性不平等/
五 美国种族关系发展的三个阶段/
六 美国当今种族和族群关系的特点/
第四讲 美国宪法的价值观探讨王锡锌/
一 引言:美国宪法的理想与现实/
二 宪法作为一种文化载体:美国宪法的宗教、文化和政治哲学基础/
三 美国1787年宪法的诞生:自由与秩序的妥协/
四 什么样的宪法:美国宪法的基本内容/
五 宪法与公民自由权:《权利法案》中的个体自由权/
六 平等权与宪法/
七 宪法的长寿之道及其对于“自由/平等”之争的意味/
第五讲 美国的政治制度与政党政治李永辉/
一 宪法与政治制度/
二 政党的产生、发展与功能/
三 美国政党制度的特点/
四 两党制与两大政党/
五 政党的衰落与复兴/
六 美国政党政治面临的新挑战:政治极化、政治僵局与政治衰败/
第六讲 美国的经济状况与政治抉择朱文莉/
一 美国经济的现状与问题/
二 解决经济问题的地方政策实践/
三 全国层面的政策僵局/
第七讲 美国的科学与大学汤超/
一 美国早期科学与革命/
二 美国的大学/
三 美国的科学机构/
结语/
第八讲 美国的新闻与传播范士明/
一 新闻媒体对美国社会的渗透/
二 美国的自由主义新闻理念/
三 美国新闻传播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四 美国新闻传播事业的格局和特点/
五 美国的新闻媒体和政府的关系/
第九讲 美国文学毛亮/
一 “民主的文学”/
二 美国文学研究中的三组概念/
三 清教时期的美国文学/
四 独立革命和建国时期的美国文学/
五 美国的“文艺复兴”/
六 美国文学传统的个体性与普世性/
第十讲 美国电影本纪戴行钺/
一 好莱坞传统/
二 枭雄的人生轮回/
三 间谍的心理迷踪/
四 美国电影新格局/
五 欧亚的抗衡/
六 电影题材中性化/
七 刀光剑影中的同质化/
八 叙事手段R级化/
第十一讲 美国的宗教赵梅/
一 美国的宗教概况/
二 美国的宗教历程/
三 美国的政教关系/
四 宗教在美国社会中的作用/
结语/
第十二讲 美国的图书馆侯颖丽/
一 概览/
二 精神与理念/
三 数字时代的挑战与应对/
结语/
第十三讲 美国外交贾庆国/
一 影响美国外交的主要因素/
二 早期的美国外交:孤立主义/
三 迟疑的转型:从孤立主义到国际主义/
四 游离于单边主义和多边主义之间的美国外交/
第十四讲 美国与东亚的关系张小明/
一 分析的视角/
二 美国与东亚关系的缘起及其早期的发展/
三 美西战争与美国在东亚的扩张/
四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与东亚关系/
五 冷战时期美国与东亚关系/
六 冷战后美国与东亚关系/
七 美国与东亚关系的未来走向/
第十五讲 中美相互形象与中美关系王缉思/
一 研究国家间相互形象(mutual image)的意义和方法/
二 中美相互间的正面形象/
三 中美认知差距和误解/
四 中美相互了解程度的差距/
结语/
后 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