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性和伦理的跨文化研究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人性和伦理的跨文化研究

正版现货,品相完整,套书只发一本,多版面书籍只对书名

40 九品

仅1件

北京昌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赵郭华 著

出版社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01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6-23

旧书香书城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赵郭华 著
  • 出版社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4-01
  • 版次 1
  • ISBN 9787207061447
  • 定价 2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26页
  • 字数 25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人性和伦理的跨文化研究》是我近几年在思想世界漫游的一些记录,它们好像是旅途中所做的一些风景素描,每一节好像是一幅画,每一部分好像是一个区域的组画,全书好像是一本风景画册。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的前言里也有类似的说法。我把自己的论文比做风景画,并不是东施效颦的做法,实在是因为找不到更好的比喻来表示《人性和伦理的跨文化研究》的结构。《人性和伦理的跨文化研究》的内容不是一个联贯的理论,而是一篇篇相对独立的论文的有序编排。
  第一部分用观念史的叙事方法,构造了西方人性论的发展史,采取了西方人叙说人的故事的方式。这个故事开始于希腊神话的斯芬克司之谜,结束于后现代主义的解构。
  第二部分用范式转变的方法应付了人性论的危机,强调达尔文的进化论对于研究人性论、哲学和伦理学的范式作用。我承认,这里对达尔文范式的论述是一种宏大叙事,但这对范式的确立是完全必要的,细致的分析和例证要在范式被确立之后才能被发展起来,那将是我下一本的任务。
  第三部分是关于中西伦理的比较和对话。其中包括轴心时代的共时性案例分析和儒家与基督教伦理的历时性比较。任何不带主观随意性的跨文化比较都要对话理论为基础。这里涉及的对话理论,先以全球伦理为案例,而后提出了模式比较的理论。
  第四部分是第三部分理论分析的扩展和在大学教育中的应用,特别对大学的理念、通识教育的理念、科学和民主的理念、哲学教育的理念和宗教学研究的理念分别做了阐述。
【作者简介】
  赵郭华(1949.8—),男,北京大学教授,西方哲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主任,教育部哲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兼秘书,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中华外国哲学史学会副理事长,现代外国哲学学会理事。主要著作有:《基督教哲学一千五百年》、《维根特斯坦》、
【目录】
总序
前言
第一部分人的故事
一研究西方人性论的观念史叙事法
二人的诞生
三宗教人的观念
四文化人的观念
五自然人的观念
六理性人的观念
七生物人的观念
八文明人的观念
九行为人的观念
十心理人的观念
十一存在人的观念

第二部分危机和转向
一人的消解
二研究人的新范式
三哲学的进化论转向
四道德哲学的新范式

第三部分比较与对话
一轴心时代中西伦理比较的一个范例
二中西伦理术语的双向格义的一个范例
三基督教伦理的特征
四基督教伦与儒家伦理之比较
五全球伦理和基督教价值的转换
六三重对话的模式

第四部分大学的理念和科学民主的价值
一中西大学传统和现代大学的理念
二科学与宗教对话的中世纪传统
三北京大学科学与民主的传统和新意
四跨学科综合课程教育的实验
五哲学教育的理念
六中国宗教学研究的现状与未来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