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国前考古学文化谱系与类型的艺术美学研究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战国前考古学文化谱系与类型的艺术美学研究

17 8.1折 21 九品

仅1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政 著

出版社安徽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6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4-26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政 著
  • 出版社 安徽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6-06
  • 版次 1
  • ISBN 9787811101263
  • 定价 21.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33页
  • 字数 345千字
【内容简介】
“文物考古学美学”是涉及文物学、考古学、历史学、神话学、艺术形态学、审美心理学以及陶瓷史、绘画史、青铜器史、工艺史、服饰史、民俗史等领域的综合性边缘交叉学科。它主要研究考古学发现中所透露的人们的审美意识以及凝结、负载在传世文物上的各种艺术形式、审美规律等等。“文物考古学美学”的建立,将拓宽文物学、考古学以及美学本身的研究界域,更好地总结物质文化遗产角度的中国人的审美意识发展进程,为中国美学史的编撰与研究提供更详实的资料。这里我们仅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物质文化遗存的与“美”的关系的基本观点,以及“文物考古学美学”研究的具体路径两个方面,作初步探讨。
《战国前考古学文化谱系与类型的艺术美学研究》选择我国战国前考古学文化谱系与类型中的艺术美学业问题作探究对象,正是从实践的角度为它理论系统的构建提供一种具体内涵的积累及其经验的基础。
【目录】
建设作为交叉学科的“文物考古学美学”(代序)
第一章大汶口文化“握牙”葬俗与拔牙古俗的巫术文化内涵
第一节在汶口葬俗的“握牙”与相关考古学民俗学现象
第二节拔牙与牙齿的巫灵化

第二章红山文化、二里头文化与双首龙蛇及一首双身龙
第一节考古发现中的双首龙蛇
第二节民间观念中的双首龙蛇
第三节双首龙蛇与虹的关系
第四节二里头文化“一首双身”龙

第三章仰韵文化彩陶纹“右旋律”及其演衍
第一节右旋中的涡纹、鱼纹及龙蛇
第二节右旋中的鸟纹及其他
第三节右旋律的深层意蕴

第四章殷墟文化中的鸮鸟辟邪观念及在后世的变化
第一节殷墟“鸮形器”与殷人鸮鸟辟邪观念
第二节西周后的“鸮鸟不祥”观念
第三节“鸮鸟不祥”观念的长期流衍
第四节除鸮鸟外的其不“不祥鸟”观念
第五节古人视鸮鸟为不祥的原由
第六节域外文明中的鸮鸟不祥观念
第七节古人压制不祥之鸟的巫术方法
第八节对鸮鸟鵩不祥观念的破解性意识

第五章商代人面方鼎及其“人面像”的艺术意味
第一节方鼎”人面像‘与魂气所托
第二节“人面像”的不同类型

第六章三星堆文化的艺术美学内涵
第一节三星堆青铜面具与眼睛巫术
第二节三星堆文化青铜面具“额饰”艺术
第三节三星堆青铜立人与艺术宗教观念
第四节三星堆出土玉璋手爪纹与晴雨巫术之象征

第七章楚巫文化与审美发生学
第一节长沙楚帛书与时空美学的发生形态
第二节楚墓中的“镇墓兽”、“风伯飞廉”与“遗痕”律
第三节嗅觉美感的发现
第四节巫扮神——戏剧美学思维的源头
第五节方形的空间——御邪护魂的简化形式
第六节交感类比——天象与人事
……

第八章良渚文化的艺术形式与原始宗教内涵
第九章《诗经》与战国前考古发现中的“耳饰”巫术
第十章中国岩画人物“羽饰”与巫术“美饰”人类学
第十一章“天狗食日月”岩画与日月食神话巫术
第十二章中国岩画符号的生殖内涵及象征形式
第十三章殷周青铜器“人兽负器”造型与古之埋压、祭器巫术
第十四章战国前青铜器玉器造型纹饰中的“回首律”
第十五章交感促发与图像魇制:战国前考古学文化的菜有特征
附论从“诗论”的语义与《诗经》意旨的关系看楚竹书《孔子诗论》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