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公共听证研究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公共听证研究

正版现货,品相完整,套书只发一本,多版面书籍只对书名

19.64 7.9折 25 九品

仅1件

北京昌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春燕 著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4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6-28

旧书香书城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春燕 著
  •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04
  • 版次 1
  • ISBN 9787503694073
  • 定价 2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92页
  • 字数 253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虽然,《中国公共听证研究》中的某些观点还有待进一步论证和接受实践的检验,但整体而言,该研究对完善我国关于公共听证的立法和实践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当法律、法规确认了行政听证制度的法律地位之后,对行政听证制度的研究,就既具有理论意义,也具有实践意义。而且,行政法学作为应用法学,如果其研究脱离公共行政实践,或者无视公共行政实践,那么其理论价值也将大打折扣。这本著作的最大特点是立足于我国公共听证实践,对公共听证的价值、我国确立公共听证的环境(包括政策环境、法律环境和社会心理环境)、公共听证的目标定位与适用范围、公共听证的基本制度以及保障公共听证实现其价值与目标的其他配套制度等问题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并提炼出公共听证应遵循的一套基本准则。
【作者简介】
李春燕,1973年3月出生于山东禹城,法学博士,副教授,现就职于浙江财经学院。曾在《行政法学研究》、《中国法学》、《兰州学刊》、《中州学刊》等刊物上发表十余篇论文,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教程》(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并参与《行政法律责任研究一一多元视角下的诠释》(朱新力主编,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论公法原则》(胡建淼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和《国家赔偿问题研究》(马怀德主编,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等多部著作的撰写。
【目录】
导言:寻找公共听证在中国的生存机理
一、写作缘由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什么是公共听证
一、公共听证的界定
(一)"听证"与"公共听证"的关联性
(二)中国公共行政实践中的"公共听证"
(三)公共听证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四)关于公共听证的分类
二、公共听证的兴起
(一)全球化的诸多影响
(二)国内诸多矛盾的客观存在
三、公共听证的立法概况
(一)宪法
(二)法律
(三)行政法规
(四)规章
(五)国际条约
(六)其他规范性文件

第二章公共昕证的价值分析
一、公共听证对行政机关的价值
(一)政治价值:提升公共行政的合法性
(二)法律价值:促进法治政府的建设
(三)社会价值:构筑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协商与合作机制
二、公共听证对社会公众的价值
(一)有利于培养社会公众的主体性意识
(二)有利于社会公众获得"过程利益"
(三)有利于保障社会公众的实体权益
三、公共听证的成本与负面效应
(一)公共听证的成本
(二)公共听证的负面效应
四、理性对待公共听证的价值

第三章公共听证的环境分析
一、政策环境:转型期中国的价值选择
(一)从强调"稳定"到注重社会"和谐"
(二)从"发展是硬道理"到"以人为本"
(三)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更注重社会公平"
(四)从选举民主扩展至行政民主,从票决民主扩展至协商民主
二、法律环境:宪法的支持与制约
(一)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三)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
……

第四章公共听证的目标定位与适用范围

第五章公共听证的制度分析

第六章公共听证制度的保障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