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语方言疑问句比较研究 以晋陕蒙三地为例
  • 汉语方言疑问句比较研究 以晋陕蒙三地为例
  • 汉语方言疑问句比较研究 以晋陕蒙三地为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汉语方言疑问句比较研究 以晋陕蒙三地为例

20 5.3折 38 九五品

仅1件

天津河西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郭利霞 著

出版社南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12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1-10-19

天旭书屋

十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郭利霞 著
  • 出版社 南开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5-12
  • 版次 1
  • ISBN 9787310050222
  • 定价 3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55页
  • 字数 364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博士文库
【内容简介】
  《汉语方言疑问句比较研究 以晋陕蒙三地为例》共分8章,是迄今所见方言句法研究的专著,对山西、陕北,以及毗连的内蒙古西部地区乃至汉语各方言以及近代汉语的疑问句作了全面的描写、分析、比较和解释。作为描写分析单点方言语法的研究成果,《汉语方言疑问句比较研究 以晋陕蒙三地为例》对于方言语法的区域研究和专题研究做出了独到的贡献。《汉语方言疑问句比较研究 以晋陕蒙三地为例》特色在于:1、对山西、陕北,以及毗连的内蒙古西部地区的疑问句作了全面、细致的描写和分析,提出了一些关于区域类型及其成因和共性的新见解;2、将该区域疑问句的特点与历代文献中的相关现象作比较,详尽梳理和吸收了近代汉语疑问句研究的丰富成果;3、使用了标准语法、方言语法、历史语法三位一体的研究方法,同时吸收功能语法、认知语法等当代语法理论,对方言语法现象作出了较为合理的解释,为推动方言语法研究方法的改进作了有益的尝试。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意义和目的
1.2 研究综述
1.2.1 方言语法研究综述
1.2.2 疑问句研究
1.3 晋语概况及本文研究材料
1.4 理论和方法
1.5 本文结构及常用符号说明

第二章 疑问语气词问句
2.1 用语气词“吗”等的问句
2.1.1 “吗”问句的分布及用法
2.1.2 “吗”的讨论
2.1.3 文献中的疑问语气词
2.2 期望肯定回答的“吧”问句
2.2.1 “吧”问句的分布及用法
2.2.2 “吧”和“哇”的历史考察
2.3 用“呢”等的问句
2.3.1 “呢”问句的形式和分布
2.3.2 “呢”问句疑问功能的实现
2.3.3 “呢”的历时考察
2.4 小结

第三章 语调问句
3.1 语调问旬的功能和意义
3.1.1 肯定性预期的低平语调问句
3.1.2 否定性预期的高升语调问句
3.1.3 表询问的高升语调问句
3.1.4 表反问的高升语调问句
3.1.5 语调问句构成的连续统
3.2 语调问句在方言中的大致分布
3.2.1 语调问句在北方方言的分布
3.2.2 语调问句在南方方言的分布
3.3 语调问句的历时考察
3.3.1 先秦两汉
3.3.2 魏晋南北朝
3.3.3 唐五代
3.3.4 两宋
3.3.5 元代
3.3.6 明代
3.3.7 清代
3.3.8 晋语区作家作品中的语调问句
3.4 小结

第四章 疑问代词问句
4.1 疑问代词的形式及功能
4.1.1 问人
4.1.2 问物
4.1.3 问处所
4.1.4 问时间
4.1.5 问情状方式
4.1.6 问原因目的
4.1.7 问数量
4.1.8 问程度
4.1.9 问指别
4.1.10 多疑问点的问句
4.1.11 疑问代词的非疑问用法
4.2 部分疑问代词探源
4.2.1 询问事物
4.2.2 问处所及表指别
4.2.3 询问数量
4.2.4 询问程度
4.2.5 疑问代词的非疑问用法
4.3 小结

第五章 “VP-NEG-(VP)”问句
5.1 问句形式及地域分布
5.1.1 “VP-(PRT)-NEG”
5.1.2 能性问句、带“是”“有”的问句
5.1.3 “VP-(PRT)-NEG-V”
5.1.4 “VP-(PRT)NEG-VP”
5.1.5 “VP-VP”
5.1.6 问句形式做句子成分
5.2 相关问题讨论
5.2.1 “VP-NEG-(VP)”问句中的省略现象
5.2.2 句中嵌入词
5.2.3 句末否定词
5.2.4 “VP-NEG-(VP)”问旬与是非问句及
选择问句的关系
5.3 小结

第六章 列项选择问句
6.1 晋陕蒙三地晋语列项选择问句的格式
6.1.1 无词汇标记的选择问句
6.1.2 只用连接词的选择问句
6.1.3 只用语气词的选择问句
6.1.4 连接词和语气词配合使用的问句
6.1.5 选择问句和其他问句连用及混合式
6.1.6 列项选择形式充当陈述句成分
6.1.7 “山药蛋派”作品中的选择问句
6.2 汉语方言中的选择问标记
6.2.1 方言中无词汇标记的选择问句
6.2.2 “(还)是”等做选择问标记
6.2.3 语气词做选择问标记的方言
6.3 选择问句的历时考察
6.3.1 无词汇标记的选择问句
6.3.2 选择问句中连接词的更替
6.3.3 只用语气词的列项选择问
6.3.4 做选择问标记的语气词的性质
6.3.5 选择问句和其他问句的关系
6.4 小结

第七章 用副词“敢(是)”的问句
7.1 “敢(是)”的用法
7.1.1 表反诘
7.1.2 表猜度
7.1.3 “敢是”与其他疑问手段同现
7.1.4 不用“敢(是)”或不止用“敢(是)”的方言
7.1.5 “敢(是)”等用于非疑问句
7.1.6 “敢(是)”的用法小结
7.2 方言中的“敢(是)”及相关问题
7.2.1 “敢(是)”在方言中的分布
7.2.2 方言中副词问旬的相关用法
7.2.3 “可”和“敢”在方言中的并存
7.3 “敢/可是”的历时考察
7.3.1 “敢”的用法总览及其与“可”的并存
7.3.2 元代“可”和“敢”的用法
7.3.3 明代“可”和“敢”的用法
7.3.4 清代“可”和“敢”的用法
7.3.5 相关问题讨论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语
8.1 本文的几个视角
8.1.1 共时与历时
8.1.2 自变与他变
8.1.3 共性与个性
8.1.4 语法与语用
8.2 本文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一:各地发音人一览表
附录二:晋陕蒙三地疑问句分布图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