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营养咨询与健康教育技术指导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营养咨询与健康教育技术指导

39.27 4.8折 82 九品

仅1件

北京昌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朱迪丝·A·贝托 著;[美]贝齐·B·霍利、沈秀华 译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9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A5

上书时间2024-12-24

旧书香书城

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朱迪丝·A·贝托 著;[美]贝齐·B·霍利、沈秀华 译
  • 出版社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9-09
  • 版次 1
  • ISBN 9787313217912
  • 定价 8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05页
【内容简介】
  《营养咨询与健康教育技术指导》系美国大学营养专业的教材之一。全书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沟通交流技术、健康行为改变的咨询技术和健康教育技术。主要内容包括营养专业人员与客户之间的沟通交流、营养顾问如何激励客户进行健康行为的改变、营养专业人员如何进行口头表达、演讲以及使用新兴媒体来帮助表达等。《营养咨询与健康教育技术指导》详细介绍了基于循证的营养干预理论、模型和策略,同时结合丰富的案例从心理学、行为学和教育学角度进行分析并提供解决办法,以帮助营养专业人员科学、系统地搭建咨询与教育的模式与框架,并深度剖析营养咨询与健康教育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障碍及产生障碍的原因,对提高营养专业人员咨询、教育和行为干预的技能有很大帮助。本翻译教材填补了我国现阶段营养咨询和教育领域教材的空白,可作为我国营养专业人才的重要参考资料。
【目录】
第一部分 沟通交流技术
1 营养实践范围
1.1 前言
1.2 饮食习惯或饮食行为的起源
1.3 政府公共卫生措施
1.4 食物和健康调查结果
1.5 营养实践范围框架
1.6 营养诊疗程序
1.7 营养实践范围的拓展
1.8 总结
1.9 回顾和问题讨论
1.10 活动建议
参考文献
2 沟通交流
2.1 前言
2.2 沟通的定义
2.3 人际沟通模式
2.4 语言和非语言交流
2.5 多样性
2.6 倾听技巧
2.7 总结
2.8 回顾和问题讨论
2.9 活动建议
参考文献
3 面谈
3.1 前言
3.2 营养访谈
3.3 录用前面试
3.4 优化面谈条件
3.5 面谈过程
3.6 回答
3.7 结束面谈
参考文献
4 交流和语言文化
4.1 前言
4.2 文化多样性
4.3 文化进展
4.4 工作场所多样性
4.5 文化能力模型
4.6 咨询过程中的文化能力
4.7 有限的文化能力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健康行为改变的咨询技术
5 健康行为改变的阶段和过程
5.1 前言
5.2 跨理论模型/变化阶段
5.3 行为改变阶段
5.4 改变的过程
5.5 决策平衡
5.6 自我效能
5.7 目标设定
5.8 营养干预
5.9 营养监测与评估
5.10 文件
5.11 电子交流
5.12 总结
5.13 审查和讨论问题
5.14 推荐的活动
参考文献
6 “以人为本”的咨询
6.1 前言
6.2 使用理论和模型
6.3 非指导性咨询
6.4 动机性访谈
6.5 应用
6.6 动机
6.7 设立目标
6.8 健康信念模型
6.9 指导性咨询
6.10 总结
参考文献
7 行为矫正咨询
7.1 前言
7.2 经典条件反射
7.3 操作性条件反射
7.4 模仿学习
7.5 改变饮食行为
7.6 自我监控
7.7 自我管理
7.8 社会支持
7.9 应用
7.10 总结
7.11 回顾和讨论问题
7.12 建议的活动
参考文献
8 认知改变的咨询服务
8.1 前言
8.2 认知一行为疗法
8.3 认知
8.4 自我效能
8.5 预防复发
8.6 行为改变的模型和理论
8.7 总结
参考文献
9 不同生理人群的营养咨询
9.1 前言
9.2 计划怀孕和怀孕女性
9.3 从婴儿期到2岁
9.4 学龄前儿童:2~5岁
9.5 学龄儿童:6~12岁
9.6 青少年:13~19岁
9.7 对整个家庭的咨询
9.8 成年人:20~64岁
9.9 老年人:65岁以上
9.10 慢性饮食相关性疾病的管理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健康教育技术
10 学习的原则和理论
10.1 前言
10.2 学习
10.3 行为学习理论
10.4 社交认知理论
10.5 认知理论
10.6 记忆
10.7 学习迁移
10.8 成人教育学
10.9 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
10.10 创新扩散理论
10.11 以科技作为学习工具
10.12 总结
10.13 回顾和问题讨论
10.14 建议活动
参考文献
11 计划学习
11.1 前言
11.2 教和学的环境
11.3 实现有效教育的步骤
11.4 进行需求评估
11.5 制定绩效目标
11.6 绩效部分
11.7 条件部分
11.8 标准部分
11.9 学习的范畴
11.10 情感领域
11.11 技能范畴
11.12 确定学习计划的内容
11.13 组织学习小组
参考文献
12 实施和评价学习
12.1 前言
12.2 选择教学形式和方法
12.3 不同学习范畴的教学形式
12.4 任务分析
12.5 工作指导培训
12.6 教学顺序
12.7 结果评价
12.8 评价类型和评价结果
12.9 数据收集方法
12.10 可靠性和有效性
12.11 课程计划和方案计划
12.12 文件记录
12.13 总结
12.14 复习和问题讨论
12.15 教学活动建议
参考文献
13 口头演讲
13.1 前言
13.2 有效演讲的准备过程
13.3 有效演讲的组成部分
13.4 应用演讲
13.5 评估方法
13.6 适用性
13.7 总结
参考文献
14 使用多媒体工具
14.1 前言
14.2 视频媒体的好处
14.3 计划使用视频媒体
14.4 艺术与设计原则
14.5 非同步和同步学习
14.6 视频媒体类型
14.7 考虑听众的数学和文化水平
14.8 准备现成的媒体材料
参考文献
15 促进团队学习
15.1 前言
15.2 群体和团队的定义
15.3 群体发展的各个阶段
15.4 群体和团队的动力学特征
15.5 群体思维
15.6 群体和团队领导能力
15.7 高效团队的特征
15.8 管理小群体和团队
15.9 群体培训技巧
15.10 促进者和参与者的功能和角色
15.11 群体动力学的矛盾
15.12 解决问题和决策
15.13 发挥群体动力学功能的会议
参考文献
索引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