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景总须横侧看:厉以宁散文集(增订版)
¥
31.72
3.2折
¥
98
九品
仅1件
作者厉以宁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14-06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A5
上书时间2024-12-18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厉以宁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时间
2014-06
-
版次
1
-
ISBN
9787100100502
-
定价
9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624页
- 【内容简介】
-
《山景总须横侧看:厉以宁散文集》初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于2003年9月出版,收集了厉以宁从1983年至2003年所写的海外见闻和观感中的42篇文章。本书为增订版,收集文章总数为110篇,内容更为充实与丰富。
作者的足迹遍布五大洲数十个国家,本散文集根据不同国家为线索,分为二十部分,记录了作者作为经济学家、经济史学家,在游历各国时对于各国古今经济发展的思考和感悟,不似纯经济学书籍和纯经济史书籍那么枯燥,而是能让读者的思绪跟随作者在海外游历的脚步,轻松地学习到不少有关经济学理论与经济史的知识。
- 【作者简介】
-
厉以宁,祖籍江苏仪征,生于南京,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北京大学经济管理系系主任、光华管理学院院长,现任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学部主任、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管理科学中心主任、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民营经济研究院院长、贫困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执行副理事长等。出版《非均衡的中国经济》等学术专著二十多部,并因为在经济学以及其他学术领域中的杰出贡献而多次获奖。他的经济理论对我国30年来经济改革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 【目录】
-
增订版序岂是闲吟风与月?——代前言(初版埃及篇 这里始终是一块神秘的土地——古代埃及给人们留下的印象 往事如烟非烟——托勒密王朝被埃及人遗忘了吗? 皇帝的私人领地意味着什么?——埃及尼罗河泛游所思 文化的力量不可低估——为什么罗马统治下的埃及逐渐回归希腊化文明? 弱国既无外交,又无内政——19世纪埃及历史回顾 1952年:少壮派军官接管了埃及政权——苏伊士运河事件的前前后后希腊篇 血缘、信仰和理念——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希腊城邦制度 程序和名分比政绩更重要——关于古典时期希腊城邦的僭主问题 没有民主改革的勇气就不会有民主制度——古典时期雅典民主制度的推进 民主的扭曲和民主的变质——希腊城邦制度是怎样解体的? 中产阶级是民主政治的维护者——古典时期希腊城邦制度解体引起的思考 古典学者的迷茫——在雅典听到的和想到的 国王的大量赏赐未必是件好事——在希腊想起了亚历山大的慷慨大方 东地中海的风声、浪声和炮火声——站在希腊科林斯地峡的小山坡上突尼斯篇 海风几度送归舟——飞越突尼斯海峡 古城虽已全毁,名将长在人心——突尼斯杰姆竞技场遗址归来意大利篇 有奴隶制经济,没有奴隶制社会——参观罗马斗兽场遗址有感 贵族和平民:两大集团的对立——罗马共和国为什么会变成罗马帝国? 皇位继承始终是帝国的头等大事——台伯河畔沉思之一 最愚蠢的行为莫过于摧毁最支持自己的力量——台伯河畔沉思之二 希腊被罗马征服,罗马又被希腊化文化征服——台伯河畔沉思之三 无穷无尽的争斗究竟为了什么?——漫步于罗马的威尼斯广场 天主教伦理和赎罪券——为重建梵蒂冈圣彼得教堂筹款引起的风波 仅有产业转移,对地区的工业化是远远不够的——意大利南部的开发问题法国、瑞士篇 禁欲主义的历史见证——参观法国圣米歇尔修道院 挡不住的压力,禁不住的诱惑——巴黎兵器博物馆观后 工匠们有过自己的黄金时——斯特拉斯堡的老街区 天灾?人祸?——马赛港曾经哭泣过 王权的象征——凡尔赛宫和波旁王朝的兴衰 城市化和工业化的相互推动——从19世纪法国农民进城说起 “上帝之城”的理念——日内瓦的加尔文遗址 精英分子绝非遗传的产物——在瑞士洛桑想起经济学家帕累托德国、奥地利篇 矿山的空气也使人自由——慕尼黑至法兰克福途中 谁是中世纪大型建筑工程的组织者?——从科隆大教堂说起 谁从德国农民战争中捞到了好处?——利希滕费尔斯农家做客后记 希特勒是通过合法程序上台的——慕尼黑随想 计划体制下东德经济转型的困难何在——东西德合并后再访德国 当农村不再是主要劳动力供给来源的时候——德国斯图加特考察记要 集市平等原则的延续——维也纳圣诞节农民集市一瞥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篇 向大海要土地,要来的还有一个新制度——阿姆斯特丹远郊之行 单向的城乡一体化和双向的城乡一体化——荷兰的农牧业和园艺业为什么发展得这么顺利? 中世纪城市留下了什么?——在布鲁塞尔所想到的 除了大峡谷,还有什么可看的?——记两次卢森堡之行英国、爱尔兰篇 绝无仅有的英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谈谈圈地运动 市场机制和道德情操是统一的——在亚当·斯密墓碑前 交通规则和制度惯性——关于英国交通规则的思考 凯思斯想到的和没有想到的——在伦敦与英国经济学家交流追记 要素成本上升往往是重大技术突破的前提——伦敦至曼彻斯特途中所思 日子过得还不错,为什么要闹独立?——在苏格兰的随想 爱尔兰人不愿回首的时代——英国统治下的爱尔兰大饥荒 小国是可以绕开重化工业发展阶段的——爱尔兰的经济发展道路西班牙篇 辉煌只在回忆中——游西班牙王陵 搜括的金银多了反而成了灾难——西班牙的暴富带来祸害 企业家精神不等于单纯的冒险精神——殖民帝国西班牙给后人留下什么样的形象? 佛朗哥晚年的大智慧不可低估——马德里机场感言马耳他篇 特殊的历史、特殊的政治制度和特殊的生财之道——圣约翰骑士团和马耳他岛 奇迹是人创造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马耳他岛俄罗斯篇 天时、地利都不如人和——莫斯科公国的堀起 中央集权化改革的代价是什么?——在圣彼得堡所想到的 在开明专制旗帜的掩饰下——叶卡捷琳娜二世的事迹 19世纪莫斯科大学的骄傲——赫尔岑是这里培养出来的 改革,究竟是为了什么?——对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 “到民间去”口号的演变——19世纪末期俄国民粹派知识分子的分化 沙皇政府最后一次农村改革——斯托雷平改革的始末 经济加快发展挽救不了专制制度被推翻的命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10年俄国“经济奇迹”的剖析 领导人功过的不对称性——红场漫步芬兰、瑞典、挪威、丹麦篇 事在人为——访问芬兰有感 一个经济稳步转型的例子:瑞典——记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的瑞典经济 20世纪30年代初西方经济学界的一场争论——瑞典学派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 福利国家也有自己的苦恼——在瑞典听经济学家的抱怨一 工会的影响有多大?——在奥斯陆过五一国际劳动节 起因是对社会等级观念的不满——谈谈哥本哈根的自由城 生活质量压倒一切——北欧人在追求什么? 社会稳定的基石——北欧议会民主的冷静思考印度、毛里求斯篇 莫卧儿帝国盛世何在?——阿克巴陵墓旁的感叹 失势帝王:世上最孤独、也最悲哀的人——关于泰姬陵的记载 印度洋涛声如昔——特里凡得琅海边远眺 破坏的使命和建设的使命——从马德拉斯看英国在印度留下的遗产 仿佛又到了印度——毛里求斯给人们的印象 幸福观和知足常乐的国民心态——离开毛里求斯前的思考南非篇 一个坐落在金矿之上的城市——南非的约翰内斯堡 冒险家的成功不完全靠运气——好望角之行有感 布尔人当年的政治中心——南非共和国首都比勒陀利亚日本篇 幕府时代的日本是不是更像中世纪的西欧?——日本京都札记 一个历史之谜的试解——为什么九州的诸侯和武士如此积极地参加倒幕运动? 国门打开以后——从横滨开港看明治初年日本的动向 不彻底的改革种下的恶果——日本濑户内海的大久野岛韩国篇 古风犹在——在韩国水原的农村 李朝末日——想起了一百年前的日军仁川登陆 高速成长的背后——汉江夜景随笔蒙古篇 目标后面的目标和更深层的目标——在蒙古乌兰巴托街头所见 消费习惯和消费观念的变化——乌兰巴托城区、郊区和乡村的比较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印度尼西亚篇 从社会的最底层做起——马来西亚华人的勤勉和敬业 道德规范和法律约束——新加坡有不少地方是值得学习的 佛座斑斑旧弹痕——泰国大城府与泰缅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处遗址——泰国桂河大桥之行 华人的社会资本: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经济力量——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的华人社会美国、加拿大篇 “五月花”精神——从波士顿来到普利茅斯海边 当年西部移民必经之路——在美国伊利诺伊州的东西向交通干线上 吸引人才西进的关键何在?——从美国的旧金山到洛杉矶 1929年的大危机是这样开始的——纽约证券交易所参观后记 20世纪30年代影响罗斯福政府的经济学家——访问芝加哥大学经济系有感 什么是货币流通量的正常水平?——在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学院同经济学家的交谈 竞选者的诺言并不是总能兑现的——华盛顿白宫前的感言 心疑重到天池路——加拿大路易丝湖之游澳大利亚、新西兰篇 他们不愿意别人提到这里最早是流放犯人的地方——悉尼见闻 牧场的尽头还是牧场——奔驰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原野 仿佛是世外桃源——塔斯马尼亚岛上 比英国还要英国——新西兰南岛的小城生活 并未失落的文明——新西兰哈密尔顿附近的毛利人村落附录 共同的心愿——纪念北京大学成立九十周年 一代新潮接旧潮——纪念北京大学成立一百周年 决不辜负社会对我们的信任——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建院而作解悟人生已晚年——代后记(初版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