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方后现代人文主流:征候群研究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西方后现代人文主流:征候群研究

正版现货,品相完整,套书只发一本,多版面书籍只对书名

15.82 2.6折 60 九品

仅1件

北京昌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介民 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9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6-23

旧书香书城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刘介民 著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09
  • 版次 1
  • ISBN 9787301177723
  • 定价 6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40页
  • 字数 554千字
【内容简介】
《西方后现代人文主流:征候群研究》简明扼要,对系统地了解西方后现代人文思潮而又时间有限的读者来说不失为一本很好的入门书。另外,条理清晰、行文晓畅也是本书的特点。穿插在本书中西方后现代哲学家、理论家的照片和生平简介,也为本书增添了一份趣味性和可读性。
【作者简介】
刘介民,1980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西方文艺理论专业研究生。1981年至1995年任辽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主任、副研究员。1985年起担任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岭南大学访问学者和客座研究员三年。1995年至今任广州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比较文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是国际比较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研究方向是比较文学理论、方法论、比较诗学、西方文论和文学批评。主要著作有:《比较文学方法论》、《中国比较诗学》、《道家文化与太极诗学》、《国学基础导论》、《类同研究的在发现》、《从民间文学到比较文学》《类同研究的再发现:徐志摩在中西文化之间》、《闻一多:寻觅时空最佳点》等专著。编著有《中外比较文学研究》(5卷本,与John•Deeney合作)等书;编译著有《中西比较文学理论》(英文)、《比较文学译文选》(日文)、《见证中国比较文学30年》(英文)等书。
【目录】
序 欧美思想文化领域的巨型裂变
导论 西方后现代人文主流
第一章西方后现代人文思潮征候群综述
第一节人文思潮征候群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后现代人文思潮的多样复杂性
第三节人文思潮征候群的批判与超越
第二章西方后现代人文思潮轨迹
第一节后现代人文思潮理念
一、西方人文主义思潮探析
二、后现代人文思潮的发展
第二节后现代人文思潮先驱
第三节后现代新的人文学者
第三章西方后现代人文思潮特征
第一节后现代主义的文化身份
一、上个世纪80年代,在西方思想学术界出现了一种后现代思潮的多声部大合唱
二、“全球化。作为一个经济概念是80年代被提出的
三、关于后现代思潮的文化身份,詹姆逊多次讲到过他认为当今文化正在经历从现代主义的语言中心,转移到后现代主义的视觉中心上来
四、文化理解的多元性
第二节后现代主义的学术趋向
一、激进的后现代主义
二、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
三、庸俗的后现代主义
第三节后现代主义基本规定性
一、后现代主义的反基础主义
二、后现代主义基本规定性的反主客二元论
三、后现代主义基本规定性的反总体性
第四章后现代人文思潮学理定位
第一节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
一、人文学理与人文科学意向
二、自然科学的人文思潮倾向
第二节人文主义与自然科学
一、人文的本质是人的活动和行为
二、人文与自然的差异和理解
第三节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
一、人文活动是否属于“科学”
二、定义的学术前提或理论前提
第五章后现代人文思潮理论谱系
第一节解构话语和人性新论
一、德里达对人文主义的解构
二、福柯对人文主义的批判
三、利奧塔与后现代艺术理论
第二节对人文思潮的批判和超越
一、贝尔的意识形态与自我批判
二、哈贝马斯对人文主义的批判
三、巴岱论性、宗教的精神活动
第三节从话语符号到心态符号
一、拉康:心理分析与符号学
二、巴特叙事符号的文学意义
三、鲍德里亚符码:拟像理论
第四节后现代文学批评理论新趋向
一、朗格的人文主义美学
二、伽达默尔的人文阐释学
三、德勒兹生成论和人文流变
四、佛克马的视野与中国情结
第六章 后现代人文思潮文学批评
第七章 后现代消费文化与人文艺术
第八章 后现代人文思潮女性主义
第九章 多维视野下的人文思潮网络
第十章 后现代人文思潮生态意识
结语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词汇索引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