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质量发展的选择:王东京经济讲座18题
  • 高质量发展的选择:王东京经济讲座18题
  • 高质量发展的选择:王东京经济讲座18题
  • 高质量发展的选择:王东京经济讲座18题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高质量发展的选择:王东京经济讲座18题

20 2.5折 79.8 九品

仅1件

陕西西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东京

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4

版次1

装帧精装

货号E1

上书时间2024-05-24

吉祥古旧书店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东京
  • 出版社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3-04
  • 版次 1
  • ISBN 9787522320793
  • 定价 79.8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纯质纸
  • 页数 504页
  • 字数 275.000千字
【内容简介】
近年来,“逆全球化”冲击叠加新冠疫情,各国经济持续下行。中国要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跨越,必须推动高质量发展。本书针对目前中国经济面临的难点,分18个专题,从学理、体制、政策三个维度,运用现实案例作分析,有助于读者深入领会党中央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作者长期担任中央党校主讲教员,讲课风格独树一帜,深受学员好评。本书语言生动简练,内容深入浅出,适合领导干部、企业管理者和经济理论工作者阅读。
【作者简介】
王东京,经济学家、教授、博士,长期担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省部级、地厅级干部班、 中青年干部班主讲教员,讲课风格独树一帜,深受学员欢迎。

历任中央党校经济学部主任、教务部主任、教育长、副校(院)长,十三届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

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财贸经济》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在《经济日报》《21世纪经济报道》《学习时报》等报刊发表专栏文章近千篇;著有《经济学笔谭》《经济学反思》《经济学分析》《中国的难题》《中国的选择》《中国的前景》《王东京经济学讲义》等 20多部专著。

2000年前后撰写的“与官员谈”系列丛书在国内领导干部和企业管理者中引起强烈反响。
【目录】
第一讲 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 / 001

研判经济形势应重点关注发展质量 / 004

稳中求进:货币投放不能大水漫灌 / 008

扩内需应坚持从供给侧发力 / 011

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应重点针对金融资本 / 015

参与国际循环要防止“卡脖子” / 019

推动共同富裕应重点做好三件事 / 023

第二讲 中国经济稳增长的关键要素 / 031

破解困局:既要见物也要见人 / 033

容错边界:区分风险与不确定性 / 037

稳定预期:适应性预期与理性预期的启示 / 041

集中采购:应保护竞争而不能限制竞争 / 045

行政问责:应慎用“一票否决” / 049

第三讲 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 059

从“萨伊定律”到“供给学派” / 061

供给侧改革:三个关键词及其逻辑机理 / 065

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案例讨论 / 076

四点重要结论 / 085

第四讲 国际经济循环需澄清的认识误区 / 093

政府为何鼓励出口 / 095

如何看待国际收支平衡 / 099

高关税能否保护国内产业 / 102

国际贸易是否对发展中国家不利 / 106

人民币是否应该对外贬值 / 110

第五讲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结构调整 / 119

“配第—克拉克定理”与结构演进趋势 / 121

李嘉图定理与结构调整通则 / 125

按比较优势调结构不会落入“陷阱” / 129

调结构的主体是企业而不是政府 / 133

第六讲 正确认识政府与市场的作用 / 139

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怎样结合 / 141

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 / 145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 149

发挥政府作用要尊重市场规律 / 153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分工 / 157

第七讲 积极财政政策的目标取向 / 165

着力点在供给侧而非需求侧 / 167

主要手段是减税而非发债 / 170

重点是结构性减税而非全面减税 / 173

第八讲 为何要实施稳健货币政策 / 181

“规则”与“权变”之争 / 183

理论渊源:货币中性与非中性 / 187

“权变”政策的理论支持:菲利普斯曲线 / 191

“权变”政策的经验佐证:奥肯法则 / 195

中国的货币政策选择 / 198

第九讲 通过制度创新推动科技创新 / 205

科技创新呼唤企业家精神 / 207

创新投资体制支持核心技术创新 / 211

创新融资机制分散创新风险 / 214

创新分配机制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 216

如何看待数字经济的边际收益 / 218

界定数据产权的两个规则 / 223

几点重要结论 / 227

第十讲 用市场机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 233

人类文明转型的一般规律 / 235

社会成本内化:控制污染的两种方案 / 238

社会收益内化:绿水青山的盈利模式 / 240

三点重要结论 / 243

第十一讲 研究共同富裕的五个维度 / 249

给“公平”下定义是个难题 / 251

市场经济的一般分配规则 / 255

怎样衡量收入差距 / 259

不宜过度渲染收入差距 / 263

政府怎样补贴低收入者 / 266

第十二讲 国企改革攻坚的路径选择 / 275

从所有权与产权的区别说起 / 277

产权结构与企业行为选择 / 281

国企“混改”应分类推进 / 285

去行政化无须取消行政级别 / 288

怎样看待高管限薪 / 292

第十三讲 振兴乡村产业要以农民为主体 / 297

从土地承包到乡村振兴 / 299

“三变”改革与振兴乡村产业 / 302

振兴乡村产业目的是富裕农民 / 304

解决农民贷款难刻不容缓 / 307

第十四讲 中国城市化的未来走向 / 317

从一种消费选择现象说起 / 319

从消费选择聚中看工商企业扎堆现象 / 321

从工商企业扎堆看城市化规律 / 323

中国城市化趋势会逆转吗 / 326

推进城镇化不能盲目“造城” / 328

第十五讲 准确把握反垄断的边界 / 333

反垄断是反“违背等价交换”的行为 / 335

反垄断不能简单“反大” / 339

垄断竞争才是市场常态 / 343

不应将矛头指向技术垄断 / 347

哪些企业会“掠夺性定价” / 351

第十六讲 怎样看待国内房价问题 / 361

房价并不由成本决定 / 363

地价不能推高房价 / 367

高杠杆会加剧炒房 / 371

政府应重点稳定房价 / 374

补砖头不如补人头 / 377

第十七讲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演进的逻辑 / 383

生产资料所有制调整的理论逻辑 / 386

经济体制转轨的历史逻辑 / 396

分配制度改革的实践逻辑 / 403

简短的结论 / 408

第十八讲 对经济学界几个流行观点的反思 / 415

拉动经济有“三驾马车”吗 / 417

“合成谬误”不是市场失灵 / 421

逆选择的真实原因 / 425

公共品并非只能由政府提供 / 429

供给过剩未必是需求不足 / 433

附录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经验 / 439

附录二:政府改革的经济学分析 / 449

附录三:怎样给领导干部讲经济学 / 467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