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鸣沙001-013,包含布面2册 总共15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国文的创生 荣禄与晚清政局 猛将还乡 帝国潜流 种瓜得豆 晚清官场镜像 清季民国时期的思想界 陆游的乡村世界 从计量、叙事到文本解读 治学的门径与取法 战时繁荣 煮海成聚 原道
  • 鸣沙001-013,包含布面2册 总共15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国文的创生 荣禄与晚清政局 猛将还乡 帝国潜流 种瓜得豆 晚清官场镜像 清季民国时期的思想界 陆游的乡村世界 从计量、叙事到文本解读 治学的门径与取法 战时繁荣 煮海成聚 原道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鸣沙001-013,包含布面2册 总共15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国文的创生 荣禄与晚清政局 猛将还乡 帝国潜流 种瓜得豆 晚清官场镜像 清季民国时期的思想界 陆游的乡村世界 从计量、叙事到文本解读 治学的门径与取法 战时繁荣 煮海成聚 原道

2000 全新

仅1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章清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05

版次1

装帧精装

上书时间2024-03-30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塑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章清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1-05
  • 版次 1
  • ISBN 9787520180153
  • 定价 99.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584页
  • 字数 473千字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清季民国时期的“思想界”进行解析,试图说明其成长并非无关宏旨,须紧扣“近代”这一线索去把握。“思想界”及其他“~界”“~~界”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浮现,乃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变动的写照,既意味着近代中国形成国家与社会新型的对应关系,也映射出告别科举时代的读书人对新的角色与身份的探求。聚焦“思想界”,是期望探讨这两个要素的交互作用对近代中国历史产生的深远影响。据此可以看出,清季民国时期由新型传播媒介营造的思想环境有哪些特征,形成了怎样的“思想版图”;而读书人与此的互动,又如何导致其写作方式、生活形态发生重大变化。
【作者简介】
本书作者章清,1998年于复旦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研究员兼常务副主任,2013年入选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中国史组委员,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历史学科组副主任委员,上海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先后出版《胡适评传》、《学术与社会——近代中国“社会重心”的转移与读书人新的角色》、《“胡适派学人群”与现代中国自由主义》(获“第八届上海市优秀社科成果奖”著作类二等奖)等专著。
【目录】
引言作为“场域”的“思想界”:新型媒介与读书人001

一援西入中:报章与晚清社会002

二初识报章:“上下通”与“中外通”014

三作为“场域”的“思想界”022

第一章“合群”的诉求:“思想界”形成的背景035

一作为“合群”载体的报章、学会及学校036

二报章作为“合群”的要素047

三互为代派:报章销售网络的建立056

四“自改革”:与官方的互动060

第二章“思想界”的浮现:社会重组下的“亚文化圈世界”083

一晚清对“思想界”的表述084

二从“省界”到“业界”——“亚文化圈世界”的形成094

三“中等社会”及其阶级意识的萌芽108

四“思想界”与中国社会的重新组织116

五“思想界”的潜流:来自官方的反应129

第三章由隐性走向前台的“思想界”:“思想版图”的拓展142

一民国时期报章所呈现的“思想版图”143

二“思想版图”的结构与节奏151

三隐然已存在的“思想界”177

第四章“思想界”的多重色彩:报章与学术189

一“学战”意识下对“报章”的认知190

二分科观念左右下的“报章”197

三西学汇编资料中的“报章”209

四大学·刊物·社会:报章的另一种“生意”218

五“学高于政”:“思想革命”的流行228

第五章“思想界”的多重色彩:报章与政治238

一读书人的组织与“思想冲突”的加剧239

二“思想界”的“主义”264

三政治势力如何借重“思想界”275

第六章书局·报章·读书人:共同的“生意”301

一作为“生意”的报章302

二书籍与报章的关联312

三另一种“生意”:新式书局与读书人338

四读书人的“生意经”350

第七章“思想界”的另一面:读书人表达方式的转变364

一作为“三不朽”之“立言”365

二新型媒介与表达方式的转变376

三围绕报章文字的争辩386

四笔走偏锋:“思想界”的另一面412

第八章阅读报章:读书人“晋升的阶梯”424

一“阅读公众”的培育:上下的互动425

二由邸报到新式报章:阅读的转向445

三报章与新知:科举改制引发的冲击467

四阅读报章:读书人通向社会之阶梯484

五中心与边缘:不同的阅读体验493

结语“思想界”:清季民国时期的“公共舆论”513

一新型传播媒介与文明的建构514

二“思想界”成为解析近代中国的一把钥匙519

三“思想界”:延续不绝的反省与批评525

四何为“公共”?谁的“公共”?529

主要参考文献546

后记572

再版后记577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塑封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