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刀锋上的行走:亲历1911-1949
  • 刀锋上的行走:亲历1911-1949
  • 刀锋上的行走:亲历1911-1949
  • 刀锋上的行走:亲历1911-1949
  • 刀锋上的行走:亲历1911-1949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刀锋上的行走:亲历1911-1949

15 4.5折 33 九品

仅1件

天津河西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颖 编

出版社天津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H079

上书时间2024-05-20

天旭书屋

十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颖 编
  • 出版社 天津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3-01
  • 版次 1
  • ISBN 9787530970201
  • 定价 33.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90页
  • 字数 339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成名的间谍全都是失败的间谍,只有那些不为人知的地下工作者才是真正的成功者。
  假扮夫妻传递情报,白日黑夜双重身份,让他们在信仰和现实之间锤炼出一种血色浪漫。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生活环境。天津便成为远东地区最重要的情报集散地。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天津更升级为中共、国民政府、苏联、日本和其他世界列强权力争夺的情报要地。数千名间谍,包括大量以搜集和贩卖情报为生的职业间谍在天津这座城市里,上演过无数传奇和史诗性的潜伏故事。
  《刀锋上的行走:亲历1911-1949》是一本历史纪实。
【目录】
用新闻书写信仰(序)

一刀锋上的行走
假扮夫妻传递情报,白日黑夜双重身份,让他们在信仰和现实之间锤炼出一种血色浪漫。
他们忠诚神秘,随着故事真正主人公们的相继离世和惯性沉默,那个年代的故事恰如他们对上级恪守的承诺一样,正慢慢被“一辈子烂在肚子里”。

潜伏者革命生涯总“差钱”
红色夫妻血色浪漫长相伴
胡底“龙潭三杰”中的武打明星
姚依林年仅岁的天津市委书记
王士光伊甸园发出“永不消逝的电波”
“智取城防图”五人特工组解密
王亚川陈长捷警卫连长竟然是“共党”
李天祥解放天津我画的城区图
方纪文嵌在敌人心脏的一把尖刀

二人间正道是沧桑
“我始终是萍踪浪迹、行止不定的人,几年来为生活南北奔驰,今天不知明天在哪里。这样的生活,小孩子终成大累,所以决心将两个孩子送托外家抚养去了……”1933年2月,中共一大代表陈潭秋写完这封家书,奔赴中央苏区工作,而此时他的妻子徐全直怀有身孕即将临产。

张太雷首位火线牺牲的政治局委员
陈潭秋一大代表含泪托孤
彭真狱中绝食“治愈”肺结核
柳直荀“我失骄杨君失柳”勾起天津往事
毛泽民我无愧为毛泽东的弟弟
林枫和刘少奇一起战斗的岁月
黄克诚毛主席点将接管天津
刘亚楼“雷公爷”小时解放天津
张水发毛主席用兵为啥真如神

三“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1955年,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迎来了第一批入葬的18名革命烈士。
“你不要哭,我们两人好好地抬着我们的战友、同志、亲人吧!”周恩来总理安慰着安幸生烈士的妻子董恂如,董恂如抬眼看去,却发现周总理早已泪流满颊。
和丈夫结婚仅33天使阴阳相隔,董恂如后半生对安幸生的记忆永远定格在1927年、那张25岁的面庞。

觉悟社革命情谊伴终生
于方舟一叶方舟济沧海
李季达王贞儒铁窗里的新婚伉俪
马骏“马天安”威震长安街
江浩不要偏重营救江震寰一人
江震寰再无人让我如此倾倒
安幸生新婚天翁婿一起就义
郭隆真六次人狱的觉悟社女杰
李铁夫十次上书反对王明的朝鲜革命者
张友渔“自新院”大营救
周铁忠“自新院”生下“狱中之花”

四“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
在盘山抗日纪念馆存放的一张“拜帖”上,歪歪扭扭地写着一个名字“琢越正男”。
令人不解的是,这个日本老人敬献给包森的挽联竟是:惊弓之鸟,漏网之鱼;不死之人,拜谒包森。
有人猜测包森曾救过他的命,其实相反,当年包森是要杀之而后快的,但琢越正男侥幸逃跑了,而他的同伴无一例外地被包森歼灭在盘山。
……
五天下为公
六暗杀时代
七共和血家国情
八《刀锋上的行走》采访手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