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研究——重庆建设长江上游金融中心的对策和路径
¥
28.44
5.9折
¥
48
九品
仅1件
作者白鹤祥 编
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6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A16
上书时间2024-11-22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白鹤祥 编
-
出版社
中国金融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06
-
版次
1
-
ISBN
9787504950826
-
定价
4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16页
-
字数
475千字
- 【内容简介】
-
本书通过“金融集聚与经济增长”、“金融中心的形成动力、模式和效应”、“重庆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比较与借鉴”、“重庆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可行性和目标”、“重庆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的路径和政策措施”等等梳理、研究,是重庆近年来关于建设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理论研究的难得一部佳作。
- 【目录】
-
1 导论
1.1 本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
1.4 本书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第一篇 金融集聚与经济增长
2 金融资源的集聚和辐射理论
2.1 金融资源理论
2.2 金融地理理论
2.3 金融集聚理论
2.4 金融辐射理论
2.5 金融集聚和金融辐射的主要观点
2.6 金融集聚、金融辐射的层次和阶段
3 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
3.1 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理论和模型
3.2 金融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路径
3.3 基于中国的实证分析
3.4 金融结构与经济结构升级的相互作用机制
第二篇 金融中心的形成动力、模式和效应
4 金融中心的内涵与形成条件
4.1 金融中心的定义与内涵
4.2 金融中心的功能与作用
4.3 金融中心的分类与特点
4.4 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分类
4.5 金融中心层级划分
4.6 金融中心形成应具备的条件
5 金融中心形成的动力机制和演进次序
5.1 金融中心形成的内生动力之一:经济发展形成的需求拉动
5.2 金融中心形成的内生动力之二:金融中心发展的自我促进
5.3 金融中心形成的外生推力之一:历史因素和自然条件
5.4 金融中心形成的外生推力之二:政府政策与行为
5.5 金融中心形成的“轮式模型”
5.6 金融中心的演进次序
6 金融中心的效应研究
6.1 金融中心的集聚效应
6.2 金融中心的扩散效应
6.3 金融中心的溢出效应
6.4 金融中心的经济增长效应
7 金融中心的形成模式
7.1 金融中心的自然形成模式
7.2 金融中心形成的政府推进模式
7.3 金融中心形成的混合模式
7.4 重庆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模式选择
第三篇 重庆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比较和借鉴
8 重庆、成都、西安经济金融发展的比较分析
8.1 经济发展水平比较
8.2 金融机构比较
8.3 金融市场比较
8.4 小结和启示
9 重庆与上海、深圳经济金融发展的比较分析
9.1 经济发展水平比较
9.2 金融机构比较
9.3 金融市场比较
9.4 小结和启示
10 区域性金融中心竞争力的定量评估
10.1 国内外金融中心的评价体系介绍
10.2 区域性金融中心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四篇 重庆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可行性和目标
第五篇 重庆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的路径和政策措施
主要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