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动画技法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原动画技法

正版现货

21.8 5.0折 43.5 九五品

库存2件

上海浦东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虎

出版社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11

版次1

装帧其他

货号31249

上书时间2024-05-21

星星书吧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书    名】 原动画技法
【书    号】 9787562920205
【出 版 社】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丛 书 名】 高等院校职业技术教育动画专业系列教材
【作    者】 李虎
【出版日期】 2003-11-01
【版    次】 1-1
【开    本】 16开
【页    码】 127
【定    价】 43.50元

【内容简介】 
动画是一门富于灵性的综合艺术,除了精妙的艺术,还要有精彩的创造,精湛的技术,精深的文化积淀;正如古人云:超乎象外,得其寰中。

【目录】 
第*章动画片中的原动画
第*节原动画的概念
第二节动画片制作流程简述
第三节原动画在动画片制作流程中的作用
第二章动画技法
第*节动画工作的顺序.方法和要求
第二节动画线条和线条训练
第三节中间线画法
第四节等分中间画技法
第五节中间画对位技法
第六节形象转面动画技法
第七节曲线运动动画技法
第八节各类动体运动规律动画技法
第三章原画创作的技术要领
第*节原画创作的顺序
第二节研究分镜头台本
第三节掌握镜头画面设计稿
第四节熟悉角色造型和人物性格
第四章原画的动作分析与设计
第*节原画的动作分析
第二节原画分层
第三节力学原理在原画中的应用
第四节动作设计的基本规律
第五节动作的时间把握
第六节动作设计中的夸张技巧
出版说明
前言
第1章通信网概述
1.1通信网的类型
1.1.1业务网
1.1.2传送网
1.1.3支撑网
1.2通信网的体系结构
1.2.1网络协议及其功能
1.2.2OSI参考模型
1.2.3TCP/IP协议模型
1.2.4IP网络的体系结构
第2章电话网
2.1电话网的结构
2.1.1电话网的拓扑结构
2.1.2电话网的等级制结构
2.2电话网的路由选择
2.2.1分级路由选择
2.2.2动态无级路由选择
2.3电话网的节点设备
2.3.1程控交换机结构
2.3.2程控交换机硬件系统
2.3.3程控交换机软件系统
2.3.4程控交换机接口
2.4电话网的传输规划
2.4.1参考当量和传输损耗及其分配
2.4.2误码时间率及其分配
第3章分组交换网络
3.1分组交换原理
3.1.1数据交换方式
3.1.2数据报和虚拟电路
3.1.3三种交换方式的比较
3.2统计时分复用技术
3.3物理层协议
3.4数据链路控制
3.4.1数据链路层协议的功能
3.4.2滑动窗口协议
3.4.3差错控制协议
3.4.4高级数据链路控制协议
3.5路由选择.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
3.5.1路由选择方法
3.5.2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
3.6X.25分组交换网
3.6.1X.25建议
3.6.2X.25分组交换网的结构
3.6.3DPN-100型分组交换机和网络拓扑
3.7帧中继网
3.7.1帧中继的特点
3.7.2帧中继提供的业务
3.7.3帧中继协议
3.7.4帧中继交换和控制
3.7.5帧中继网的结构和组成
3.8ATM网络
3.8.1ATM技术概述
3.8.2ATM协议
3.8.3ATM和帧中继网的互通
第4章IP电话网络
4.1IP技术基础
4.1.1TCP/IP分层体系
4.1.2IP概述
4.1.3IP路由技术
4.2IP电话的基本原理
4.2.1IP电话发展简史
4.2.2IP电话的四种方式
4.2.3IP电话的基本过程
4.2.4IP电话系统的组成
4.2.5IP电话与传统电话的比较
4.3IP电话网络结构
4.3.1网络体系结构
4.3.2IP电话网组网方式
4.4IP电话的关键技术
4.4.1语音编码
4.4.2信令技术
4.4.3实时传输技术
4.5IP电话服务质量
4.5.1服务质量的要求
4.5.2改善IP电话质量的技术
第5章数字传送网
5.1数字传输系统
5.1.1PDH和SDH的特性
5.1.2SDH的帧结构
5.1.3复用和映射
5.2SDH网元设备
5.2.1SDH设备一般化逻辑框图
5.2.2主要SDH网元设备
5.2.3我国SDH传送网结构
5.3传送网的概念
5.3.1传送网的功能结构
5.3.2传送网的分层与分割
5.3.3SDH传送网的分层
5.4SDH传送网的保护
5.4.1SDH传送网的拓扑结构
5.4.2SDH传送网的保护方式
第6章公共信道信令网
6.1电话网信令信号
6.1.1电话网通路的建立过程的信令
6.1.2电话网的信令分类
6.2随路信令
6.2.1随路型线路信令
6.2.2随路型记发器信令
6.3No.7信令网的结构和功能
6.3.1No.7信令网的结构
6.3.2公共信道信令网的工作方式
6.3.3No.7信令网的功能
6.4No.7信令系统的协议
6.4.1No.7信令系统协议层次结构
6.4.2信令数据链路级
6.4.3信令链路功能级
6.4.4信令网功能级
6.4.5电话用户部分
6.5数字用户环路1号信令DSSI
6.5.1DSSI的协议
6.5.2电路交换呼叫过程
6.6信令网的规划
6.6.1信令网的容量
6.6.2全国No.7信令网的结构和组网
6.6.3本地No.7信令网组网时应考虑的主要问题
6.6.4信令网和电话网之间的关系
第7章数字同步网
7.1同步的基本概念
7.2滑码及滑码率的计算
7.2.1滑码的产生
7.2.2滑码率的计算
7.2.3滑码的影响
7.2.4滑码率的分配
7.3网同步的方法
7.4同步网的时钟等级和时钟源
7.4.1主从同步网时钟的等级
7.4.2时钟信号源的产生
7.5网同步的技术指标和要求
7.5.1时钟的技术指标
7.5.2基准时钟的定时特性
7.5.3从节点时钟的定时特性
7.6BITS及其在同步网中的应用
7.6.1BITS的时钟供给范围
7.6.2BITS的组成
7.7同步网的规划和建设
7.7.1全国同步网的规划
7.7.2SDH传送网的同步规划
7.7.3同步状态信息的应用
第8章电信管理网TMN
8.1TMN概述
8.1.1TMN的基本概念
8.1.2TMN的组成
8.1.3TMN的功能结构
8.1.4TMN的物理结构和接口
8.1.5TMN管理功能的分层模型
8.1.6TMN的管理功能
8.1.7TMN的管理模型
8.2TMNQ3接口协议
8.2.1Q3接口的低层协议
8.2.2Q3接口的高层协议
8.3TMN的管理信息模型
8.3.1管理信息模型概述
8.3.2被管对象及其特性
8.3.3被管对象类及其继承关系
8.3.4被管对象实例的包含关系和命名
8.3.5根据GDMO对被管对象的定义
8.3.6管理信息库
8.4数字传送网的管理
8.4.1SDH管理子网.SDH管理网的结构和关系
8.4.2SDH嵌入控制信道(ECC)协议栈
8.4.3SDH的管理信息模型
8.4.4传送网网管系统的开发
8.5计算机互联网的管理
8.5.1计算机互联网管理概述
8.5.2SNMP协议
8.5.3SNMP,CMOT和OSI管理协议的比较
8.6基于CORBA的网络管理
8.6.1CORBA概述
8.6.2基于CORBA的TMN
8.6.3TMN和CORBA的融合
第9章接入网
9.1接入网概述
9.1.1接入网的定义和界定
9.1.2接入网的模型
9.1.3接入网技术的分类
9.2接入网的接口
9.2.1接口类型
9.2.2V5接口
9.2.3VB5接口
9.3IP接入网
9.3.1IP接入网的参考模型
9.3.2IP接入网的数据链路层协议
9.3.3IP接人方式
9.4铜双绞线上的宽带接人技术
9.4.1xDSL技术分类
9.4.2xDSL调制技术
9.4.3HDSL接入技术
9.4.4ADSL接入技术
9.4.5HomePNA技术
9.5光纤接入网技术
9.5.1光纤接入网概述
9.5.2有源光纤网络接人技术
9.5.3无源光纤网络接人技术
9.6以太网接入技术
9.6.1以太网接入技术概述
9.6.2以太网接人的解决方案
9.6.3基于以太网技术的宽带揍人网的网络结构
9.6.4社区以太网宽带接人方案
第10章通信网分析
10.1网络拓扑分析
10.1.1网络和图
10.1.2图的运算
10.1.3树
10.1.4图的矩阵表示
10.1.5*小生成树
10.2*短路径算法
10.2.1Dijksua算法
10.2.2Floyd算法
10.3排队论基础
10.3.1排队模型基本概念
10.3.2泊松过程
10.3.3M/M/1排队模型
10.3.4M/M/m排队
10.4电路交换网分析
10.4.1呼损系统
10.4.2溢呼系统
10.5分组交换分析
10.5.1节点时延
10.5.2端一端平均时延
10.5.3分组交换吞吐量
10.6多址接人系统的分析
10.6.1ALOHA技术
10.6.2CSMA技术.CSMA/CD技术
10.6.3多址接人系统的性能
第11章下一代网络(NCN)技术
11.1下一代网络概述
11.1.1下一代网络的产生背景
11.1.2下一代网络的定义
11.1.3下一代网络的特点
11.1.4下一代网络的体系结构
11.2软交换技术
11.2.1支撑下一代网络的关键技术概述
11.2.2软交换技术概述
11.2.3软交换的特点
11.2.4软交换的功能结构
11.2.5软交换的主要应用
11.3网关技术
11.3.1媒体网关
11.3.2媒体网关控制器
11.3.3信令网关
11.4下一代网络中的主要协议介绍
11.4.1H.248/Megaco协议
11.4.2SIP协议
11.4.3BICC协议
11.4.4SIGTRAN协议
11.5下一代网络实例
缩略语
参考文献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虎
  • 出版社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3-11
  • 版次 1
  • ISBN 9787562920205
  • 定价 43.5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其他
  • 纸张 其他
  • 页数 127页
【内容简介】
近年来,我国的动画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有很多的高校纷纷开办此专业。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朋友,积极投身到动画艺术专业的学习和创作中去。为了能更好地充实此专业的学科理论及实践知识,从而能更有效地为朋友们的学习提供帮助,在我院院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编写了这样一本专业性较强的书籍,以满足当前的教学需要。

  在不多的此类书籍中,本书具有突出的特点。实践性强,是其特点之一。针对动画创作中的原动画的创作及制作原理,由浅入深,做了深入的介绍。同时通过大量案例加以说明,使得广大动画爱好者更容易理解掌握。这应该是一本有效的学习动画知识的工具书。

  本书汇聚了我院三位专业老师多年从事动画教学、教研工作所积累的宝贵经验和心得体会,注重时效性,将传统动画中的一些过时的技术工艺做了删减。着重介绍了近些年来技术变革后的新形势下本专业的工艺特点。同时,配以大量世界优秀动画影片中的经典画面,大大增强了阅读的直观性和视觉的可视性。本书虽酝酿了多年,但编写时间仅一个月。在短短的编写时间里,编著人员付出了极大的辛劳,同时,也得到了汇佳动画学院全体师生及校领导的大力支持。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