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德]叔本华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07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A5
上书时间2024-11-06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德]叔本华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4-07
-
版次
1
-
ISBN
9787208051362
-
定价
1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68页
-
字数
185千字
- 【内容简介】
-
《叔本华思想文论》从叔本华的《附录与补遗》和《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第2卷中选出了12篇文章:论思考、论阅读和书籍、论文学、论历史、论语言和语言学习、比喻和寓言、论判断批评和名声、论学者和博学、论大自然的美、论音乐、论写作和文本、论死亡。
在这些文章中,叔本华讨论的是日常生活中的普遍素材,所用的语言又都平时自然。叔本华以他准确的判断力、深邃的思考深刻阐述了他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在《论思考》中说:“只有经过深思的东西才能成为我们的真知”,“只有自己的根本思想才会有真理和生命力”,他反对大量阅读,认为涌入我们头脑的这些大杂烩永远不会自动成为思想、观念和信念的统一体,容易造成巴比伦式的语言混乱。在《论阅读和书籍》中,他指出:“坏东西无论如何少读也嫌太多,而好的作品无论怎样多读也嫌太少。”“阅读好书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不要读坏书,因为生命是短暂的,时间和精力都极其有限。”抨击人们总是阅读最新的,而不是所有时代最好的书籍,主张“没有什么比阅读古老的经典作品更能使人们神清气爽的了。”他对黑格尔式的文风深恶痛绝,提倡“言之有物”、“质朴无华”、“诚实自然”的文风。他在书中的诸多论述距今已经200年了,但仍像一股清新自然之风迎面吹来,让人觉得他在针砭时弊,他的思想之深刻阐释了“历久弥新”的含义。
- 【作者简介】
-
叔本华是德国哲学家;因为他对人间的苦难非常敏感,对人生观感到极度悲观,所以被人称作是“悲观主义的哲学家”。他反对黑格尔绝对唯心主义,是新的“生命”哲学先驱。
他特别专精于研究柏拉图和康德的著作,非常反对和不屑于黑格尔、费希特和谢林等人的理论。
他的一生不算风光,过着隐居的生活,直到1853年时,他的哲学思想才被世人所重视,不过却于1860年9月21日病逝。
1789 年生于但泽的叔本华从小孤僻,傲慢,喜怒无常,并带点神经质。他对自己的哲学也极为自负,声称是一种全新的哲学方法,会震撼整个欧洲思想界。然而他的著作却常常受人冷落。在柏林大学任教时,他试图和黑格尔在讲台上一决高低,结果黑格尔的讲座常常爆满,而听他讲课的学生却从来没有超出过三人。于是叔本华带着一种愤遭的心情离开了大学的讲坛。叔本华与黑格尔的对抗实际上是两种哲学倾向之间的较量。他失败了。因为他不属于那个时代。用叔本华自己的话说,他的书是为后人写的。事实也是如此:到了晚年,时代才和他走到了一起,他终于享受到了期待了一生的荣誉。
1818年叔本华发表了《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从而奠定了他的哲学体系。他为这部悲观主义巨著作出了最乐观的预言:“这部书不是为了转瞬即逝的年代而是为了全人类而写的,今后会成为其他上百本书的源泉和根据”。然而该书出版10年后,大部分是作为废纸售出的,极度失望的叔本华只好援引别人的话来暗示他的代表作,说这样的著作犹如一面镜子, “当一头蠢驴去照时,你不可能在镜子里看见天使”。
叔本华是唯意志论哲学的创始人,他抛弃了德国古典哲学的思辩传统,力图从非理性方面来寻求新的出路,提出了生存意志论。人生就是一种痛苦,一个人所感受的痛苦与他的生存意志的深度成正比。生存意志越强,人就越痛苦。要摆脱痛苦的途径只有一条,就是抛弃欲求,否定生存意志。他认为一个人可以通过艺术创造和欣赏来暂时解脱痛苦,但最根本的解脱办法是,进入佛教的空、无的境界。
叔本华死后,有关他的哲学讲座逐渐将黑格尔排挤了出去,终于报了当年一箭之仇。他一时成了德国最时髦的哲学家。到1891年,《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就已再版了18次。
- 【目录】
-
论思考
论阅读和书籍
论历史
论文学
论写作和文体
论语言和语言学习
论判断、批评和名声
比喻和寓言
论学者和博学
论音乐
论大自然的美
论死亡
编辑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