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理论与运作
¥
15.35
3.1折
¥
50
九品
仅1件
作者何小锋、韩广智 著
出版社中国发展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2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A1
上书时间2024-12-19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何小锋、韩广智 著
-
出版社
中国发展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6-02
-
版次
1
-
ISBN
9787800879104
-
定价
5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53页
-
字数
490千字
-
丛书
北大投资银行学丛书
- 【内容简介】
-
在经济科学中,金融学无疑是最显赫的富矿,而以研究资本市场的运作为主旨的投资银行学,则是其中最璀璨夺目的宝石。然而这门学科引进中国不过十年时间,其华丽的外表、复杂的内涵,至今让人难识真面目,有待于莘莘学者去不断挖掘。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投资银行学在理论上研究投资学、公司财务、资本市场理论、金融中介理论、金融发展理论、公共政策理论、金融工程理论等学科;在业务上,投资银行学研究证券的发行与交易、并购重组、信托投资基金、资产管理、金融衍生工具、资产证券化、财务顾问等内容;在方法上,投资银行学运用各种经济计量与统计分析、经济与财务 分析、比较分析等复杂手段。可以说,投资银行学是创新性与实用性高度结合、专业性与多样性和谐统一的典型知识领域。
纵观中国资本市场15年的发展历程,走的是一条渐进式的改革模式。什么是“渐进式”?坊间有很多描述和总结。在我的眼里,就是利益格局平衡与不平衡的交替发展的过程,即在对现有的利益格局不满意的情形下,作出某些资本市场的“创新”,从而形成一种新的利益格局;新的利益获得者自然要维护这个利益格局,因此维护一定时期的稳定性;但由于此格局的发展充满矛盾和变化,暂时平衡的格局又自我演化出越来越多的不平衡因素,新格局又被越来越多的不满动机所突破,从而又通过资本市场的创新形成新的利益格局。
这种渐进式是“螺旋式上升”的发展,是哲学上的“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关系。非身在其中,难以知味;但陷在其中,又往往不觉其味。
何以见得?最典型者表现在证券发行市场上。几年前我曾经提出“IPO悖论”,正是股票发行市场的自相矛盾、似是而非现象的总结。中国某个地方的真正优秀的企业如果要争取上市,眼前横亘着两大关口,一道是政府审批关,资本市场理论与运作一道是市场考验关,往往过了前一关,第二关的“天时地利人和”的时机失去了,能够过了两大关的企业可能只有1%的成功率,真是“一将成名万骨枯”。
就谈第1道关:政府审批关。某个优秀的地方企业面对的是三座大山:第1座是包括中央政府的各个机构;第二座是省、市一级政府的各个机构;第三座是有关中介机构(如审计机构、评估机构、法律机构、承销机构、公关顾问等),他们都依附在政府身上享有某些行政特权。就谈第1座大山,一般由三座山峰组成(例如三个政府部门),每个部门都会有三级机构(例如部、局、处级机构)“经手”申报企业的材料,其中一级(例如“处”)就会有三个平行机构的话语权,每级又会有三层级别的人(例如处长、副处长、主办人)过手;要“活动”每一个人都要经过三个左右的“中间人”穿针引线;每结识一个人都要应酬三次,每次应酬(连吃、喝、玩、乐带出差费用)平均在3000元以上。这样就要花费(2187×3000元)=6561000元。
这就是我所总结的“溜不溜”(谐音“656”万元)现象。企业就像一条狗被人们反复“遛弯儿”。这656万元只是台面上花的钱,都是有发票可报销的。如果加上台底下花的钱,则可能要加10倍(且看“王小石事件”)。如果这个企业“溜顺”了,有幸成功上市,那么这笔几千万的费用或者入发行主体的账,就必然引起做假账;或者入控股股东的账,就必然要“侵占”上市公司的利益,以符合其经济利益补偿的原则。这些费用(或收益)都是围绕“行政特权”展开的,在经济学上就叫做“租金”,整个过程就叫做“寻租”(rentseeking)。
上市公司花费了“租金”,必然就要争取“超额利润”。于是乎,整个体制被设计为:发行价(计划价)与交易价(市场价)之间必须有巨大的“价差”(pricespread)。既得利益阶层就可以从中各得其利,从而维持一种利益平衡。至于企业,在现有体制下只能“愿打愿挨”。
一个真正优秀的公司要申请上市,在证明其“真正优秀”的过程中,被这么反复“遛弯儿”(其实是一种折磨),人财物颇有损耗,等到证明完毕——批准上市时,这个企业已经是满身伤痕,它已不是“真正优秀”的企业了。所以这个冠冕堂皇的“证优”过程其实是“证伪”过程——这就是“IPO悖论”!假如这个企业真有“不败之身”,能够持续优秀,从而符合“配股”条件,则其大股东(国有股、法人股的股东)则可能要花10元/股的价格(稍低于市场价,后者可能是12元)买配股;但是如果他以后要卖这些股,只能以3元/股的价格(以每股净资产考虑定价)。这么离奇的事,在我们的制度框架下,被各方认为是“无异议”的。这种格局显然蕴藏着不平衡的因素,因而是暂时的,必然要被新的格局所取代。时代毕竟是进步着的,不断的创新是资本市场的生命力,我们的资本市场只能用这么一句话来总结:“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总体上的“螺旋式上升”,不排除在局部上可能表现出某种倒退。例如,中国的产业投资基金的“创新”路程就更艰难。某种程度上说,与其说目前中国产业投资基金有待“创新”,还不如说有待于“复辟”。因为,现在基本上是空白状态的产业投资基金在13年前就已产生,当时以“淄博基金”为代表的“老基金”就有60多个,分布在全国各地。“中农信淄博乡镇企业投资基金”是1992年由国家主管部门———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成立的、在上海交易所上市的产业投资基金,我曾经是它的策划人、申报文件的主要起草人之一。而现在正在难产的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办法,即使出台了,也做不到13年前的公募发行和上市交易。这是为什么?说白了,利益——特权格局已经变化了,僵住了。
什么是大学问?研究中国特有的资本市场的原创性理论,能够扎扎实实地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的策略,就是大学问。这是中国经济学家的历史使命和挑战。套用一句马克思引用《伊索寓言》的话说:“这里就是罗陀斯,就在这里跳吧!”从90年代初开始,北京大学的教师和研究生们就开始研习投资银行知识。他们不仅如饥似渴地吸吮来自外国的相关知识,研究中国资本市场的特性,甚至亲赴实践领域学习操作,推动中国资本市场的拓展。正是这种长期“只顾耕耘,不问收获”的精神,使投资银行学在北京大学的课堂上,成为一门以理论的原创性和案例的亲历性相结合的经典课程。我们总结的“以资产经营的一般模式为基石,以对企业和资产的现金流?进行分析为中心,以广义资产证券化和企业重组为两条主线,以投资银行的内部管理和外部监管为两条辅线”的投资银行学理论体系和框架,声名渐远,广受认同。
本丛书包含投资银行学具特色的九个专题,作者群是北京大学的教授、博士生导师和金融学博士的组合,亦是长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的结晶。我们推出这八本书,作为北京大学金融学研究生、本科生和进修生重要课程的总结,祈望与同行们及有志者交流,并得到积极的反馈和升级。
感谢中国发展出版社的编辑们的辛勤工作以及广大读者的热心支持!
何小锋
2005年末于未名湖东畔
- 【作者简介】
-
何小锋,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金融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早年曾到农村插队.也曾做过中学教师和某市机关干部。1978年初作为文革后第1届考生,从粤北考入北京大学经济系,先后获北大经济学学士和经济学硕士学位,1984年毕业后留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任教。
1986年和1993年,两次赴香港亲历亲为资本市场的研究和运作,先后达7年:1991年作为惟一的外聘专家参与了中国第1家投资基金——淄博基金的筹备和组建工作,1992年作为《中国证券市场》的常务编委,推动了中国第1本证券年鉴的产生;1993年,作为发行总顾问代表,参加了“三亚地产投资券”的策划、发行和上市工作.这是中国第1个地产投资证券(类REITs)品种;1994年,作为责任人,完成国内某银行不良资产在香港的”借壳上市”项目,为国内首次成功的案例:1995年,作为主要顾问,成功为新乡电厂的TOT项目海外投资方组织银团贷款9亿元;作为某科技公司董事
- 【目录】
-
序言:告别江湖式的资本市场
第一章资本市场运营的理论分析框架
资本市场运营的经济学分析框架
1资本市场运营的对象
2资本市场运营的环境约束
3资本市场运营的目标
4资本市场运营的一般方法
5资产运营视角下的经济学
无形资产市场运营的一般模式
1无形资产运营对象的性质
2无形资产运营的环境
3无形资产运营的目标
4无形资产运营的方式
5总结性的逻辑框架
资本市场理论与运作
信息、市场规模、治理制度和信托金融
1信托金融的提出
2信托金融分析框架的构建
3信息、市场规模、治理制度和信托金融
4模型的政策含义
第二章资产现金化
资产现金化的经济理由
现金资产现金化:QFII和QDII之间的机会
1现金资产现金化的可能路径
2QFII和QDII的经济合理性
3QDII:一种构想
4中国实施QFII制度的功能悖论
5QDII与QFII的盈利模式分析
实体资产现金化:资产出售的分析框架
1实体资产现金化的可能路径
2资产出售的分析框架:许荣茂案例的一个猜想
证券资产现金化: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的赎回和产业投资基金的退出
1证券资产现金化的可能路径
2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赎回中的效应
3产业投资基金中的证券资产现金化
信贷资产现金化:专业处置不良资产AMC的转型
1信贷资产现金化的可能路径
2一个金融分析框架
3一个金融分析框架下的AMC
4AMC转型路径的选择
5不良资产处置的未来选择:美国经验
第三章资产实体化
资产实体化的经济理由
现金资产实体化:以投资中的实物期权为例
1现金资产实体化的可能路径
2投资决策视角下的实物期权
3构造一个实物期权
4实物期权的构成要素
5实物期权的思想逻辑
6实物期权的来龙去脉
实体资产实体化:资产置换、买壳上市和资产的优化配置
1资产实体化的可能路径
2资产置换的一个分析框架
3一个“买壳”的资产置换:中国重汽案例
资本市场理论与运作
证券资产实体化:IPO的一个逻辑分析框架
1证券资产实体化的可能路径
2IPO的制度约束
3选择IPO的经济理由
4一个公司如何实施IPO
信贷资产实体化:MBO的前因后果
1信贷资产实体化的可能路径
2中国MBO的历史沿革
3MBO的全集:杠杆收购
4中国MBO的产生逻辑和约束条件
5实施MBO的经济理由
6MBO的一个战术决策框架
7中国MBO存在的悖论
资产实体化的综合转换:PPP中的PFI融资
1资产实体化可能路径的综合
2PPP中的项目融资原理
3PPP项目融资的构建
4一个综合案例:亚洲某迪斯尼乐园
第四章资产证券化
资产证券化的经济理由
现金资产证券化:股票回购的理论、案例
1现金资产证券化的可能路径
2中国股票回购的个案
3公司股利视角下的股票回购
4股票回购的经济动因
5如何进行股票回购的决策
实体资产证券化:分拆上市还是整体上市
1实体资产证券化的可能路径
2分拆还是整体上市的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3基于分拆或者整体上市效应的一个决策分析框架
4分拆和整体上市方案设计中的核心问题
5分拆上市和整体上市的模式
6在分拆和整体上市之间的选择:神华集团
证券资产证券化:可转债和一个延伸———认股权证
1证券资产证券化的可能路径
2可转债悖论的提出
3可转债的分析框架:制度和经济条件
4可转债的经济权衡和比较
5发行可转债的核心问题
6股权分置下的可转债:“茂炼转债”和“招行转债”
7一个可转债的延伸:认股权证
信贷资产证券化:资产证券化理论
1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可能路径
2中国资产证券化的一个逻辑始点
3中国资产证券化的未来猜想
4资产证券化的制度框架:法律、会计和税收
5资产证券化的经济条件
6怎样进行资产证券化
7中国资产证券化突破模式的选择
第五章资产信贷化
资产信贷化的经济理由
现金资产信贷化:信息不对称下的信贷配给
1现金资产信贷化的可能路径
2基于逆向选择的信贷配给
3基于道德风险的信贷配给
4金融抑制条件下的信贷配给
5信贷配给的解决方案
实体资产信贷化:从应收账款到金融租赁
1实体资产信贷化的可能路径
2公司财务视角的应收账款运营
3金融租赁的核心原理
4一个分析框架下的中国金融租赁业:问题和出路
5金融租赁核心原理的应用:以中小企业为例
6金融租赁的一个纵向案例:飞机的金融租赁
证券资产信贷化:证券质押融资、股转债和以股抵债
1证券资产信贷化的可能路径
2证券公司融资渠道分析框架下的证券抵押融资
3曾经的设想:“股转债”
4“以股抵债”的合理性条件分析
5“以股抵债”方案中的套利效应
6一个“以股抵债”的官方样本
信贷资产信贷化:基于粤企案例的债务重组
1信贷资产信贷化的可能路径
2公司财务困境下的债务重组模式
3债务重组的条件分析
4债务重组方案设计的合理性
5一个经典案例:粤海债务重组
第六章一个综合分析框架:企业并购融资模式的选择
一个主流的并购分析框架
1并购的策略
2准确的估值
3并购后的整合
并购支付手段选择的次序假说
并购支付手段的选择
1现金收购上市公司的控制权
2资产支付方式收购控股权
3股票支付收购控股
资本市场理论与运作
现金、股票支付的风险收益模型
1现金或者股票交易之间的权衡
2固定数量和固定价值股票之间的选择
3整体的选择分析
第七章资本市场运营的门道:中航油、安然、德隆案例
中航油事件所折射的命题
1安然转型之惑
2纵横于“金字塔”式的企业结构之间
3真伪“互换协议”之辩
4真伪“资产证券化”之辨
德隆资本市场运营的历史遗产
1舆论的力量———金融危机的预期自实现理论
2“风险分摊”和“木桩效应”
3“产融结合”还是“产融混合”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