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旗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漫谈/葛晨虹
  • 旗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漫谈/葛晨虹
  • 旗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漫谈/葛晨虹
  • 旗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漫谈/葛晨虹
  • 旗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漫谈/葛晨虹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旗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漫谈/葛晨虹

3 九品

仅1件

北京昌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葛晨虹

出版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6

版次1

装帧其他

货号Y65

上书时间2024-11-18

百合书店

十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葛晨虹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7-06
  • 版次 1
  • ISBN 9787530003374
  • 定价 39.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69页
【内容简介】
本书是葛晨虹教授等5位作者的多年呕心沥血之作,是一部以文为主、以图为辅的社科类的通俗理论读物。它采用“漫话”方式,在看上去不拘形式的随意谈论中,运用古今中外的丰富知识,合情合理地论证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4项基本内容,何以能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同时还说明了,中国为什么要建立和怎样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全书观点准确,材料翔实,插图生动,语言流畅,是一部可读性较强的启蒙作品。
【作者简介】
本书著作者为葛晨虹、郑小九、张英魁、袁和静4人。葛晨虹作为主要著作者。她是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伦理学教研室主任,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教学优秀奖获得者。近年来,她一直从事面向大众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感受丰富。
【目录】
目 录

导 论/ 1

第一章 何以必要:中国为什么要建设核心价值体系

一、理论影响力:“软实力”原理充满硬道理/ 17

1.“软实力”理论出于全球国际竞争语境/ 18

2.第三种“战争”:文化意识和“文化统治”在竞争/ 21

3.话语权:现在世界上究竟“谁在说”/ 25

4.价值文化软实力与社会整合/ 29

二、现实价值观的“漂移”与“错位”/ 33

1.全景扫描:社会道德状况显露价值观生态/ 33

2.精神家园的现代性失落与守望/ 36

3.当传统文化遭遇现代性和市场经济/ 42

4.“价值消解”:文化多元与理论交错影响/ 44

三、共同价值观:一种必要的国家力量/ 46

1.一个解读国家意识的新视角/ 47

2.理论大众化:一种必要的国家能力/ 51

3.再思考:走什么道路,要怎样的核心价值/ 55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一、改变中国命运的一种“主义”/ 61

1.谁是“千年思想家”/ 63

2.走近马克思/ 65

3.民族危机与志士仁人的救亡图存/ 69

4. 共和国:几代中国人挥之不去的梦想/ 72

5. 马克思主义传播与中国的选择/ 73

6.新的航程与理论指导/ 77

二、把握世界的思想“慧眼”和理论工具/ 80

1.中国发展模式: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的有机统一/ 81

2. 剩余价值理论:揭示资本剥削的秘密/ 83

3.马克思主义的人学:人的全面解放/ 85

4.唯物史观:人类社会规律的认知/ 88

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时代精神的生成/ 89

1.马克思主义统领下传统精神的赓续/ 90

2.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精神与建设精神/ 92

3.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执政理念和精神品质/ 94

第三章 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一、 “十月革命”吹响社会主义号角/ 99

1.“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开启人类新纪元/ 100

2.苏联解体之历史洞察/ 102

3.苏东剧变之省思/ 104

4.百年激荡改变不了社会主义发展轨迹/ 107

5.资本主义内在矛盾与发展的历史“囧途”/ 109

二、共同理想: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12

1.沉舟侧畔: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113

2.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14

3.社会主义与先进生产力和共同富裕/ 117

4.中国与世界之间/ 119

三、 中国特色“特”在哪里/ 121

1.中国特色发展模式与中国“亚细亚”历史道路/ 122

2.社会主义体制优势和集体主义价值优势/ 124

3.社会主义与以人为本的宗旨特色/ 126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经验特点/ 128

四、“中国模式”的魅力/ 132

1.“中国模式”触动全球神经/ 132

2. “中国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33

3.“拉美模式”给我们的警示/ 134

4.“北京共识”超越“华盛顿共识”/ 135

5.国际比较视野下的“中国模式”/ 136

6.中国模式宣告“历史终结论”的终结/ 139

7.“中国模式”的世界意义/ 140

第四章 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是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一、中华民族与民族精神/ 145

1.中华民族的“名”与“实”/ 145

2.政治一统与文化一统/ 147

3.“和”字里面有乾坤/ 150

4.勤而能勇者,自强不息/ 152

二、位卑未敢忘忧国:民族精神的不变语境/ 155

1.爱国主义的两个概念/ 155

2.爱国的“情”与“理”/ 157

3.现代社会的爱国“情理”/ 159

4.从“要爱国”到“我爱国”/ 161

三、我们为何需要民族精神/ 164

1.构筑民族精神家园/ 164

2.增进民族认同/ 166

3.凝聚民族力量/ 168

4.展示民族形象/ 169

5.推动民族发展/ 171

四、时代精神如是说/ 174

1.时代问题与时代精神/ 174

2.革命时代与革命精神/ 176

3.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177

4.民族发展与中国时代精神/ 179

五、守望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180

1.诗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180

2.民族的文化乡愁与现代文明/ 184

3.民族精神与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186

第五章 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道德基础

一、荣辱:道德感之维/ 191

1.荣、辱、耻/ 191

2.“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193

3.“仁则荣,不仁则辱”/ 195

4.荣辱观:一种价值共识/ 197

二、“耻感文化”与“罪感文化”/ 198

1.骑士精神与绅士风度/ 199

2.《忏悔录》的启示/ 202

3.日本武士的牙签/ 204

三、行为的底线在哪里/ 207

1.价值错位之种种/ 208

2.价值观漂移或扭曲的根源/ 210

3.道德底线何以必要/ 213

四、道德的人:荣辱观的个体构建/ 215

1.追寻美德,彰显“最美精神”/ 216

2.追求荣誉,拒绝虚荣/ 218

3.坚守底线,“行己有耻”/ 220

4.知行合一,贵在“慎独”/ 222

五、道德的社会:荣辱观的社会构建/ 223

1.“衣食足”与“知荣辱”/ 224

2.从“富之”到“教之”/ 226

3.“让高尚者高贵”/ 227

第六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

一、“问题意识”中的理性思考/ 233

1.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跟进状态/ 234

2.多元社会价值观的并存与冲突/ 237

3.不良价值观的规导缺位/ 240

二、核心价值观教育群体的重心锁定/ 242

1.影响有影响力的人/ 243

2.党员干部的率先垂范/ 244

3.学术共同体的责任关注/ 246

4.注重青少年的“养成教育”/ 248

三、优化核心价值的传播能力/ 250

1.现代传媒的欲说还休/ 250

2.传媒伦理的重申与规范建构/ 253

3.把握自媒体时代文化传播中的互动规律/ 255

四、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建设/ 258

1.加强理论构建与理论阐释力/ 258

2.整合多元时代的价值共识/ 261

3.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制度保障/ 264

后 记/ 267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