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只眼睛看传媒——媒介批评热点文选
¥
17.74
4.5折
¥
39.8
九品
仅1件
作者王君超 著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7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A14
上书时间2024-11-02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君超 著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07
-
版次
1
-
ISBN
9787302196013
-
定价
39.8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56页
-
字数
500千字
- 【内容简介】
-
媒介批评是基于大众传播学和文化研究的一门新学科。本书作者是我国最早研究媒介批评的学者之一。本书收录了作者10年来对中国媒介批评的发生、发展进行同步观察和研究的成果以及7年来从事媒介批评教学与实践的思考与感悟,共计130余篇作品,在新闻媒介批评实务与文体写作方面颇多创新之处。
- 【作者简介】
-
王君超,应用传播学博士,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曾为人民日报海外版主任编辑。著有《媒介批评——起源·标准·方法》,联合主编《媒介二十五讲》等书。
- 【目录】
-
热点事件透析
奥运会开幕式:好评与“微词”
媒体:勿做奥运选手的“压力集团”
预告新闻不该引起混乱
媒体应予更多的希望和力量!
“华南虎”风波的媒介批评意义
恒源祥广告,应该“平反”还是反思?
怎样避免“反常新闻”失实?——从“七月飞雪”的报道谈起
希“纸包子”事件不会弱化舆论监督
批假新闻不能削弱舆论监督
媒体能为“裸女”做些什么?
港报让世行行长早“辞职”了四十多天
媒体,请放树蛙一条生路!
警惕“普京遇刺”式的“大师预言”
解析媒体炒作的传播怪圈——评“啤酒甲醇风波”
应该道歉的不止北大教授
房地产报道必须走出混沌
世界最大的龙虾有多大?——应该如何写之一
“阴沉木”到底有什么用?——应该如何写之二
“近代史上最放荡不羁的女人”何时辞世?——应该如何写之三
“避孕套皮筋”报道三问——应该如何写之四
“猫王”身故还能拿钱?——应该如何写之五
“解放军美女团长”让台大报上当?——应该如何写之六
政策报道不能只讲一面——应该如何写之七
网络现象检视
旗帜鲜明地反对“标题党”
走出“网络暴力”的认识误区
“很黄很暴力”与“皇帝的新装”
“很黄很暴力”的艳照与“很乐很Open”的受众
“臭豆腐”旧闻缘何成了新闻?
当“传闻”成了新闻
莫让传闻变新闻,新闻变谣言——从洪金宝和某著名科学家的“去世”传闻谈起
向网络谣言宣战——评“北大女状元”回国维权
愿“裸捐”谣言事件早日立案——二评“北大女状元”回国维权
上千家网站转载“裸捐”谣言说明了什么?——三评“北大女状元”回国维权
判造谣者去反谣
已澄清的谣言“重现江湖”说明了什么?
媒介批评网与反谣——答中央电视台记者问
媒介批评网的理念与实践——在“构建和谐社会与媒介批评的责任”研讨会上的发言
人人都是批评家——就媒介批评网开通答《媒介汇报》学生记者
虚拟世界呼吁媒介道德与社会责任——在“如何构建(网络)虚拟世界的法制规则研讨会”上的发言
为何“不可得罪小人”?
香港网民上载死尸照的罪与罚——附《明报》报道及来扬回应
博客不是“转客”
博客的正极与负极
守望BBS
“媒体新人类”:新纪元的呼唤
何谓“媒体旧人类”
“炒新闻”有违新闻的本质
说说北美的中文网
美国媒体观澜
“普利策”遭遇枪击案,美国的报纸怎么编?
校园枪击案——今天美国大报当然的头条
媒体指校园枪击案凶手为中国人,根据何在?
枪击案犯不是中国人,《芝加哥太阳时报》糗大了
枪手“酷照”充斥版面有违职业道德
江伟恩终洗“罪名”,媒体欠他一个道歉
且慢看衰“中国制造”
热狗比赛缘何登上报纸头条?
免费报纸与读者,究竟谁消费了谁?
质疑《华盛顿邮报》对兰成长事件的处理
不解美国房地产商的热情——令人大伤脑筋信息冗余
不要理会“中国人是间谍”的疯话
收购道琼斯与默多克的中国方略
媒介文化反思
公众人物点评
媒介批评实践
教育学术散论
附录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