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山之石,何以攻玉
  • 他山之石,何以攻玉
  • 他山之石,何以攻玉
  • 他山之石,何以攻玉
  • 他山之石,何以攻玉
  • 他山之石,何以攻玉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他山之石,何以攻玉

15 3.9折 38 九品

库存2件

北京昌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黄显华 著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04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南1-14

上书时间2024-06-21

百合书店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黄显华 著
  • 出版社 教育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7-04
  • 版次 1
  • ISBN 9787504137753
  • 定价 3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53页
  • 丛书 中美学生数学学习的系列实证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在中国和美国都有着丰富的研究与工作经历,对中美两国数学教育的长处与不足有着很深入的研究。他以一系列的实证研究为基础.从数学问题解决的成绩差异、数学问题解决的认知差异以及数学问题提出的认知差异三个层面比较了中美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差异:并进而从课程因素、教师因素、教学因素、家庭因素等角度全面分析了产生差异的原因。在分析差异及其原因的基础上,作者针对当前中国数学教育提出了七个问题,全面反思了中国数学教育的不足.并以期找到可供中国数学教育界借鉴的经验。
【作者简介】
蔡金法,1994年于美国匹兹堡大学获博士学位,并荣膺杰出博士论文奖,于北京师范大学获数学教育硕士学位,于杭州师范学院获理学学士学位,现为美国特拉华大学数学系和教育学院教授、数学教育研究主任。曾任教员评议会主席及大学教师教育委员会负责人之一;1996年被推举为美国
【目录】
序言一
序言二
序言三
前言
历史篇
第一章比较教育研究的历史回顾
第二章国际数学教育研究简介与综述
第三章数学教育跨国研究的框架
差异篇
第四章中国和美国学生在数学问题解决上的成绩差异
第五章中国和美国学生在数学问题解决上的认知差异
第六章中国和美国学生在数学问题提出上的认知差异
因素篇
第七章课程因素(一):以算术平均数及比和比例的处理为例
第八章课程因素(二):早期代数学习和内容处理
第九章教师因素:数学教师的教学信念
第十章教学因素:数学教师教学表征的建构
第十一章家庭因素:学生数学学习中父母的角色
启示篇
第十二章启示与建议:他山之石,何以攻玉?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四类常规问题的样例
附录B测试任务(一):计算题
附录C测试任务(二):简单问题
附录D测试任务(三):复杂问题
附录E一个评分标准
附录F中美学生计算题测试结果
附录G中美学生简单问题测试结果
附录H中美学生复杂问题的各得分水平的分布
附录I12个过程受限和过程开放的复杂问题
附录J学生对七个问题解答的描述
附录K一位中国教师的教案
附录L两位美国教师的教案
附录M“父母参与”问卷(PIQ)中的问题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