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条件养育
  • 无条件养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无条件养育

正版现货

14.9 5.0折 29.8 九五品

库存2件

上海浦东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艾尔菲·科恩 著;小巫、耿丹 译

出版社天津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6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877825

上书时间2024-05-20

星星书吧

十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书    名】 无条件养育
【书    号】 9787530967362
【出 版 社】 天津教育出版社
【作    者】 (美) 艾尔菲·科恩  著
【出版日期】 2012-06-01
【开    本】 16开
【页    码】 248
【定    价】 29.80元

【编辑推荐】 
《无条件养育》着眼于这样一个区别——家长对于孩子的爱到底是出于“他们做了什么”还是因为“他们是谁”。前者是有条件的爱,意味着孩子只有在做到家长期望的事或是达到了家长所规定的某些标准之后才可以得到;后者则是无条件的爱:这种爱与孩子做了什么毫无关联,无论他们成功与否,无论他们是否乖巧,无论如何,都毫无保留地给予他们爱。

【内容简介】 
《无条件养育》建议父母以正向均衡的方法取代赏罚教育,这样才能培育出自律、有同理心、身心健康的孩子。现在父母面对教养问题,无不使出浑身解数及口耳相传的一些“好办法”,但都仅仅是治标不治本,尖叫的继续尖叫,狂吼的依然狂吼。作者说这是因为我们太专注于表面的行为本身,我们只看到孩子是否符合我们的期待,符合就奖励,不符合就处罚修正,这都是有条件的爱。本书中作者提出我们必须要放弃这种以爱之名行控制之实的情感勒索教养法。作者坚定地提出父母要无条件养育。

【目录】 
译者序 这很难,但仍值得我们全力以赴
前 言 我们想让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第*章 有条件养育
两种养育模式的理论基础
有条件养育的后果
第二章 爱 给予和撤回
爱的暂停
撤回爱的后果
奖励的失败
并不那么正面的强化
有关“自我评价”的争议
第三章 过度管制
什么样的孩子*听话
两个对立的极端
过激反应、难以享受以及控制的其他代价
第四章 惩罚的伤害
为何惩罚不起作用
第五章 逼向成功
学习
运动
必须运转的小发动机
第六章 是什么遮住了我们的双眼
所见、所闻
所信奉
所感
所惧
第七章 无条件养育原则
第八章 无条件的爱
接近“无条件”
我们应该限制的
我们应该发挥的
远离威胁
远离贿赂
有关“成功”和“失败”
老师与家长共同努力
第九章 孩子的选择
选择的好处
*初发言权与*终发言权
一起做决定
伪抉择
限制的限度
不想做却不得不做
测验
第十章 孩子的视角
有道德的孩子
换位思考
透过孩子的眼睛
附 录 养育模式:涉及文化、阶级和种族的课题
后 记 需要感谢的人

【文摘】 
第*章
  有条件养育
  我
  有时会沾沾自喜地想:身为家长,无论我曾经犯过多少错(而且将来还会继续犯),孩子们都会成长得很好,仅仅因为我真的很爱他们。毕竟,爱可以治愈所有伤口,有了爱就足够了,爱意味着无须道歉,即使你今天早晨曾在厨房对孩子发火。
  这种确定感基于认定世界上存在一种名为“父母爱”的麻醉品,你给予孩子的“父母爱”可多可少。(当然,越多越好。)但如果这种假设实际上过于简单盲目呢?爱孩子的方式有千种万种,并不是所有方式都可取。精神分析学家爱丽丝·米勒通过观察发现:家长对孩子的爱可能会“热情似火,但并非孩子需要的那种爱”。如果这种说法是对的,那么关键问题就不是我们是否、甚至有多爱我们的孩子,而在于我们该如何爱他们。
  一旦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能很快罗列出一长串不同形式的父母爱,再附上哪种方式更好的提议。本书着眼于这样一个区别--家长对于孩子的爱到底是出于“他们做了什么”还是因为“他们是谁”。前者是有条件的爱,意味着孩子只有在做到家长期望的事或是达到了家长所规定的某些标准之后才可以得到;后者则是无条件的爱:这种爱与孩子做了什么毫无关联,无论他们成功与否,无论他们是否乖巧,无论如何,都毫无保留地给予他们爱。
  这里我想从价值取向和预测性两个基本点来进一步解释“无条件养育”。 价值取向很简单,就是孩子不应该赢得我们的认可,我们本来就应该爱他们,就像朋友黛博拉所说,“没有什么理由”。此外,重要的并不是我们认为在无条件地爱他们,而是他们感觉我们在无条件地爱他们。
  其次,预测性,即无条件地爱孩子将会产生积极结果。这种爱的方式不仅道德上正确,而且明智。孩子需要因为自己就是自己而被爱,他们会因而从根本上认为自己是个好人,即使有时会把事情搞糟或达不到目标。这种基本需要的满足会让孩子更加自由地接受(和帮助)他人。总而言之,无条件的爱是孩子更好成长的必需。
  不过家长经常会误入歧途,将自己的认可附带上条件。我们之所以会如此,不仅是因为深信这种养育理念,同时也是从小就深受这种养育行为的影响。你或许会说我们被训练得“有条件”,这种感情已深深扎根于美国人的意识。事实上,即使被看做是一种理想,“无条件认可”也并不多见,互联网上的搜索结果显示,其通常被用于宗教或宠物讨论,对于许多人来说,很难想象人类之间的爱怎么会不附带任何条件。
  对于孩子来说,被爱的条件要么是行为良好,要么是取得成就。
  本书前四章将着重探究儿童的行为表现,尤其是造成孩子产生“只有达到我们的要求才能得到我们认可”这种感觉的诸多养育模式。
  第五章则探讨是什么导致有些孩子认定家长的爱取决于其成绩--例如在学校或运动中的表现。
  后五章将为各位家长提供一些具体的可行性建议,使我们可以远离传统的养育模式,如何达到一种更加接近孩子需要的境界。不过首先,我要从更广义的角度审视“有条件养育”:是什么构成了其理论基础(与“无条件养育”做区分)以及它到底能对孩子造
  ……

【前言】 
我们想让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早在孩子出世以前,我就已经意识到为人父母是一个既甜蜜又充满挑战的工作。不过彼时的我还不曾真正体会到其中的酸甜苦辣。
  我不知道它会令人如此筋疲力尽,如此茫然不知所措。要顾及的事太多了,每当我还在为某件事忙得焦头烂额,甚至濒临崩溃时,竟然发现后面还有更多的事在等着我。
  我不知道孩子的大声尖叫,会招惹邻居打电话给儿童保护服务局,而原因只是晚餐时的意粉形状不对。
  我更没有意识到,妻子在自然分娩培训课上接受的深呼吸训练,要等到孩子出生很久之后才发挥作用。
  我也没有预料到,当我听到其他家长抱怨同样的遭遇,或他们孩子的表现跟我的孩子一样时,我竟感到十分宽慰和轻松。(更令人欣慰的是,其他家长也有过这样不光彩的时刻:突然不喜欢自己的孩子,或者怀疑自己这样辛苦是否值得,甚至还会冒出更多稀奇古怪、不可名状的想法。)
  归根结底,养育孩子这项工程可不是懦夫能够胜任的。妻子曾说:这可以考验人应对未知和混乱局面的能力。面对这种考验,你无从准备,也永远不知道结果会怎样。当我们形容某件事情没那么困难时,不必再用“太空科学”或“脑外科手术”这种陈词滥调了,干脆就说“反正又不是养孩子……”。
  这种养育的艰难所导致的后果就是:我们可能会竭尽全力压制孩子们对我们提出的要求的反抗,叫他们听话。更糟的是,如不加以重视,这种压制和强迫听话的想法就会自然而然地变成我们的首要目标,我们会发现自己正在加入周围人群的行列:对那些顺从、听话和暂时乖顺的孩子赞不绝口、褒奖有加。
  几年前,我曾应邀到外地演讲,飞机降落机场后缓慢滑行,“叮咚”提示音响过之后,座位上的乘客开始起身拿取自己的行李,这时与我随行的一位乘客俯身向前座的一对父母乘客大声夸赞他们的小儿子:“嗨!他在飞机上表现很好啊!”
  请注意这句话中的关键词“很好”。这是一个形容词,一般用于形容某人品行端正,符合道德规范,其同义词一般是“合乎道德的”、“正直的”或“有同情心的”。如果用在儿童身上,这个词的意义恐怕只有一个,那就是“安静”--或者说,他没有给我添乱。我在飞机上无意中听到的这个词,让我也经历了“叮咚”一声提示,我意识到这就是社会上很多人对孩子的*高要求:不必拥有爱心、创造力或好奇心,只需表现乖乖。对于家长来说,一个“很好”的孩子,就是从婴儿期到青春期从不给自己找麻烦的孩子。
  经过过去两代人的时代变迁,取得上述成效的手段已经发生了深刻改变,过去孩子们会常规性地经历严酷的体罚,现在取而代之的是“暂停”(time-out,或译“反思角”、“隔离”)或者听话就会得到奖励。但不要误以为新的方式就会产生新的结果,家长的养育目标依然是控制,即使披着现代教育手段的外衣。这并不是因为我们不关心孩子,更多的可能是被无休止且无聊乏味的家庭生活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我们需要催促孩子睡觉、起床、洗澡、坐车,导致我们很难回头反思和评价自己的所作所为。
  试图迫使孩子遵从我们,其所衍生的问题是,这样做会与家长其他更雄心勃勃的养育目标发生冲突。今天下午,你对儿子的首要期望是不许在超市里大声吵闹,并且接受不给他买一大瓶伪装成早餐麦片的花花绿绿糖果这一事实。但这还值得我们向更深层次挖掘。我在工作坊针对家长展开调查时,通常会首先提问:“你对孩子的长远期望是什么?你怎样描述孩子将来会变成怎样的人?你希望孩子长大后成为什么样子?”
  现在花上一分钟考虑一下,你会怎样回答这个问题。当我邀请参加工作坊的家长想想其对孩子寄予了哪些*重要的长期目标时,听到的是全美国都如出一辙的答案,下列几条极具典型性:这些家长说他们希望孩子幸福、平衡、独立、得志、有贡献、自足、负责任、积极向上、善良、体贴、充满爱心、求知欲强、自信。
  这些形容词汇聚在一起很有趣,对家长反思自己的养育行为也很具有实际意义,因为它们会挑战我们质疑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与自己真正想要达到的目标相符。我每天的行为真的就能让孩子变成我期望的样子吗?在超市里对孩子提出的那些要求就能让他在日后幸福、平衡、独立、得志……吗?或者说我对局面的掌控是不是已经背道而驰了?如果是,我又该怎么办?
  如果想象孩子若干年后的生活令人望而却步,那么就请各位家长思考今天对于你来说什么*重要。想象一下自己正参加孩子的生日聚会,或者正站在孩子的学校大厅,周围有两位其他孩子的家长,他们并不知道你的存在,你无意之中听到他们在窃窃私语--对,他们在谈论你的孩子!那么你希望从他们那里听到什么?请再花上一分钟想出一个*能令你满意的单词或句子。我猜测--当然也希望--不会是:“哇噻,那个孩子特听话,总是悄无声息。”因而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有时的养育行为看上去似乎“听话”才是我们*关心的特质。
  约二十五年前,社会心理学家伊丽莎白·卡根曾对大量同时代育儿书籍进行深入研究,*终得出结论,这些作品主要反映了“全盘接受父母特权”,只“稍稍顾及儿童需要、感受或发展”。她补充道,当时的主导设想似乎是家长的愿望“想当然是合理的”,因而唯一值得讨论的问题就是如何才能让孩子听话。
  可悲的是,时至今日这种理论依然横行。美国每年出版上百本育儿书籍,此外还有刊登在各种育儿杂志上不计其数的文章,其中大多数依然充斥着“如何让孩子对家长百依百顺、如何让他们乖乖表现、如何像训练宠物那样训练孩子”之类的养育建议。许多作品还为家长打气,声称家长需要与孩子“勇敢地对抗”、“巩固自己的权利”,有时还明目张胆地否认我们这样做可能会产生的担心和不安。这种“歪理邪说”*近还赫然成为某些书籍的标题:《铁打的纪律》、《父母握权》、《父母掌控》、《夺权》、《回归掌控》、《心安理得地训导学龄前儿童》、《没有理由!因为我是妈妈!》、《申斥之必要》、《无需负罪的养育模式》、《答案是“不”!》,等等。
  这些读物中有的坚决捍卫老式价值观和养育行为(“等你爸爸回来打你屁股!”),有的则强调了新式养育技巧的意义所在(“做得好!宝贝儿,你在便壶里尿尿了!你可以得一个小贴画了!”)。不过二者都没有令我们确信:我们对孩子的要求合情合理,或者*顾及孩子的利益。
  你或许已经注意到,这些读物所提供的许多养育建议根本没用,尽管其有时为证明自己有效而附带了许多滑稽可笑且不切实际的两代人对话。①不过虽然阅读这些毫无用处的养育技巧会令人感觉挫败,但更加危险的是这些书籍从来没有费心地质疑“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效?”当我们无法检验养育目标时,就只有默认那些只图强迫孩子听话的养育行为。这意味着我们只是将焦点放在了图自己方便上,而非孩子的需要。
  此类育儿书籍还存在一个问题:其提供的大多数建议仅仅来源于作者头脑中的灵光一现,然后精挑细选一些奇闻逸事作为支持观点的依据,这些书很少提及对其理念的科学研究。的确,你在自家附近的书店里可以逐一阅览整整一书架育儿类书籍标题,却丝毫意识不到对于各类育儿手段已经有过大量的科学调查。
  我发现有些读者十分怀疑“研究显示……正确”这样的说法,对此我深表理解。首先,翻来覆去使用这句话的人通常不会告诉你他们所说的研究到底是什么,更别说他们是如何展开研究或发现其是如何产生意义的。于是那个不厌其烦的问题再次出现:如果一位研究人员声称“已证明X模式比Y模式更有效”,那么我们就会立即想问:“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效?你是说X模式会让孩子心理变得更好?会让孩子变得更加关心自己的行为对他人产生的影响?还是说X模式更能让孩子变得盲目顺从?”
  和某些家长一样,某些育儿专家似乎只对*后一个问题感兴趣。他们将成功的养育模式定义为使孩子听话的任何手段,也就是说,他们的焦点仅限于孩子如何表现,而无视孩子对服从某个特定要求的感受,或者就此而言,无视他们如何看待强迫自己听话的人,以此衡量家长干预行为的价值很不靠谱。有证据表明,如果用更有意义的标准去衡量,会发现那些看起来“有效”的养育技巧通常并不那么成功,孩子对某个特定行为的顺从往往是肤浅的,因而通常也只是暂时的。
  不过这还远远没有结束。问题并不在于我们使用“让孩子服从”来衡量养育策略时存在多少疏漏,而是“服从”本身就不可取。孩子表现过于良好并不是一件好事。例如,研究人员曾在华盛顿特区跟踪调查学步儿到5岁,发现“经常性的顺从往往导致适应困难症”。相反,“对家长专制表现出一定抵抗”却可以被看做是一个“好现象”。另两位心理学家曾在《儿童变态心理学杂志》上发表文章,描述了一种被称为“强迫性顺从”的现象,其论述令人担忧:孩子对家长的畏惧会导致其立即且不假思索地听从家长的话。许多心理治疗专家也曾就此种“儿童过于需要取悦并服从成人而造成的情绪结果”发表评论,他们指出,行为上表现良好的孩子会按照家长要求的去做,会渐渐成为家长想要他们成为的样子,但其代价通常是失去自我意识。①
  可以说“纪律不一定帮助孩子自律”,但即使达到所谓的自律目标也远非其吹嘘的那样美好。强迫孩子内化我们的意愿和价值观,他们因而会做到,甚至我们不在场时也能做到我们想让他们做的事,这并不一定就更好。试图培养孩子的内化(是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相一致,自己所认同的新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统一的态度体系。这种态度是持久的,并且成为自己人格的一部分。某种意义上,就是说,接受外部思想来改造自我。--译者)或自律性,意味着试图遥控指挥孩子的行为;这只不过是一种更加严重的“顺从”。毕竟,孩子出于对自己判断力的信任而做出的行为,与出于被迫而做出的行为,是完全不同的;确保孩子内化我们的价值观不等于帮助孩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前者会直接阻碍我们将孩子培养成为一个独立的思考者。
  我确信大多数家长确实想让孩子在与同龄人相处时能够独立思考、刚毅自信、勇于坚守美德……我们希望他们不受同学的欺负,抵抗同伴压力,尤其是经受住“性和毒品”的诱惑。但既然家长意识到了孩子不能“受人摆布”,我们就必须教育他们“独立思考、不受他人的(包括成人的)想法所左右”。换句话说,如果家长在家里利用奖励刺激孩子服从,那么*终会把孩子培养成在外人面前唯命是从。著名儿童教育专家芭芭拉·克劳罗塞指出,她经常听到一些青少年家长抱怨:“他(孩子)以前多好啊!那么乖,彬彬有礼,穿衣服干净整洁。可你看他现在变成什么样子了!”就此,她这样解释道:
  孩子在很小时,父母就告诉他该怎样穿衣服、该怎样做、该怎样说话。他已经习惯听别人的话……他没有变,他仍然在按照别人的意愿去做事,问题是这个“别人”已经不再是你,而是他的同龄人。
  *     *     *
  我们越执著于长远的养育目标,事情就会变得越复杂。如果只是孤立地看,任何目标都被证明是令人反感的:为达到目标不惜牺牲一切,即使家长愿意乐此不疲,结果却是弊大于利。或许更明智的做法是帮助孩子在相反的品质上取得平衡,他们才会成长为既独立自主又关心他人、既充满自信又乐于承认自己不足的人。有些家长还坚称,对于孩子来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确立并满足他们自己的目标。如果我们能够认同这一点,那么我们就必须做好准备,准备好应对孩子做出选择和确立不同于我们的价值观时所出现的可能性。
  对长远目标的考虑会引导我们走向任何方向。但我在这里强调的是:无论怎样思考这些养育目标,我们都应该三思而后行。它们应该是我们的“试金石”,只为能够让我们不落入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陷阱,抵抗不断出现的“想方设法令孩子服从”的诱惑。作为两个孩子的父亲,我对这项任务中出现的挫败感和挑战感深有体会。有时我的如意算盘会落空,我的耐心会耗尽,我会只想让孩子乖乖听我的话。当孩子在餐厅里尖叫,我很难遵守心中的那个伟大蓝图。因此我有时很难在忙乱的一天里、或感到不那么体面的冲动时,还想得起来我自己要做怎样的人。这很难,但仍值得我们全力以赴。
  有些家长将那些更有意义的养育目标--例如,试图成为或试图将孩子培养成为一个“好人”--斥之为“理想主义”,以此来为自己的行为做辩护。但这恰恰意味着我们应该有理想,否则我们一文不值。理想不一定意味着“不切实际”。事实上,有足够的实际与道德方面的理由来说明,关注长远目标强于仅仅注重短暂顺从,关心孩子需要强于仅仅考虑我们的要求,关注孩子全面身心强于仅仅看重其行为。
  我将在本书中讨论:为何从习以为常的“实施手段”转向“并肩协作”会如此有意义?诚然,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许多人都受制于“实施”技巧,利用惩罚和奖励迫使人们乖乖就范。但当一个与之截然相反的养育理念出现时,我们的反应就不能只是说“哎!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关键问题在于我们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是听天由命的人,还是试图将事情做得更好的人?
  这的确是一个颠覆性的理论,它颠覆了我们所接收的传统养育建议,挑战了让孩子对我们言听计从的短视征服手段。我们当中有些人会开始思考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或许甚至还会对自己童年承受的养育行为产生疑问。
  本书的主题并非局限于管教,从更广泛的意义来讲,它告诉我们如何与孩子相处以及如何看待并感受他们。本书旨在帮助你与自己的*强直觉重新“通电”,重新确认什么才是*重要的。当你穿上睡衣,做完所有家务,孩子们的拌嘴都安静下来以后,本书会让你重新思考你的亲子关系的基础设想是什么。
  *重要的是,本书会提供一些实用性建议,以取代我们有时为规范孩子行为、逼迫他们成功而禁不住使用的传统养育技巧。我认为这些建议会为家长创造一个不错的机会,帮助孩子成长为一个很好的人--我是说,真正意义上的“很好”。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美]艾尔菲·科恩 著;小巫、耿丹 译
  • 出版社 天津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06
  • 版次 1
  • ISBN 9787530967362
  • 定价 29.8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48页
  • 字数 20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原版书名 Uconditional Parenting
【内容简介】

  《无条件养育》建议父母以正向均衡的方法取代赏罚教育,这样才能培育出自律、有同理心、身心健康的孩子。现在父母面对教养问题,无不使出浑身解数及口耳相传的一些“好办法”,但都仅仅是治标不治本,尖叫的继续尖叫,狂吼的依然狂吼。作者说这是因为我们太专注于表面的行为本身,我们只看到孩子是否符合我们的期待,符合就奖励,不符合就处罚修正,这都是有条件的爱。本书中作者提出我们必须要放弃这种以爱之名行控制之实的情感勒索教养法。作者坚定地提出父母要无条件养育。

【作者简介】

  埃尔菲·科恩,美国知名育儿作家、教育学者,已出版9部深具影响力的育儿著作,包括《奖励的惩罚》(Punished by Rewards)及《真正的学校》(The School Our Children Deserve),其提出的某些育儿观念在国内外儿童教育界极富影响力。




  小巫,著名儿童教育专家。毕业于北京大学,美国Rutgers大学教育学硕士,国际母乳会哺乳辅导,美国父母效能训练课程(P.E.T.)英文讲师。著有《让孩子做主》、《给孩子自由》、《和孩子划清界限》、《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接纳孩子》、《成功渡过母爱第一关》及《小巫厨房蜜语》等畅销书籍。担任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多家媒体的长期嘉宾专家、全国妇联心系新生命组委会特聘专家、清华大学特聘讲师、清华优佳教育家长研习顾问,被国外媒体誉为“中国的斯波克博士”。

【目录】

译者序 这很难,但仍值得我们全力以赴
前 言 我们想让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第一章 有条件养育
两种养育模式的理论基础
有条件养育的后果
第二章 爱 给予和撤回
爱的暂停
撤回爱的后果
奖励的失败
并不那么正面的强化
有关“自我评价”的争议
第三章 过度管制
什么样的孩子最听话
两个对立的极端
过激反应、难以享受以及控制的其他代价
第四章 惩罚的伤害
为何惩罚不起作用
第五章 逼向成功
学习
运动
必须运转的小发动机
第六章 是什么遮住了我们的双眼
所见、所闻
所信奉
所感
所惧
第七章 无条件养育原则
第八章 无条件的爱
接近“无条件”
我们应该限制的
我们应该发挥的
远离威胁
远离贿赂
有关“成功”和“失败”
老师与家长共同努力
第九章 孩子的选择
选择的好处
最初发言权与最终发言权
一起做决定
伪抉择
限制的限度
不想做却不得不做
测验
第十章 孩子的视角
有道德的孩子
换位思考
透过孩子的眼睛
附 录 养育模式:涉及文化、阶级和种族的课题
后 记 需要感谢的人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