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北京西洋铜版画典藏
  • 老北京西洋铜版画典藏
  • 老北京西洋铜版画典藏
  • 老北京西洋铜版画典藏
  • 老北京西洋铜版画典藏
  • 老北京西洋铜版画典藏
  • 老北京西洋铜版画典藏
  • 老北京西洋铜版画典藏
  • 老北京西洋铜版画典藏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老北京西洋铜版画典藏

15 2.6折 58 九品

库存2件

北京顺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秦风 编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10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D2+

上书时间2024-05-23

星辉书局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秦风 编
  •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10
  • 版次 1
  • ISBN 9787563375837
  • 定价 5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20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72页
  • 字数 18千字
【内容简介】
在西方美术史和新闻史中,版画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至于欧洲人以中国为主题绘制的铜版画,也有相当的数量。《老北京西洋铜版画典藏》前面一部分的彩色铜版画是18世纪意大利画家根据西方旅行家的资料所绘制的,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刻版印行。佛罗伦萨是欧洲文艺复兴的原乡,古典主义画派的发源地,这批铜版画鲜艳夺目,无论人物的造型和色彩都有着古典主义的气息,十分赏心悦目。如果说早年欧洲艺术家是带着崇敬与好奇的目光来描绘中国,那么19世纪中叶以后,中西方交流的性质则完全改变了。当中国的神秘面纱被揭开以后,欧洲人看见的是一个仍活在中世纪处处落于世界之后的中国,这种关系注定了这些铜版画都不免带着欧洲人对中国居高临下的眼光。尽管如此,它们仍然代表了重要的历史记录,反映了西方人对中国的视觉体验的演变过程。《老北京西洋铜版画典藏》将秦风馆藏的北京城西洋版画精华集结成册,作为读者典藏之用,这些版画不仅反映了西方人所描绘的北京宏伟的宫殿、华丽的庭园、宁静的胡同以及喧嚣的市集,实际上也更让中国人感受到自己既丰富又坎坷的近代史。
【作者简介】
秦风,本名徐宗懋,1958年生于台湾高雄,毕业于台湾辅仁大学,原籍福建古田。曾任台湾《中国时报》驻东南亚记者。近十年来开始在海外收集历史照片等史料,并成立“台湾文史工作室”,以历史照片的收集和应用见长。他发表的大量中国近代史研究文章,以其史料真实、视野独特,受到海峡两岸有关部门和普通读者的关注和喜爱。近年来,在台湾出版了60册之《20世纪台湾》,在大陆也出版了《民国南京》、《抗战一瞬间》、《宽容与正义》、《岁月台湾》、《宝岛台湾》、《岁月东北》等历史图文集,在海峡两岸有较大的影响。
【目录】
写在前面西洋美术中的北京史
老北京西洋铜版画典藏
雄伟的北京
野台戏
贵妇出游
贵族与百姓
接待外国使节团
与中国百姓交谈
中国贩夫
中国妇女
中国轿子
水利灌溉
希腊化的圆明园
王爷府
午门
紫禁城城门
士绅豪宅
中国的“凯旋门”
中国阁楼建筑
中国宫殿造型
中国阁楼建筑的架构和色彩
中国宫殿建筑结构
屋宇内部装饰
西方人眼中的中国乐器
中国吹奏乐器
中国拉奏及敲击乐器
中国仪仗、吉祥物等饰品
中国式桥梁
中国船只
中国战舰
大清军官
义和团士兵
洋人进京
明末北京城
英法联军进入北京城
前门大街
清末北京城
游北海
北海塔
颐和园十七孔桥
王府气派
同治皇帝
皇帝祭天
王爷出巡
观看西洋镜
喝茶抬杠
北京街头的理发师
北京街头的摊贩
中国士绅家庭
长城
紫禁城
北京内城的入口
大清军队
法军攻人北京城
十三陵神道
十三陵奔马
大清门
颐和园
万寿山
清朝官员
太监居所
天主教堂
传教士墓园
底层社会
骆驼商旅
旗人聚居地
北京城楼
“即将来临的强权”
法国绘制的北京地图
德国绘制的北京地图
细分皇城、内城、外城的北京地图
英国绘制的中国地图
英国公使馆(一)
英国公使馆(二)
法国公使馆
北京使馆区
北京胡同巷道
北京城内景致
庶民生活
街道巡捕
街头木偶戏
饮食摊贩
民众聚赌
野外戏剧表演
北京市集
北京街头
天坛皇穹宇
天坛祈年殿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