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任文利 著
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A5
上书时间2024-12-12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任文利 著
-
出版社
中州古籍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5-01
-
版次
1
-
ISBN
9787534822360
-
定价
2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76页
-
字数
251千字
-
丛书
中国哲学前沿丛书
- 【内容简介】
-
《心学的形上学问题探本》所探讨的,是王阳明及其后学的心学问题。按照传统的说法,王阳明心学直接来源于南宋的陆九渊。但是,如果不是停留在“现成的”结论上,而是深入到新儒学的问题本身,就会发现,与陆九渊相比,阳明乃至整个阳明后学所面对的问题,显然要复杂得多。若以整个新儒学的问题来看,其形而上学的理论架构的真正建立者不是别人,正是朱熹。关于这一点,作者在“导论”中作了详细论述。后起的阳明学恰恰不得不面对朱熹这一形而上的显学文本,无论是从历史的渊源、语词的运用还是体系的建立上,都是如此。这是作者对心学与新儒学即理学关系进行纵向和横向考察之后得出的令人信服的结论。这一结论成为贯彻全书的基本观点。在往后的论述中,作者始终坚持这样一种方法,即在横向的陈述中,坚持纵向的历史观察,于传承、变化中阐明不同心学家的全新的提问方式、思考方式。
就阳明文本讲,既有与新儒学体系割不断的历史因缘,同时又有前、后期的不同阶段。作者是以“致良知”这一宗旨的提出作为前、后期的分水岭的。这一划分与以前的包括黄宗羲以来的传统看法有很大不同,显示了作者不是平面地进行历史叙述,而是深入到问题本身,揭示阳明心学形成、发展的内部脉络。王阳明提出“良知说”,是理学发展中的一次重大转变,这一转变的实现,在于提问方式的转变(也是叙述方式的转变)。在提出“致良知”之前,他的学说中的主要范畴是“心体”、“性”、“天理”,核心命题是“心即理”。这正是对宋儒表述方式的继承。但就其特征而言,这些范畴只是“预设”。宋儒对这些“预设”的陈述有一个“客观”的方式,在王阳明这里,此“客观”的方式没有了(这只是从心性本体论上说,如果从宇宙论上说,王阳明始终是承认“天理自然”之先在性的),但各范畴作为“预设”仍被现成地继承下来。提出“致良知”之后,跟着便有“理障”、“无善无恶”等问题的提出,这可以说是对“心体”、“性”、“天理”诸“预设”的悬搁。而“良知”的最大特征是由“预设”走向“现成”,是人在道德践履中的当下呈现。他认为这样一来,朱子“心理为二”的问题就被克服了。
但“良知”究竟是什么?这是研究阳明心学不能不提出的问题,但事实上我们很少追问这样的问题。作者经过对儒学、新儒学、阳明心学的彻底追问,明确提出,良知是一个“知情合一”的范畴。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看法,也是阳明学研究中的一次突破性进展,对于理解阳明学乃至整个儒学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然,阳明既以“知”命名它,则“知”的意义的彰显是良知说的一个明显的特色。但问题在于,何以称之为“良知”?
“知”可从两方面来说。一方面,它是情感的自觉,可以说是“情觉”,情感才是其真实内容;另一方面,它是“能视听言动的”,可以说是“知觉”,“感应”是其主要方式。王阳明虽然对“心体”等预设进行了悬搁,但又没有而且不可能完全放弃这一范畴,直到晚年还在使用它。就是说,他的良知说并没有完全走向“现成”。这就意味着,“情”和“知”必须向上提升。而不同的提升,其结果也是不同的。由“情”上提而讲“体”,则所谓“无善无恶”可以看作是有积极意义的“至善”的表述方式,其境界则展现为《大学问》的“万物一体”说,良知的生命意义完全得以展现。由“知”上提而讲“体”,则“无善无恶”只是具有消极意义的绝对知识,其境界只是“感应”中的“万物一体”,与生命无关痛痒。
王阳明并没有完全走上这样的“分解”之路,但是,在他的良知说中已经包涵着这种分化的内在张力。阳明所带给我们的最富有启发意义的就是中国心灵哲学整体性特征受到一次严重的震撼。心灵主体的分裂、解构已不可避免。
否则,不仅认知理性无法开出,道德理性也难以挺立。正是这一“问题”,引出了阳明后学的演化。
阳明后学人数众多,异彩纷呈,近年来已引起学界的重视。但作者只选择其中八人(王畿、聂豹、王艮、颜钧、何心隐、罗近溪、刘宗周、黄宗羲)进行论说,意在展现阳明文本本身的一些问题,同时展现这些后学在解决这些问题时的独特方式和贡献。他们各自凭借对儒学特别是儒家道德哲学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的敏锐观察和思考,提出了各自的解决方法。如颜钧的“神道设教”,何心隐对“道德他律”的揭示,罗近溪对“信仰”即“信念”的关注,刘宗周在“体”上探寻“过”、“恶”的因子的尝试,等等,不仅表现出阳明后学的不同的个性特征,而且随着问题的不断显化,争论的不断展开,出现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其中,宗教问题特别显得突出,成为很多后学谈论的中心话语。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现象。至于泰州一派的“荡越”,则有不可“羁络”(黄宗羲语)之势。王畿沿着从“知”上言“体”的方向发展下去,意味着将最终脱离儒学的轨道。而聂豹的“归寂说”似乎是补救龙溪之“弊”,实际上正是由“知”上溯而言“体”的代表人物,因而成了真正的“归谬”。
作者正是从问题意识入手,不断追问,不断探索,才展开了有深度的论述,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见解,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和说服力。这既是历史的研究,又不觉得只是对过去历史的一种“陈述”,而是时刻感到生命的跃动,与我们自己的生命紧紧相连。
但是,这毕竟是一部严肃的学术著作,对于资料的收集、甄别是严谨的,对于问题的分析是缜密的,可谓“丝丝入扣”。
任文利博士是一位“好学深思”之士,不愿意轻易发表著作。此书于三年前完成,但他一直没有拿出来发表,而是继续收集资料,思考其中的一些问题。这次终于进行了最后的修改,送去出版。仅就这种为学的态度、作风而言,也是值得尊敬的。
- 【目录】
-
总序
序言蒙培元
导论
一、关于“天”
二、“综合地说”——“天地之心”
三、“分解地说”——“理”与“气”、“形而上”与“形而下”
上编阳明心学
第一章王阳明思想的演化
一、黄宗羲《姚江学案》“前三变”、“后三变”考辨
二、“龙场悟道”与“致良知”:王阳明两次重要思想转变考
第二章“龙场悟道”后的两个命题:“心即理”与“存天理去人欲”
一、“心即理”:阳明早期心学的本体论核心命题及其溯源
二、理是什么?——阳明早期心学的困惑及其回答
第三章“致良知”转向的发生
一、阳明早期心学之心体的预设——兼及“收敛”与“发散”
二、“致良知”转向——“知”的意义,显与破除“理障”
第四章“致良知”意义的展开
一、“良知”內涵解析:“情”与“知”
二、感应与目的——以“四句教”为核心
第五章余论:作为本体的“预设”悬搁后的问题
下编阳明后心学
第一章“悬崖撒手”:王畿
一、王畿之“调适上遂”
二、“出离生死”:跻阳明于禅
第二章“霹雳手段”:聂豹
一、不足为王畿“救正”——聂豹与王畿
二、聂豹之于王阳明与宋儒
三、“天地之心”、“理气”
四、心性与修养工夫——以“已发”、“未发”为核心
第三章“尊身立本”:王艮
一、“迹”上的澄清:“出必为帝者师,处必为天下万世师”
二、“简易”宗旨:“尊身立本”
第四章“赤身担当”:颜山农
一、山农家风
二、神秘主义:山农之“神道设教”
三、山农宗旨:从心所欲不逾矩
第五章“出身主大道”:何心隐
一、关于“身家”
二、“心”、“性”与“欲”
三、“建极”、“设矩”与“作主”——兼及“道德自律”与“他律”
第六章“秦州派中惟一特出者”;罗近溪
第七章以工夫树立本体之尊严:刘宗周
第八章“一洗理学套括之气”:黄宗羲
附录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